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魔镜裁员过半,激进+资本致vr策略走偏

vr|ar|虚拟现实

168人已加入

描述

 

除了PS vr上市,这些天vr圈关注的应该就是“暴风魔镜裁员50%”这样一条新闻了。

VR热潮已过境,放缓步调是应急之需,但还不至于被一棒子打死。

上个月,裁员事件将暴风魔镜推向风口浪尖,五百人的规模一时间缩减至三百人,让估值曾达到13.4亿元的明星公司再度成为焦点,质疑和褒贬声不绝于耳。本月初,暴风魔镜CEO黄晓杰撰文就裁员事件和公司调整作出回应,但多处细节仅点到为止。对于“很大的运营压力”、“资本寒冬很冷”等感受,黄晓杰和暴风魔镜似乎有更多的话要说。

先跑一个题,还记得两年前的智能硬件行业吗?杯子、牙刷、手套、手表、手环、衣服、裤子……只要是能搭载蓝牙和Wifi模块,和智能手机连接,绑定一个APP,都会加上“智能”两个字,然后各种智能硬件公司应运而生,似乎身边的一切都开始智能化。

但后来呢?有数据显示,从2013年智能硬件浪潮兴起至今,真正存活下来的企业不到10%。现在这种噩梦开始降临到vr身上,而标榜为“国内vr先锋”的暴风魔镜似乎也中招了。虽然暴风魔镜称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但“裁员50%”还是显得有些不正常。

面对暴风影音的裁员,有人喊出了“vr寒冬”的论调,但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是暴风魔镜在激进的路上摔了一跤。

我们还原暴风魔镜进军vr这两年多的历程,用“激进”二字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产品激进

2014年9月,第一代产品上线;

2014年12月,第二代产品上线;

2015年6月,第三代产品上线;

2015年11月,第四代产品上线;

2016年6月,第五代产品上线;

从2014年9月起,暴风魔镜很稳健地按照半年的周期来发布最新产品,而每一代产品又分定制版、标准版等多个系列,此外还有小M、小D等特殊版本。

产品更新周期多,产品版本多,这是暴风魔镜一直备受质疑的地方。当然,之所以采取这种快周期研发,暴风魔镜也有自己的苦衷,还是在于冲量。

如果按照Oculus、HTC、PS vr、Gear vr的节奏一步步去研发,可能产品开发几年都出不来。暴风魔镜不是像前几家那样的巨头公司,虽然背靠暴风影音这样的A股上市公司,但毕竟资金、研发力量有限,只能开发了一个大概成熟、基本符合产品性能的产品就推出去,通过迭代升级改造。

虽然这样的产品发布速度让暴风魔镜一下子有了知名度,但迭代多并不代表进步大。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暴风魔镜仍然只是个手机vr盒子,一个塑料版的Cardboard,虽然打上了“手势识别”这样的黑科技标签,但并没有得到太多内容的支持。

有业内人士给出了这样的评判标准:从vr体验的层面上看,Gear vr是及格线,HTC Vive、Oculus在及格线之上,而暴风魔镜至始至终都在及格线之下。

第二、策略激进

通常来看,很多行业所谓的“先驱公司”,都希望自身能成为这个行业的平台,就像vr领域的Oculus、HTC、索尼、三星,都在打造自身的生态希望。放眼国内,虽然可能没有明确的表示,但暴风魔镜无形之中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平台的形象。

2015年1月,暴风影音CEO冯鑫(微博)表示,要构建一个“vr理想国”,并启动了210个合作伙伴和10个vr合伙人的招募计划。

2015年11月,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宣布,未来一年将实现“推动中国vr用户达到1000万,每月给游戏合作伙伴分成达到1000万;每月给内容合作伙伴分成达到1000万”。

为了实现这“三个1000万”的目标,暴风魔镜也开始了激进疯狂的扩张,仅以近一年的动态为例:

2015年11月,暴风魔镜与国内虚拟旅游体验服务运营商“全景客”合作,全面进军“vr+”旅游行业。

11月,暴风魔镜与爱奇艺达成合作,未来将在暴风魔镜上看到海量的电影、电视剧、综艺、体育赛事以及《盗墓笔记》、《蜀山战纪》、《奔跑吧兄弟》等爱奇艺自制剧目和独家节目片源。

