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经济危机续集大戏上演:谁来拯救乐视?

数字家庭

1人已加入

描述

  过去几年,乐视一路狂奔,从一个视频网站,变成一个拥有七大生态体系的庞大帝国。但是帝国也有崩塌的一天,“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或许就要重演?

  此前,乐视在11月15日宣布,有十几家企业将对乐视投资6亿美元,包括海澜集团、恒兴集团、宜华集团、敏华控股、鱼跃集团、绿叶集团等十几家企业,资金将投向乐视汽车生态和LeEco Global。上述十多家公司表示将对乐视的投资总额为6亿美元,将分为两期,第一期3亿美元将在本月内到账,根据报道,参与此次投资的十几家企业中包含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别为敏华控股、绿叶制药。

  中国”好同学“急与乐视撇清关系

  敏华控股11月16日午间发布澄清公告,近日有媒体报道公司将投资乐视,但公司并无计划进行任何上述投资安排。

  16日中午,敏华控股董事长黃敏利表示:“敏华控股这家上市公司的确没有投资乐视,不过个人投资了,未来也很看好贾跃亭。”

  紧接着,绿叶制药澄清投资乐视事宜称目前无此计划,还是16日中午,绿叶制药澄清,并无与乐视订立任何投资安排,目前亦无此计划。

  谁能拯救乐视?“国家队”、国际资本还是竞争对手?

  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如今确实遇到了困难。我们无意于探讨乐视和贾跃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那是日后需要乐视和贾跃亭自己总结的事情,我们关心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是否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容错机制”,是否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救助生态”。我们鼓励全民创新,鼓励万众创业,如果连一个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都救助不了,还谈论什么创新,还敢什么创业吗?

  最近有一个涉及证监会处长公开审理的案子,第一次以司法文书的方式坐实了乐视通过行贿而获得上市的事实。我想说,乐视费尽心思上市,贾跃亭费尽心思搞“生态链”,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绝不是“庞氏骗局”,他还是想做些事情,还是想成为一个英雄。而乐视一直备受争议,主要是他讲述故事的方式,实现梦想的节奏。在他的周围有一批投机商人,也有一批投机高管,贾跃亭没有把他的文化传达给投资者,也没有传达给周边的高管。投资者为了投机,高管为了投机,剩下贾跃亭空有一身武艺,也只有“霸王别姬”了。

  踩了刹车的贾跃亭,现在需要的是救援,甚至是紧急救援。那么谁会救助乐视这样一个民营企业,谁来救助贾跃亭这样一个高调的企业家呢。贾跃亭说,就是死亡,也不会选择被收购。我知道这是气话,现在能认可乐视生态战略,能信任他“生态链”扩张的会是那些企业呢?当年牛根生为了救蒙牛,流泪写了万言书,唤醒了以柳传志为核心的一群中国企业家,尽管最终没能救下牛根生,但还是救助了蒙牛。贾跃亭一直独立独行,其实是没有这样有正义感的企业家圈子,写万言书也不是贾跃亭的性格。

  平心而论,从国家经济生态看,贾跃亭是贡献了GDP的,最起码乐视迷占了便宜,最起码供应链挣了钱,最差乐视也养活了一大批高管和员工。那么国家是否会救助乐视呢?不管是支持传统经济也罢,支持虚拟经济也罢,乐视所追求的其实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只是他钱包瘪瘪,梦想鼓鼓,国家救助也理所应当。就像蒙牛,中粮是最后真正接盘的国家队。在乐视遇到困难的时候,国家队为什么不可以救助乐视呢?

  国家队之外,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借鉴的,一个是腾讯,一个是阿里。在发展的冲刺期,这两家有梦想的企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国际资本。腾讯和阿里的成功,正好验证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中国市场+国际资本,是成就一个伟大企业的模式,当然贾跃亭身上从来也不缺马云、马化腾的冲劲。救助一个有梦想的企业,支持一个有冲劲的企业家,国际资本真的会比我们国内资本简单、高效很多。贾跃亭说再困难也不会卖乐视,其实他应该去问问马云,问问马化腾是如何度过难关的,其实与国际资本充其量是合作,不存在“卖不卖身”的问题。

