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数那些不被看好的手机创新技术:眼球解锁不如指纹

3G手机大全

0人已加入

描述

  如果要总结这一年的手机产品关键词,双曲屏、2K屏幕、双摄像头、闪充、超薄金属一定位列其中。这些技术就像是指纹一样,由于足够成熟,因此也在众多智能手机身上抛头露面。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蓦然回首也有一些曾经被看好的手机创新技术或设计逐渐边缘化。

  UltraPixel:从后置到前置

  时间回到三年前,当时Android手机行业的佼佼者HTC发布了HTC One,这款手机不仅以全球首款全金属智能手机的身份亮相,而且还加入了UltraPixel超像素技术。最大特点就是牺牲像素数量并提升单个像素尺寸到2微米,一般情况下进光量可以达到普通智能手机的2倍。

  此后UltraPixel经历了高开低走,因为这项技术最大的问题在于镜头像素只有400W,更低的像素就算提升进光量,在暗光环境下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噪点,而且样张放大后细节缺失严重。此后在HTC自己坚持这项技术两年之后,主动放弃了让后置镜头继续使用UltraPixel技术,而是用在了前置镜头身上,同期也有一些国产厂商选择采用UltraPixel用在前置镜头上,比如小米Note和IUNI U2。而今年在HTC 10身上加入了所谓的UltraPixel 2,区别在于像素升级到1200W,但像素尺寸减小到1.55微米,影响力远远不及当年。

  眼球解锁:识别体验不如指纹

  去年年底开始,虹膜识别开始在Lumia 950手机上首次出现。相比手机指纹的安全性,虹膜识别基于眼睛虹膜区进行身份识别,具备很强的唯一性,因此识别安全级别更高。

  不过受制于成本,部分国内手机厂商去年推出了基于眼球识别的手机,比如vivo X5 Pro、中兴天眼、TCL 3S等等,这种识别技术相比虹膜识别,安全级别低一些,主要是通过识别巩膜区域,也就是眼白来解锁。

  然而眼球识别解锁的体验依旧不理想,尤其是光线较为昏暗的地方识别成功率和速度会大大降低,识别精读不如虹膜、识别速度不如指纹,因此我们看到眼球识别在今年无人问津。

  塑料材质:都是金属惹的祸

  说起塑料手机,回到几年前的话,那还真是被业界追捧的对象。全球手机出货量老大的三星就因为太爱塑料设计被冠以“万年大塑料”的称号。

  塑料手机的改良换代并非一成不变,苹果iPhone 5c以及Lumia 1020的聚碳酸酯材质是公认的手感与颜值最佳。在当时金属手机与塑料手机混合推出的年代,塑料材质手机一方面不会出现金属手机普遍存在的信号差问题,同时也具备更好的抗冲击性,散热效果也很不错。

  但也许是大势所趋,今年开始塑料手机逐渐变成了“稀缺货”。

  一方面,国内目前已经全面进入换机市场,智能手机厂商都开始玩高端,那些赚不到什么利润的塑料千元机并不再是用户首选,取而代之的是金属手机成为了全线产品的标配。此外也有选择木质、玻璃材质的手机出现来形成差异化,而最高端的产品甚至用上了罕见的陶瓷工艺。

  压感触控:应用不支持要你又何妨

  2015年手机行业的创新速度远没有2016年来得快。当时三星依旧是依靠S7 edge的双曲屏闯天下,而苹果则带来了堪称黑科技的3D Touch压感屏对抗。此后国产手机厂商迎来了一波压感屏跟风小高潮,包括华为、中兴在内都推出了类似技术的手机,但在体验上与苹果的3D Touch相差甚远。

  3D Touch是苹果用在iPhone、Apple Watch、MacBook以及MacBook Pro身上的触控传感技术,可以实现轻点、轻按、重按三个操作逻辑。由于这项技术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开发者是否可以针对压感技术推出更多层级的交互功能,短期内获益的可能性很低。所以今年我们只有魅族在PRO系列中复制了苹果压感触控,关注度有所降低。

  也有个例外,针对压感Home按键的设计今年业界倒是比较看好。尽管在交互上略有不同,但有不少手机厂商选择放弃物理Home键,变成和iPhone 7类似的压感按键设计,只是手感真够差劲的。

  模块设计:没人喜欢拆来拆去

  2016年理应被看做是模块化手机发展的元年。虽然至今我们还是没能看到谷歌Project Ara DIY式的手机真正量产,但已经有一些成型的模块产品问世,包括LG G5以及Moto Z模块化手机。

  LG G5主要是通过拆卸下巴的方式实现功能扩展,可以更换拍摄手柄、充电模块等等。联想的Moto Z则通过背部磁力吸附的方式与模块配套使用。不过就目前两者的使用情况来看,最大问题在于用户并没有如此高的更换模块需求,另一方面是这些模块的价格往往都很高。

  而且就连LG自己也对这种设计失去了信心。现在多方消息表示LG可能在下代G6上不再提供可更换电池的设计,而是采用防水性更好的玻璃机身,这也从侧面暗示模块化设计可能会被LG抛弃。

  无边框:风头被双曲屏抢尽了

  要说无边框手机的鼻祖当属夏普的Aquos Crystal系列了,随后国产厂商nubia在去年推出国产首款无边框手机,当时赚足了眼球。其实这个无边框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做窄边框利用光学折射的原理达到边框变窄的目的。不过当时nubia显示无边框手机存在的问题在于屏幕太厚,而且机身也比较重,存在一定的误触现象,体验上打了一些折扣。今年nubia升级了无边框手机,推出了nubia Z11,将这款显示无边框手机做得更加超薄。

  然而最让无边框技术尴尬的是,包括三星、LG在内都开始开放了对双曲屏技术的授权,国内一批厂商比如vivo、小米、华为甚至传闻不断的魅族都开始涉及弧度弯曲更彻底的双曲屏手机,在视觉冲击力上明显高于显示无边框一个身位。之后推出的类似的概念机型比如小米的MIX、ZUK Edge等等,虽然将边框进一步做窄,但也并没有采用和nubia Z11相同的方案。

  总结

  业内总能听到看衰智能手机创新的声音,其实并非如此,手机创新还远远没有触及天花板。包括屏幕折叠设计、电池续航、充电速度、相机拍摄、系统优化等等依旧是用户迫切需要的改进点。然而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如今智能手机确实是进入了一个同质化较为严重的时期,厂商彼此用相似的配置、设计甚至营销互相伤害。或许2017年,更多实用派的手机创新会浮出水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