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2016年11月24日,一场精致而充满温情的“数据趴”在中关村软件园Give Me Five 咖啡厅浓情上演。这场由中国软件网主办的数据趴遇到感恩节,聚焦了100多位大数据业界响当当的大腕,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大咖云集。会上,海比研究发布了《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状况调查报告》,大数据界年度人物、领军企业、最佳实践等奖项揭晓,浪潮等10家公司获得“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实践奖”。
浪潮集团荣获“中国大数据最佳实践奖”
本次评选从创新能力、应用案例、产品及方案成熟度、平台能力、收入增长、未来潜力、重点客户等多个维度,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选,最终遴选出 “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最佳实践奖”等榜单。浪潮在业界首先提出了数据社会化的理念,以大数据的交易带动大数据的应用,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发力企业大数据,辅助企业决策,提升管理水平,因此获得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实践奖。
据悉,中国软件网和海比研究总裁曹开彬还在会上联合发布了业界首份《中国大数据应用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表明,已有27%的行业用户开始尝试利用相关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为自己的运营管理提供服务,51%的数据源来自于企业内部。大数据的需求主要由IT部门、业务部门和管理层提出,当前IT部门最多,占38%。58%的企业大数据投资额在10万~100万元之间,50%的企业将大数据用于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数据安全是企业应用大数据最大的顾虑,其选择比例达到50%;最需要的是技术支持,28%的企业认为技术是当前最大的难点。曹开彬表示,未来三年,大数据产业将是技术型公司的天下;未来十年,是品牌型公司的世界;中国政府成立八大大数据试验区,将促进我国大数据公司野蛮生长并且领先世界。
扛起“数据社会化”大旗
浪潮是国内第一个提出了“数据社会化”理念的领头羊。虽然国家提出了大数据战略,各地也已经有了许多探索和实践,但仍有大量数据还沉睡在政府、企业、个人手中,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应用程度远远不够。
怎么激活这些数据,让数据发挥价值呢?浪潮提出,需要推动数据流通并历经“数据资源化”、“数据商品化”和“数据生态化”3个阶段,最后实现“数据社会化”。
在数据社会化的愿景下,浪潮对自己的定位是“平台产品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围绕数据流通这一核心,通过提供两个平台——“计算 ”平台和ERP平台,以及两个服务——政务云服务和大数据资源服务,输出包括基础保障能力、行业驱动能力以及创新源输出能力在内的3大核心能力。
其中,浪潮ERP平台,基于GSP开发平台,围绕集团企业管理软件GS、中小企业管理软件PS、企业大数据BA和人力资源HCM打造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平台,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平台和应用支撑。
浪潮大数据资源服务,依托可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易的天元数据网,和已汇集40PB数据的卓数云库,向不同需求方提供大数据平台与资源服务,输出创新资源,支撑AB创客的创业创新,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和商业形态转型,最终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产出。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表示,在“数据社会化”的进程中,浪潮将秉持“开放、协同、共赢”的合作态度,积极参与建设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迈向“数据社会化”的美好明天。
提供创新的数据服务 做企业大数据践行者
对于企业而言,大数据应用于产品研发、供应链、生产计划、营销以及客户服务各个方面,拥有极高的价值,但是数据分散在各个地方、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给信息化带来很多全新的挑战,需要有全新的方法进行应对。浪潮在企业大数据项目建设方面提供了从思路、工具到实施步骤的一系列的成功实践,助力企业玩转大数据。
浪潮认为,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思路应由“以应用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通过构筑大数据平台,在上面搭建不同应用,是大平台轻应用,可以快速创新,提供一些轻便的分析应用。
在工具支撑上,浪潮的企业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处理经营数据、物联网数据或者是互联网数据、填报数据等,并能对它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企业大数据空间,利用分析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现,一方面推动流程嵌入到业务系统里,另一方面可以对外提供数据服务。
此外,浪潮提出了企业大数据项目建设的五步法方法论:项目规划、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整合存储以及创新应用。项目规划是要基于企业的现状和战略合理划定项目范围;数据标准是通过MDM系统对主数据进行标准化,并统一按需发送到使用系统,使标准落地;浪潮拥有完整的数据采集工具,支持各类数据的采集;浪潮提供三种存储方式——Hadoop、数据仓库、内存数据库,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数据特征、数据温度进行自动分布,达到性能和成本的最佳结合;创新应用是用分析工具、算法和模型支持快速创新。
企业大数据作为浪潮的主攻战略,在推进落地方面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行业市场多面开花。其用户涵盖中国储备粮、航天四院、航天十院、中国节能集团、中交建设集团、中国中铁等,覆盖军工、建筑、能源、公共事业等国内多个行业领域,为60%以上的中央企业和国资企业提供大数据建设支撑服务,帮助集团企业实现更加精准化、智能化的管理,助力企业全面向数字化转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