军民两用成无人机新趋势 U650填补我国研发空白

军用/航空电子

370人已加入

描述

        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研制的无人机基本都是小型四旋翼飞机或中小型固定翼飞机,大型无人机领域涉猎者甚少,而满足水陆起降要求的U650更是填补了大型水陆两用无人机领域的空白。
  
  第十一届中国航展1日至6日在珠海举行。航展上,多款国产无人机亮相,引爆观展热点。6号展馆的一架无人机,外形有些与众不同,除了滑跑起飞需要的起落架外,它的两侧机翼上还有一对像滑板一样的装置。


军民两用成无人机新趋势 U650填补我国研发空白
  
  这款无人机的生产商——上海优伟斯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冬介绍,“这是U650大型水陆两用无人机在水面降落时需要的浮筒。”
  
  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研制的无人机基本都是小型四旋翼飞机或中小型固定翼飞机,大型无人机领域涉猎者甚少,而满足水陆起降要求的U650更是填补了大型水陆两用无人机领域的空白。
  
  水陆两用最大的优点是对起降环境的要求低,尤其适用于没有机场跑道的用户。
  
  而中空长航时水陆两用无人机同时还可以满足挂载吊舱任务的需求。U650任务载荷达100公斤,可挂载高性能光电吊舱、AIS及VHF电台、合成孔径雷达等,能够更高效地实时监控目标,完成多种监测任务。
  
  “传统的远海岛礁船艇巡逻,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中空长航时水陆两用无人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刘建冬介绍,“U650巡航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70至180公里。同时,很多远海岛礁上没有跑道,但是有潟湖,U650的起降距离只需要500米左右,完全可以在潟湖水域完成,这就为全天候巡查监控以岛礁为中心,半径1000公里的范围提供了可能。”
  
  军民两用是现在无人机发展的一个趋势。专家分析,U650机翼两侧的2个吊舱,可以满足挂载导弹、雷达或者其他任务载荷的要求;机翼内部有油箱,可以带100公斤左右油料,保证8至10小时的续航。这些条件使得这型无人机具备向军事领域拓展的预研前景。
  
  2015年12月U650首飞至今过去了近一年时间,飞机已完成了多次飞行实验。今年年底将完成全包线飞行实验,通俗地讲,就是要把飞机的边界性能全部测出来。
  
  与U650的“大型”身份相比,地面站则显得相对“浓缩”得多。达到中空长航时级别的无人机一般都要配3辆车,一辆担负任务操作和飞行操作,一辆负责数据链和通信,还有一辆用来发电、保障。但是U650的地面站内,任务操控席、飞行驾驶席、情报分析席有序分布,发电、通信都已装备妥当,整个地面站一辆车就够了。
  
  为了满足野外作业的需求,优伟斯细心设计了便携式地面站,全重不到10公斤,使这套无人机系统的机动性能又迈上一个台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