  企业家圈、国家队、国际资本……,对乐视还有更好的选择吗?乐视几天前发布了一个高管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区区3亿人民币对乐视已经铺开的“烂摊子”,其实不只是杯水车薪。乐视刚刚建立自己的文化,企业使命还没有形成,高管除了为老板打工外,对乐视战略其实普遍质疑而无可奈何,在你“锅都揭不开”的时候,还指望他们“一往情深”、“紧紧跟随”,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么说,乐视今天就是需要救助,就是遇到了“生命攸关”的大难,谁会出手相助,谁会冷眼旁观。拯救乐视,救助贾跃亭,在我看来是一道出给我们的考题,他在拷问我们这个社会,拷问这个我们“救助生态”。是竞争对手,是生意伙伴,还是资本大鳄?谁会拯救乐视呢。

  乐视是一场骗局吗?还是一场赌博?

  庞氏骗局看上去也是拆东墙补西墙,拿着后面借来的钱,还前面的债权人的一部分钱款。最后总有还不起的时候,爆仓。

  庞氏骗局爆仓的核心原因就是:它只是借款,并没有把这些借款形成更多收益的有效渠道。爆仓是必然的。

  乐视也是拆东墙补西墙,到处拢钱(借钱或要投资)。

  但乐视不是庞氏的原因就在于,乐视还是在搞业务的。视频、手机、电视机、汽车,诸如此类。如果说汽车这个东西还见不到太多影子的话,视频业务(包括影视)是实打实存在的,电视机手机也是实打实在卖的。

  所以,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乐视和庞氏,有非常大的区别。

  现在说说乐视经济危机这个局

  这个局有很强的忽悠成分,但现在真得很难说,这是骗局。因为存在这个可能,也可能是最后皆大欢喜。

  乐视之所以现在资金链紧张,是因为钱不够,如果它再融100万亿,嗯,最好是美元,生态应该可以化反了,钱不够,就只能生态画反了。

  通俗点讲,乐视缺钱。如果给到足够的钱,它这事就成。所以前文讲到的谁能拯救乐视?其实就是谁能够再借钱给贾跃亭,借了,这事就不叫事儿!

  有的做生态的,不是空手,而是实手,而且实得很厉害。比如说微信生态。微信提供了一个“实”:数亿月活。于是各方都跑进来捞食,客观结果也帮助微信将月活用户量越做越大,越做越稳固。所以,微信生态不是骗子。

  乐视也不是完全的空手,它有东西。但它的东西,不如微信数亿月活那么“实”。这就意味着,相较于很多人相信,向微信靠拢会赚钱,相信乐视故事的人,可能会少很多。

  现在乐视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样两个:

  面对债权人,要说服他们,我们业务不错,会有很多投资,还你们这点钱不成问题,别逼债。

  面对投资人,要说服他们,我们业务不错,这点债务轻如鸿毛,只要再给投资,生态化反一定能成。

  乐视模式需破解“供血不足”难题

  在乐视网的财报中,应付账款的周转率从2015年年报之后,连续三个季度呈现下降趋势,其周转率从2015年末的5次降到了接近4次,相当于将对供应商的账期平均从2.4个月拖长到3个月。不过,同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在不断上升,周转率从2015年二季度的不到4次,上升到了5次的水平,意味着平均收款期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到了2.4个月。

  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两个指标的意义,周转率的提升,意味着收款/付款账期的缩短,而周转率的下降则意味着收款/付款账期的延长。乐视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显著的变化就是抓紧了收款(应收款周转率上升),延迟了供应商的付款(压款,应付周转率下降)。这变化有两种可能,一是企业处于强势地位,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做生意可以先拿货,后付款了;另一种可能是,我企业没钱,付不出款,拖着不给。这两类情况都可以让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呈现下降,但情形并不一样,。

  我们看一下,用这种方法,给上市公司乐视网增加了多少现金流(上市主体以外的不在内)。以下两列数据分别是乐视网2016年9月30日与2015年12月31日两个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中的两个流动负债账项: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均与采购和付款有关,左边数据为2016年9月30日,右边数据为2015年12月31日的。

  我们看到,乐视网仅通过降低应付账款的周转率,拖延账期到3个月这一项,从2015年12月31日到2016年9月末,就为乐视网成功地净增加19亿元的现金流入。不过,这些财报变动透露出的信息,却让乐视网削去了数百亿的市值。

