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凯迪正大KDCW-20雷电冲击发生器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在电力系统中,雷电及其引发的瞬态过电压是威胁电气设备和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保护低压配电系统免受雷电等瞬态过电压的侵害,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 SPD)被广泛应用。然而,SPD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其保护效果,因此,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与验证显得尤为重要。武汉凯迪正大电气KDCW-20雷电冲击发生器,作为一款可为SPD测试设计的设备,以其控制技术、测试能力和符合标准的性能,被行业广泛赞誉。

成套设备性能参数

测试平台主要技术参数为:

输入电源:AC220V/3kVA,50Hz/60Hz

直流最高充电电压:DC22kV,最大充电电流0.1A

充电时间:22kV40s~60s内完成

充电电压整定:测试初始化进行充电电压预设定和整定

残压水平:≤2.5kV

自动极性转换:可分别单独设置正负极性冲击次数。

相位自动跟踪,0-359°可调

动作负载电源AC5-500V/5A、内置退耦电容、电感。手动升压、降压、表头显示。

组合波冲击发生器回路

电容量:8uF充电电压25kV

输出能力:10%~110%,反峰<20%(不接退耦负载)

开路电压波形:T1:1.2±30%、T2:50±10%

短路电流波形:T1:8±10%、T2:20±10%(不连接退耦负载)

短路电流波形:T1:8±20%、T2:20±20%(连接退耦负载)

输出阻抗:2欧姆±10%

试品柜: 宽度x直径x高度=400*400*300mm ( 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特别定制)

柜子的尺寸: 宽度x直径x高度=600*800*1800mm

重量:约600 kg

机柜配备可移动脚轮和固定支撑,能够方便移动和定位;

专业知识拓展

1. SPD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SPD通过快速响应并限制瞬态过电压的幅值和持续时间,从而保护后续设备免受损害。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SPD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气体放电管(GDT)、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以及由这些元件组合而成的复合型SPD。其中,MOV因其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和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组合波测试的重要性

组合波测试是SPD性能测试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模拟了雷电等瞬态过电压的实际波形,包括冲击电压(1.2/50μs)和冲击电流(8/20μs)两部分。这种测试方法能够评估SPD在遭受雷电冲击时的响应速度、限制电压能力以及热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对于II级SPD产品而言,组合波测试更是重要的验证手段。

3. 计算机与PLC控制技术的应用

KDCW-20雷电冲击发生器采用计算机和PLC控制技术,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计算机编程,用户可以灵活设置测试参数、监控测试过程并自动记录测试数据。PLC则负责控制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这种控制方式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还降低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风险。

武汉凯迪正大KDCW-20雷电冲击发生器 针对低压配电系统SPD的II级产品组合波测试试验要求,可产生冲击电压(1.2/50μs)和冲击电流(8/20μs),用于SPD以及元器件的三级试验和限制电压试验。也可对MOV阀片、单元和浪涌保护器(SPD)等进行冲击电流试验及残压值的检定,或者用于其他科学研究试验。

KDCW-20雷电冲击发生器符合标准

1. GB 18802.1-201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此标准主要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中使用的电涌保护器(SPD)提出了明确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它旨在确保SPD在遭遇雷电或其他瞬态过电压时,能够有效地保护后续电气设备免受损害)。

主要内容:

2. GB/T 18802.12-2006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

(此标准提供了SPD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选择和使用的指导原则,旨在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SPD)。

3. GB/T 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此标准是高电压试验技术系列标准的第一部分,主要规定了进行高电压试验时的一般性要求和准则。虽然它并非专门针对SPD,但SPD在进行某些性能测试(如耐电压强度测试)时需要遵循这些要求)。

4. GB/T 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 测量系统

(此标准是高电压试验技术系列标准的第二部分,专门针对测量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SPD性能测试中涉及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准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发生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