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两大方法论:硬件与OS谁是赢家?

物联网

775人已加入

描述

2014年1月,谷歌斥资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Labs。自那起,IoT就成为科技巨头无法绕开的一个未来趋势。

早期的IoT以中心化为方法论。智能手机、智能路由甚至智能电视,都被视为IoT的数据中心,科技公司希望围绕上述设备打造一个IoT中心,围绕中心串联起各种IoT设备。

这种中心化的IoT模式如今仍然是主流,摩托罗拉是中心论的最大拥泵者之一。今年,摩托罗拉推出的MOTO Z模块化手机,就是希望以手机为中心模块为配件,打造万物互联的IoT网络。

与中心论相悖的是去中心论。去中心论的主要玩家以YunOS为首,YunOS希望任何智能设备都是一个具有独立计算能力的主体,通过云端的操作系统将其串联,形成一张数据网,达到万物互联的目的。

谁走在了前面?

IoT目前还处于半概念化阶段,很难说谁走在了正确的路上。谷歌今年夏天将Nest划入旗下物联网部门,对外也不再强调这块业务,雪藏之心明显。当然这并不是因为IoT市场倒退,而是Nest自身的表现不及谷歌预期。

如今,谷歌、亚马逊、联想、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都已公布了自己的IoT战略,并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个极端中做出了选择。

摩托罗拉在发布MOTO Z后,联想也随即公开了自己的物联网战略。“设备+云”战略的提出很符合以硬件见长的联想。联想寄望于MOTO Z的模块化创新模式,以最普遍的智能手机为圆点逐渐对外扩散。

联想的做法是将手机作为数据中心,以MOTO Mods为基准连接各种智能设备。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联想统一的硬件接入标准,而坏处目前来看,是MOTO Mods主要围绕手机产开,比如电池模块、摄影模块等,这些与IoT还相差甚远。

相比之下,去中心论的进展速度要快很多。以YunOS为例,赛诺数据显示,2016年5月搭载YunOS的物联网终端已经突破1亿,已推出YunOS for Phone、YunOS for TV、YunOS for Wear、YunOS for Car、YunOS for Robot等多个系统版本。

YunOS与美的、惠普、英特尔、夏普等多家海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并联合芯片厂商推出YoCTM (云芯片),整合阿里巴巴大数据、云计算及操作系统能力,注入到各行各业的物联网芯片中,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底层能力和基础设施,如YoC音频芯片、YoC视频芯片、YoC安全芯片等。

与此同时,由YunOS主导的ID2物联网相关国际标准项目的成功立项,意味着开发者能够根据这一协议轻松接入YunOS的IoT网络。

 

有关IoT万物互联的几个基本要素几乎都被YunOS收入囊中,硬件厂商目前包括魅族、朵唯、美的、惠普、上汽荣威等,覆盖手机、家电、汽车等多个领域;YoCTM和ID2标准的落地也加速了YunOSIoT网络的建成。

YunOS的生态矩阵

中心论和去中心论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硬件见长,后者以软件见长。

联想“设备+云”战略的初期以智能手机和模块化为主,在它的规划中,未来冰箱、汽车、洗衣机等电子设备都会成为载体,而核心的数据处理单元将化身为模块,可以与手机结合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流传和价值利用。不过,可以想象的是,这种模式的难点在于外部设备厂商对模块化的支持。

而相比之下,YunOS的去中心化战略要简单一些。在标准确定的前提下,合作伙伴接入YunOS系统即可。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成本较低,而且接入之后还能享受YunOS的各种服务,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便捷地获取一切服务、不分设备,是YunOS的终极使命。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联想还是阿里巴巴,在IoT战略初期都必须先将基础设施做好。联想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推广手机上,一旦手机的销量达到一定规模,那么未来就会有更多的厂商与联想建立合作关系。

而YunOS缘于去中心化战略,所以已经进入了一个爆发的前期阶段。今年双11,YunOS已经进行了一轮练兵。而据笔者了解,双12作为阿里重要的创新力量,YunOS将再次深度参与淘宝双12活动。

今年淘宝双12官方力推了一档由淘宝直播与湖南卫视和优酷联合打造的直播节目《镇店之宝》。截至目前,节目同时观看人数超30万,吸引粉丝点赞470万。

 

此次《镇店之宝》节目中不仅有搭载YunOS智能操作系统的各种生态产品,如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互联网电视夏普70英寸、小辣椒PlayerVR手机等,还有科技界的大咖ZEALER创始人王自如一同登台,为广大消费者解密YunOS的创新科技。

现在看来,YunOS早已进入了产品矩阵时代。并且这些产品已经被消费者认可,比如在《镇店之宝》节目中露面的互联网汽车当场售罄;天之眼YunOS后视镜流量同比增长108.3%,成交金额也逼近30万。

这一点,YunOS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显然走在了前面。而笔者认为,在IoT元年到来的时刻,YunOS已经为行业做了一个榜样。至于谁能最终胜出,还要看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的投入,拭目以待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