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突破的三个关键词

军用/航空电子

377人已加入

描述

一年一度的美国CES展,从创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一直被视为国际电子产品潮流的风向标。不少重要的电子产品都选择在CES首发,借其影响提高产品的关注度。无人机就是在CES 2015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今年CES上无人机虽然不再是2015年那样万众瞩目的焦点,但仍然吸引了众多国内无人机厂商参展。它们纷纷带来了自己的最新产品,试图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从它们的参展动向,或能从中一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厂商执着于消费市场的原因

去年国内厂商亿航曾经以其大型无人机184在CES上大出风头,但这种现象已经不再。今年几乎所有参展厂商带来的多是小型化产品,甚至专业航拍无人机都比较少见。

大疆在展会之前就开始推广新品DJI MAVIC Pro,一款带云台的小型化航拍无人机,主要针对的是消费市场,在CES上它也是主力。零度智控继续主推已上市数月的dobby 口袋无人机,而零零无限则带来了去年底上市的hover camera 跟拍无人机。真正意义上的CES首发,应该是MOLA模拉的UFO无人机。这款新品 “机”如其名,主体酷似飞碟,收拢后直径约14厘米与苹果6S长度相近,近300克比两部苹果6S略重。整体和一个大号充电宝相当,携带比较方便,主打的也是自拍。

从今年CES的参展情况来看,表明各大厂商都打算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寻求突破。

而一直以来,无人机都是靠行业市场求生存,比如大疆就是在专业航拍无人机领域确定起自己的行业霸主地位。目前还没有真正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成功的先例,但为何众多无人机厂商仍执着于消费市场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

1、行业市场虽然潜力巨大、利润更丰厚,但技术、资金等条件要求要高得多。比如电商是无人机应用看好的一个细分市场,但事实上很少有无人机厂商直接进入,基本还是电商巨头主导。因为了解电商的具体需求,才知道自己需要解决多少诸如电池续航时间短、7KG以上无人机低空安全飞行、无人机载重量等技术难题,而目前无人机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都相对偏弱。

而与潜力更大的行业市场相比,消费市场进入的门槛要低得多。市面上的消费级无人机,基本上都是飞行相机的概念,无需考虑更复杂的机械控制。其主要技术难题在于飞控系统,而且技术要求上也没有行业市场那么高。加上市面有不少开源系统可供参考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技术门槛。

2、身处消费市场而志在行业市场,这可能是目前很多无人机厂商的真实想法。由于实力不足尚难进军行业市场,很多企业索性不如先在消费市场练兵。一来消费市场上容易确立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二来通过研发消费级无人机产品,还可以锻炼队伍、积累相关技术,为未来进入行业市场打好基础。

转型、裁员不断,消费市场或被高估

不过,厂商们进入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也并非形势大好的局面。相反,众多无人机转型、裁员的消息,让人感受到一丝丝寒意。

2016年的CES上,亿航以184载人无人机成功地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一时风光无限。虽然也有人表示质疑,但并未影响它拿下CES 2016 的最佳另类产品奖和快公司的 2016 最佳创新公司奖。当时亿航表示3到4个月就能实现商用,但事实上一直跳票。而在去年年底,宣布其B轮融资4200万美元刚刚三四个月的亿航就曝出了大幅裁员的消息。

有分析认为,导致其裁员的原因是亿航不仅在184上毫无进展,而且在消费市场也无功而返。根据Xtecher报道表示,早期亿航最高的出货量一个月曾达到过4000多台,表现尚可。但后来产品迭代跟不上市场节奏,被大疆远远甩在身后,导致出货量大跌。国内市场平均每月出货量仅100多台,最终陷入资金困境也就不足为奇。

凭借dobby 口袋无人机的全新策略,零度智控迅速成为无人机市场的新贵,市场份额也一度攀升至2成。不过同样无法阻止裁员事件的发生,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零度智控被曝出突击裁员的消息,多达134人被裁。虽然CEO杨建军对外解释称是人员剧增超出管理能力,但说到底还是市场销售不及预期,资金紧张所致。

多家研究机构的市场预测报告认为,未来三年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元。不过,从目前现状来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可能被高估了。消费市场面临着三大瓶颈,使得市场规模短期内难以突破:

首先,消费级无人机的使用场景过于单一,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不是刚需。尽管无人机厂商在广告宣传时把旅游、运动、聚会等列为使用场景,但事实上它们都限定在户外场所。而在国内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户外是非常少的场景。再加无人机的特殊性,一些大城市实行管制,更是减少了消费级无人机的使用范围。更致命的是,这些大城市恰恰是消费级无人机最有潜力的区域市场。

其次,价格仍未能真正突破用户心理期待底线。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已经降至了3000元以内,与一部中端手机价格相当,表面看起来并不高。但由于使用场景非常有限,单次使用成本显得过高,因此消费者并不认为花3000元购买无人机对自己有价值。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状况,类似于智能手机普及前的阶段,过高的价格阻碍了市场普及。

再次,目前消费级无人机的用户体验不佳。为了把尺寸做小,消费级无人机只能牺牲续航时间、稳定性等部分性能,其中续航时间太短让用户最为不满。消费级无人机通常续航时间也不过20-25分钟左右,而便携式产品更低至10分钟以内。如dobby口袋无人机标称飞行时间为7分钟,但实际飞行时间只有4、5分钟。按厂商的场景描绘,你能想像出去晨跑才跑一圈就得背着无人机的尴尬吗?

