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传感技术
S1线的路基上,起伏的钢架如铁红色游龙,从门头沟腹地一路向东,在永定河西岸戛然而止,在河岸翘首以待。它正对着的方向,就是首钢。
而在比市内温度低上三五摄氏度的门头沟石门营车辆段里,一辆黑脸儿列车悄然“睁开了眼”——两盏明晃晃的车头灯通上了电。
S1线首列磁浮列车驾驶室
低辐射、低噪音、速度快,20分钟就能从石门营抵达苹果园,中低速磁浮终于要和市民见面。昨日(12月25日),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发布了相关信息,这辆即将在本市首条磁浮线S1线上行驶的列车已经进入调试阶段,预计明年就将投入载客运行。
磁浮列车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磁悬浮列车,记者昨天探访的第一站就在钢架之下临时搭建的会商室里。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S1线是本市首条磁浮线,西起门头沟区石门营站,东至石景山区苹果园站。这条线路的设置,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有效改善西部地区居民的交通出行条件。
和其他轨道交通A级车一样,磁浮列车显得颇为敦实,内径足有3米宽,6节车厢能装1000多人。在石门营车辆段里,相关负责人拍着厚实的车身向记者介绍,磁浮列车最高时速约100公里,不仅具有传统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点,更凸显了磁浮交通安全可靠性高、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噪声低等优势。
时速100公里意味着有多快呢?他说,S1线线路全长10.236公里,包含乘客上下车时间在内,磁浮列车行驶全程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如果没有地铁,门头沟居民从石门营到苹果园要走石龙南路向北,到阜石路右转,经双峪桥,跨永定河再右转向南,走金顶南路向东才能抵达,就算是在周日这样的非高峰期,自驾车也要30分钟。
“S1线开通后,也就是去快餐店点个餐、吃个饭的工夫,就能从门头沟进城了。”他说。
一条轨道线能撑起永定河西岸这片热土的轨道交通吗?按照本市规划,门头沟规划中的87平方公里新城内将有25万人实现就业、上学、居住。随着城六区人口疏解,包括门头沟部分地区在内的平原区将承接更多外溢功能,和城市的连接需要更紧密。
“这个不用担心,S1线通车后会有10组列车用于日常运营,而且还设置了换乘站。”相关负责人说,S1线开通后也将与多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除了在苹果园站与地铁1号线实现换乘外,未来还会与6号线西延段实现换乘。
“这不仅对门头沟来说是个利好消息,石景山居民的出行也将因此受益。”他说。
这条线路,不仅将跨路、跨河、跨铁路,还要上跨很多重要管线,还将穿越或并行多条规划道路,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线路墩身设计形式多样且线型复杂,工程施工难度较大,但仍将力保明年载客运行。
由于车辆刚刚进京,并没能在轨道上一试身手。但相关负责人还是展示了车辆运行的原理。记者也在现场看到,S1线磁浮交通不同于以往的轮轨铁路,列车下面有两双“大手”,紧紧抠住轨道下方。即使车辆腾空1厘米,轨道也是在车辆的怀抱之中,就算是拐弯、加速,也不会脱轨和翻车。
没了轮子的摩擦,车辆的声音非常小。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磁浮列车没有传统轮轨列车的机械磨损和振动,此前有实验显示,在车外距离轨道中心两三层楼的位置上,连续噪声值比两人隔桌交谈时的声音还小,不会打扰到周围的居民。
【专家释疑】
北京S1线项目国防科大技术总工程师、国防科技大学磁浮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说,中低速磁浮是一种吸力型的磁浮,漏出来的磁特别小,不会影响到周围的小区、办公楼等区域。
小到什么程度呢?他以收音机为例进行了比较。广播中波的频率有525kHz,保证大家能在收音机里收到声音;而实验数据表明,磁浮、牵引磁场的频率低于1kHz。
“可以说,这种磁浮技术的辐射根本不会泄露到红线范围外,对周围的居民不会产生影响。”他说。
对红线范围外的人没事儿,那坐车的人会不会有事呢?相关负责人再次对记者的担心进行了解释。
磁浮是非电离辐射,类似手机、电台,对人体没有积累和破坏效应。相关负责人说,非电离辐射顶多有点加热的效果,不会影响健康。
虽然在现场看到,这个列车下面有两只“爪子”牢牢抓紧轨道,即使拐弯也不会被甩出去。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突然停电,车辆会不会直接摔在轨道上,给乘客造成危害呢?
相关负责人解密,除了持续供电之外,列车上还配有专门的蓄电池。蓄电池的作用之一,就是在线路突然断电的情况下,保证车辆能安全落下。
根据设计数据,列车上安装的蓄电池,给车辆供应两分钟的电;而车辆安全下落的时间只要20秒,蓄电池的电足够车辆安全落在轨道上。
除此以外,在市民不太能直接看到的车辆底座内部,还有一套小轮,这套小轮还能起到缓冲、带动的作用,让车辆安全落下。
说起磁浮,可能有些市民会直接联想到动画片里的场景——乘客从站台上了车,列车会沉一下,再蹿出去往前开。那乘坐的人数多少,是否会影响列车的悬浮高度?如果乘客少,没有那么多人,车开起来会发飘吗?
相关负责人说,车辆在试验场时,已经做过测试,用12吨、15吨的载荷分别进行了实验。
“我们是严控车辆高度的,车内有一套精密的检测仪器,通过控制车辆悬浮的高度,来控制磁浮的力量。”相关负责人说,如果人多,为了保证8到10毫米的高度,车的“浮力”就会自动加大;反之则会自动缩小。对乘客来说,基本感受不到这些细微的差别。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