  乐视网的这次供应商风波,从现在公开的逻辑来看,是乐视打造乐视生态的巨额投入导致资金大量支出,资金来源无法通过融资解决,最后,作为甲方最终只能在支付上克扣供应商的账期。

  现金流是企业的命根,乐视网既然融资端不畅,资本开支却源源不断流出,那么资金链绷紧是迟早的事。

  乐视网仅通过降低应付账款的周转率,拖延账期到3个月这一项,从2015年12月31日到2016年9月末,就为乐视网成功地净增加19亿元的现金流入。

  乐视这三年来,每年的融资量大得惊人,仅2014年前九个月小一些,净融入5.3亿,2015年和2016年的前九个月净融入分别达到了40.6亿与72亿。但三年来,乐视网每年前九个月仅分别有3.4亿、8.1亿和5.4亿的现金流入。

  现在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乐视网本次由供应商集体讨债引发的大跌,但真正涉及谈上市公司乐视网(300104.SZ)问题的并不多,乐视要打造的生态、很多业务,还不在乐视网这家上市公司的业务范围内。

  贾跃亭先生是把乐视网当作一个上市平台,未来将这一块不在上市公司体内的业务不断地往上市公司里面装。因为只要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装进上市公司,就可以将这些业务的投资变为流动性很强的股票。这样,皆大欢喜,他设计的整个生态圈就闭环了。

  当然,设计归设计,最终还要取决于市场买不买账。乐视停牌半年后,于6月初复牌,股价从60.98元的高点至今不到40元,已经整整跌去三分之一,整体市值已经不足千亿。

  不过,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股价的下挫,而是供应商的集体讨账。所以,我们不得不从公司的财务表现上来说一说了。

  虽说引起供应商集体讨款的事件,业务未必涉及上市公司乐视网,但作为一个集团的资金政策,通常是一盘棋,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也早已现端倪。关于上市公司乐视网,可以用一些相关的财务指标来说明问题。

  乐视赚的钱远远不够花?

  乐视网所经营的业务,还是能赚到现金的,从连续三年的1-9月的可比数据来看,从2014年到2016年分别每年有3.4亿、8.1亿和5.4亿的现金流入。

  但我们看到乐视的投资现金净流量,就知道,乐视网每年经营所收到的那点钱,还是远远不够乐视网扩张的花销。三年来,从前九月的可比数据可以看到,2014年以来,每年的前九个月,用于扩张投资上的净花销分别是10.9亿、21.1亿和72.6亿,以乐视网区区平均每年不到6亿的经营现金净流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只能向外部融资伸手。所以,我们看到,乐视这三年来,每年的融资量大得惊人,仅2014年前九个月小一些,净融入5.3亿,2015年和2016年的前九个月净融入分别达到了40.6亿与72亿。

  而企业的这些重大资本开支,在进行的过程中,不能说停就停,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跟盖楼是一个道理,如果一停,就会出现大量的烂尾楼。所以从整体上来说,乐视网目前还处在不断靠外部融资输血才能维持的状态下,而融资环境一旦恶化,则公司就有可能岌岌可危。中国证监会否决定增收购乐视影业事件,也许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融资不是你想融就融,拐点可能来了。

  另有一个财务指标,是专门用来发现存在这样问题的企业,这是累计三年的资本开支与累计三年的经营现金流对比指标。

  这些指标并不针对乐视网而设,而是根据多年财报分析的总结,发现一些最终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而致使企业倒下,或者通过虚增资本开支套现造假的规则,如万福生科,都有这种特征。

  一家经营管理很稳健的企业,一般会以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应付资本开支所需支出,即便个别年份资本开支大一些,超过经营现金流。但三年累计下来,还是不会超过。这样的经营才会稳健。但乐视网不是,它一边持续不断地烧钱,一边持续不断地融资。这种模式最大的风险,就是当融资端一旦停止输入资金,整个企业的资金链就会紧绷,从而使企业停摆。

  我们用通俗点的话来举个例子。如果用做生意赚来的钱买个房子,你不会出事,如果做生意赚不来那么多钱,买房子势必要借钱,买一套房,借的钱你以后慢慢还也行;不过,如果买上瘾了,每年都要这么买上一套房子,而每年做生意赚来的钱远远不够,那么每年都需要借钱,出事就是迟早的事了。

  企业不会因为没有利润而倒闭,但是会因没有现金而倒闭,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世界里,现金流重要性远胜于利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