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盛科铸成中国“芯”样板

半导体新闻

65人已加入

描述

  网络交换芯片市场格局

  网络芯片与系统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核心环节,是新一代信息产业与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在该领域,美国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并通过知识产权、法律等途径来控制与限制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虽然当前中国网络通信系统整机能力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和国际巨头竞争的能力,涌现了如华为、新华三、中兴、烽火、锐捷、迈普等国际性企业,在国内市场也已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些企业当前交换机使用的核心芯片仍然依赖国外进口,基本还是采用美国博通的通用交换芯片,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导致产品没有足够的差异化,路标发展和供货都严重依赖于美国公司。

  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思科占据全球交换机市场62%份额,约135亿美元,该金额占思科总销售额的29%(2014年思科全球收入460亿美元)。

  思科交换机的芯片基本上都采用自研芯片,思科自研芯片达到13.6亿美元规模。除思科外的其他厂商占交换机市场38%,即约84亿美元规模。这84亿美元交换机市场带来约15.48亿美元芯片市场,其中博通占据该芯片市场约75%(11.6亿美元左右)。

  在除思科外的全球交换芯片市场中,百兆芯片、千兆芯片、万兆芯片分别是1.65亿美元、10.15亿美元、3.68亿美元。尽管千兆芯片占据主流,但是增长最快的是万兆芯片,万兆芯片蕴含巨大机遇,但是该市场95%以上被博通占据。

  网络交换芯片处于思科、博通寡头垄断的格局,市场竞争主要在这两家厂商之间。而对其他交换芯片厂商而言,市场机遇就在“除思科外”的惠普、戴尔等网络厂商的芯片需求上,因为这些网络厂商的设备主要依托博通芯片,可替换性相比更高。

  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功能虚拟化需求催生了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实践与成熟。SDN以集中控制、动态优化、业务融合的技术趋势支撑应用需求,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和商业变革。在新时期热门的SDN芯片领域,各芯片厂商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产业的变革引发了网络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硬件及芯片领域新一轮投资热潮,特别是网络芯片领域多年来第一次涌现大量新兴厂商。

  博通的商业重心正从“支持思科竞争者”转向“支持思科”。也就是说,博通将优先、大量为思科供货,因此可能会降低给其他网络企业供货速度和服务质量,这就给其他芯片厂商留下市场空档。

  与此同时,Avago收购博通,战略从“产品驱动”转向“财务驱动”,其毛利诉求大幅提升,而相应的却大幅调低了研发与市场支持的投入,以换取更高的利润率。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其产品布局的缺口,给包括盛科在内的竞争者带来了机遇。

  从内因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内市场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有着强烈的网络设备国产化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核心芯片,我国的通信产业才能掌握主动权,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预计未来5年自主交换机产品的市场容量平均每年将达到至少80亿元,若自主芯片至少占销售额10%,即市场容量至少为8亿元。

  但博通在技术、市场方面拥有多年积累,其他芯片厂商挑战博通市场地位,需要跨越巨大“鸿沟”;同时,芯片行业本身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且需长期发展积累的特征,我们看到许多芯片项目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夭折于研发过程中。

  因此,芯片行业的突破与赶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可喜的是,如今信息行业技术转型和市场环境变化,给挑战者搭建了实现目标的桥梁。

  数据显示,国家主导行业的交换机市场已达110亿元人民币,对应的芯片市场达11亿元。因此,中国芯片厂商只要抓住“安全可靠”及“SDN”两大市场机会,就有很大机会实现市场“弯道超车”,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盛科成中国“芯”样板

  盛科网络2005年创立于苏州,11年来一直聚焦于核心以太网交换芯片的研发,目前已经完成了自千兆到万兆的四代芯片产品,全球累积用户已超过150家,基于盛科芯片设计的产品广泛运用于数据中心、企业网和运营商网络。自2013年以来,盛科进入业务的快速成长通道,销售额增长率连续三年保持在50%以上。在中国,盛科的方案正在全面进入一线客户,应用也从传统的网络通信延伸到安全、云计算、流媒体等多个领域。在全球,盛科也通过与本地化合作伙伴的紧密配合,借助SDN、白牌等定制化方案,打造出具有差异化的品牌特色。在以太网交换芯片“一家独大”的全球格局下,盛科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挑战力量迅速崛起。

  盛科已成为核心网络交换芯片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国产自主核心芯片的代表性厂家。其成功经验值得芯片业界学习,总结为:

  1.掌握核心技术

  盛科网络推出的以太网芯片是全国产化的“自主可控”的芯片,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通信设备厂商基于盛科芯片打造了全国产化的“自主可控”网络通信平台,并在多项评测中表现优异。未来,这些平台将成为我国核心网络安全的重要屏障。不久前,盛科网络的万兆核心芯片CTC8096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这也是首颗宣布量产的同档次国产自主芯片。至此,盛科拥有了从1GE到10GE、40GE和100GE的丰富产品组合。如今,盛科已经取得了253项专利,迈入万兆芯片行列。

  CTC5120(也称作Rama)系列芯片,是盛科TransWarpTM芯片家族的第三代芯片。CTC5120系列芯片同时也集成了盛科特有的N-FlowTM技术,使得SDN/NFV技术可以很好的融入在运营商网络接入应用场合。

网络交换芯片

  2.具有一流团队

  盛科团队是中国在此领域为数不多的经过多年奋斗具备一定积累和实力的佼佼者,盛科网络CEO孙剑勇曾相继在美国思科公司、Greenfield网络公司担任关键职务,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创业十一年,历经艰辛,多年打磨,最终建立盛科这样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芯片公司。盛科团队拥有极强的技术力量及丰富的股东资源,十一年的磨合也让这支团队更加稳定高效。

  3.投资方与政策助力

  中国网络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网络芯片的国产化是产业链向亚洲转移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国家安全的必要要求。只有大力发展核心芯片,从“受制于人”到“先发制人”,我国的通信产业才能掌握主动权,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盛科网络由CEC旗下中国振华和中电创新基金控股。成立于1989年的CEC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是我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

  CEC作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国家队,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是CEC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而我国要形成全产业链的信息安全,构建产业基础,就必须在关键节点有所突破,尤其是要打破网络交换芯片的瓶颈。

  盛科在CEC第一次投资以后,资金主要用于快速扩充产品线,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产品来应对市场对盛科的发展预期,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链和品牌建设,以优质的服务来增加客户粘性。盛科已形成了系列产品,从技术途径上看是成功的,产品上是完善的。

  盛科的下一步发展,主要是如何把产品推向应用,如何用这款芯片带动我国自主交换机产业的发展。

  今年9月21日,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融资总额3.1亿元。该轮投资由大基金领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旗下的中电创新基金跟投。

  本次对盛科的投资,既是大基金在网络交换领域的首次布局,也是大基金和中国电子的首次合作,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在国家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盛科在行业内所具有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小结:

  技术在手中,市场在眼前。有了大基金的注资,盛科新的跨越式发展也有了资本。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通信设备厂商基于盛科芯片打造了全国产化的“自主可控”网络通信平台,在多项评测中表现优异。未来,这些平台将成为我国核心网络安全的重要屏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