2016年1月,暴风魔镜将与ARM公司在vr领域进行技术和内容方面的深度广泛合作。双方合作将涉及渲染优化,延迟等等vr领域核心部分。

1月,暴风魔镜与360奇酷手机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暴风魔镜推出为奇酷下一代手机深度定制的“360奇酷魔镜”。

1月,韩国体育娱乐公司ROAD FC宣布暴风魔镜成为其vr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vr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以实现共赢。

4月,华为与暴风魔镜达成vr内容软体合作伙伴关系,将与暴风魔镜在vr内容和软件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全面进军vr领域。

4月,世界邮轮网宣布与暴风魔镜成为 vr 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国内首个 vr 游轮体验区。

5月,华录百纳与暴风魔镜将就华录百纳旗下一系列演艺、综艺、体育、影视剧项目的全景视频直播/录播事宜达成vr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9月,IT教育品牌我赢职场与暴风魔镜达成战略合作,共推vr教育平台。

一连串的战略合作、战略伙伴,一个以暴风魔镜为中心的vr生态似乎已经成型。

但vr在国内刚刚起步,很多公司都在抱着一种“试一试”的心态去布局vr,并非当成自己的核心业务,甚至有的公司是包装一个vr的概念,为的是获得融资、拉升股价。

Facebook的生态够强大吧,但扎克伯格也表态了:“完整的vr生态系统的建立至少需要10年,短时间内不会进入大众化的阶段。”

其实作为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自身在技术、资金、渠道的劣势,很难建立起一个自己真正所谓的生态,这是很现实的。

暴风魔镜过早开始进行生态布局,哪个领域都想切入,最后的结果就是宣布完了也就是完了,没有看到太多的实质动作,也无法依靠商业化为自身输血。再加上暴风魔镜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融资,项目搁浅、业务调整、裁员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暴风魔镜核心业务在这一年的进展

据黄晓杰透露,经过一轮调整后,研发人员占团队60%,即约180人左右。核心的技术带头人,来自手机圈的资深人士,主要针对“光学结构设计、沉浸感提升等方面进行突破”。在核心业务层面,CEO黄晓杰表示,暴风魔镜今年主要在做两件事:

1)实现硬件技术的更迭,包括用户规模、出货量等都实现了快速增长。用户量涨了10倍,月活跃用户从年初的10万增长到百万级。

2)内容层面,储备了两千部视频,其中有数百部是VR视频。这些视频依靠合作、PGC(专业团队生产)、自制、版权置换等方式获得。此外,还购买了一批IP资源,储备明年将推出的游戏内容。

提及公开信里的“资本寒冬很冷”的说法。黄晓杰表示,“冷”主要指二级市场趋冷,很明显从股市走向可以看出来。而二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级市场的反应。

在年初,资本市场特别热情,采取了扩张和多业务线的打法。“现在资本市场收缩,我们就调整步调,储备粮草,聚焦核心业务”,黄晓杰再次补充了对于裁员和拆分的考量。

至于“运营压力很大”,主要指人力成本很高。此外,由于公司业务不够聚焦,核心业务和平台级业务的做法并不一样,运营策略和方式的难度也比较大。

谷歌Daydream计划落地带来的冲击

当然,风魔镜只是一款廉价的手机vr盒子,产品体验说不上有多好,也没有太多的开发者围绕它进行建设。暴风魔镜一家的业务调整不能代表vr行业的发展方向。如果真正想看透vr未来的走向,或许今年上市的三大vr产品(Oculus、HTC Vive、PS vr)以及谷歌的Daydream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谷歌Daydream标准在各手机品牌中的落地,对于VR厂商而言,既是机遇也存在市场被刮分的可能。如果手机厂商决定自己做,基本上就没VR硬件厂商的事了,用户基数和硬件实力摆在那,明显不是初创公司所能匹敌的。但如果与手机厂商的B端合作能够拓展开来,对于前期的硬件商无疑是利好的。黄晓杰所看重的未来也在于此。

黄晓杰透露,针对P9手机定制的VR眼镜将在近期正式推出。在今年四月,华为曾提及VR眼镜及相关战略,但并现在没有看到其VR眼镜的实体。此外,据智东西了解,华为的VR研发团队已经铺到500人规模,技术层面更偏向自主研发。与暴风魔镜的合作模式可能偏向内容和运营。

在黄晓杰看来,与华为的合作是一个极具示范性作用的开端,后续能推动更多的手机品牌商合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