无人机消费市场突破的三个关键词

不过,无人机消费市场现在虽然规模有限,但不代表未来没有机会。在行业市场尚难启动的前提下,无人机厂商先发力消费市场是合宜之选。但消费市场必须在解决了小型化、智能化、亲民化三大问题后,才可能在消费者普及。

1、小型化:便携才是硬道理

曾几何时,手机行业也一度追求轻薄灵巧为卖点,从大砖头逐渐演化到几毫米超薄。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追求轻薄灵巧,其实就是为了便携。无人机也是如此,专业设置为了追求更高标准效果和商业价值,用户愿意承担较笨重的代价。但对于个人娱乐消费而言,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愿意选择便携而牺牲一部分功能或质量。消费级无人机也会像手机发展历程那样,未来继续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

dobby口袋无人机正是因为首创小型化而打开了一个崭新市场。一些用户甚至激动地评论说,终于有了一款可以放进背包的无人机。这次CES上模拉发布的新品UFO,体积和重量都要稍大一些,但也能轻松放入背包。以个人的感觉而言,收拢后体积不超过半个14寸笔记本,重量不超过400克,其便携性都可以接受。当然在确保性能的基础上,体积越小的产品越能得到用户的青睐。

2、智能化:操作更简单,功能更丰富

如果说小型化是消费级无人机的敲门砖,那么智能化是保持用户体验的法宝。目前限于技术,一些产品在小型化牺牲了部分功能,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甚至影响了口碑和后续销售。如何在小型化的同时,保持产品的性能不下降甚至同步发展,是消费级无人机能否大规模普及的关键。

未来,会随着电池、飞控等关键技术的进步,消费级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事实上,从目前发布的几款便携性产品来看,这种趋势也很明显。dobby口袋无人机是款破冰产品,虽然飞行稳定表现出色,但在影像稳定性和电池续航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后来上市的hover camera,功能就提升了不少,特别是在图像处理方面,但本身不带GPS特点大大限制了其使用场景;新发布的模拉UFO功能更进一步,甚至都加上了智能飞行模式、图像识别等4000元以上产品才有的功能。总之,未来消费级无人机的操作更加简单,而功能会更强大。

3、亲民化:价格再次下探,打破市场坚冰

dobby口袋无人机为什么能在众筹时一炮而红,除了小型化策略实现了便携外,另一个因素就是价格比较亲民。其众筹价格以1799元段为主,一举把无人机价格拉到2000元以内,从而吸引了众多用户,dobby口袋无人机众筹销售近万台。但上市之后反而销售不甚理想,其天猫旗舰店总共才卖了2400多台,远不及众筹火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式上市后售价为2399元,价格上调后又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消费级市场期待千元机打破坚冰

当年小米以千元机切入智能手机市场,推动智能手机作为个人通讯工具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而在此前,便宜实用的功能机是大众主流产品,应用丰富的智能手机则被视为非刚需消费。同样,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想要真正做大,也迫切需要一款价格低、功能强大的千元杀手级产品来引爆。

无人机目前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从研发到样机、开模、量产,厂商都得亲力亲为,使得成本短期内难以迅速下降。即便是曾经以价格杀手著称的小米,在进入无人机市场后同样也无力降低成本,从产品到价格都没给用户带来惊喜。因此,指望外来者搅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不太现实,最终还要看目前现有厂商的表现。

千元无人机考验着厂商的综合实力,只有同时具备技术、资金和供应链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到。综观国内无人机厂商,同时具有自主飞控技术和马达电调核心组件能力的厂商有大疆、零度智控和模拉。而在生产环节只有大疆和MOLA模拉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前者是因为品牌和订单量有优势足以影响代工厂,而后者是少有的拥有自己工厂的无人机厂商。其他厂商均依赖于代工厂,生产时间和成本较难掌控。

由于大疆在专业航拍市场占有优势,存在着自家产品线左右互搏的顾虑,其推出低价便携式无人机的动力不足。真正有望推出千元机来撬动市场的,应该还是目前主推便携式无人机的厂商。

dobby口袋无人机的售价为2399元,UFO尚未公布价格,但据传与dobby相当,而hover camera售价为3999元。后者的价格较高,显然不太可能成为千元机的先锋。相比之下,dobby口袋无人机和UFO的售价比较亲民,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实现10万台级的规模量产,那么很有希望把价格降到1500元以下,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

随着产业链完善、通用零组件的出现,甚至1000元左右的入门级便携无人机在未来出现,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大门才会真正打开,成为消费者户外拍照的标配产品。当然,这可能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等待芯片、传感器、相机、电池等硬件技术的进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