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7自燃原因查明,终于能好好过年了?

3G行业新闻

14人已加入

描述

  小年已过,春节将至。北京时间今天上午9时,三星电子在韩国首尔召开新闻发布会。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总裁高东真介绍了此次调查的过程与结论,并现场向全球消费者、运营商、经销商以及商业伙伴道歉。

  

  对于三星Note 7手机的爆炸,高东真表示:

  “从结论上来看,Galaxy Note7燃损的原因在于电池。我们为了追求创新与卓越的设计,为Galaxy Note7电池设置了规格和标准,而这种电池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未能在Note7发布之前发现和证实,对此我们感到非常痛心和抱歉。”

  补救措施

  停产召回

  在Note 7自燃事件发生后,三星随即宣布停产该型号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召回,三星称已经售出的3百万台手机中,96%都得以召回。

  自我检查

  随后,三星展开了持续几个月的自身检查和反省,动用了7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大规模的实验装置、20万部手机、3万块电池,对于软硬件和相关生产环节例如组装、质检、物流等,都进行了仔细检查。

  

  第三方协助调查

  同时,三星也委托了「美国保险商实验室」、「Exponent 实验室」以及「德国莱茵TUV集团」等第三方机构对于事件原因展开了调查。其中TUV调查了包括物流系统中与电池相关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越南与韩国的三星工厂都没有明显的软弱点。美国保险商实验室、Exponent 实验室的调查,发现了电池爆炸的根本原因所在。

  

  无关因素

  在经过了大量的测试和验证后,三星认为Galaxy Note7 的安全问题和手机本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快充」、「机身防水」、「无线充电」、「USB-C 接口」以及「软件」,是没有关系的。

  调查结论

  最终结论显示:爆炸的根源在于电池缺陷。根据三星官方消息,如下图所示:

  

  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隔离膜发生故障以后,电池正负极就像卷饼一样短接到一起。此时,电池内部便会发生短路。三星一共分两批次召回设备,这两次召回的设备中的电池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我们分别称为电池A和电池B。三星两种不同版本的电池分别展开调查,均发现了存在导致燃损现象原因,且各不相同。

  三星Galaxy Note7 使用的两家电池供应商的电池,都同时出现了问题(这比较凑巧,两件不幸的事情都发生在三星的身上)。这两家电池供应商分别为:三星旗下的附属企业三星SDI、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

  电池A

  去年8月中旬开始,Galaxy Note7 率先在美国、韩国等地区开售,这些地区销售的Galaxy Note7 首先出现了安全问题的机型,手机不断出现过热、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9 月2 日,三星紧急宣布在美国等10 个国家和地区暂停销售Galaxy Note7,召回超过250 万部手机,这是第一次召回。

  这一批次的Galaxy Note7手机,主要采用的是来自SDI 的电池。对于这一批次电池分析结果显示:电池A右上角部分容易受到挤压,从而导致电池短路,同时电池A的隔离膜做的太薄,增加了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电池B

  9月份,三星在召回第一批次的Galaxy Note7 的同时,国行版Galaxy Note7 却依旧如期正式上市。三星表示,国行版Galaxy Note7 并没有采用问题供应商的电池,因此不受其他地区召回事件的影响。问题供应商指的就是SDI,然而国行版Galaxy Note7 采用的是ATL 提供的电池,所以不受影响。然而,后来我们知道,国行版的Galaxy Note7 也不安全。

  这一批此的电池产生事故原因是:电池在生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毛刺较大,从导致隔离膜穿刺,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部分电池B上,甚至缺少绝缘胶带。

  

  应对策略

  八大安全检查

  在深刻反省和调查的基础上,三星提出了8大安全检查措施,如下图所示:

  

  这八项安全包括「耐久性测试」、「电池外观检查」、「X 光测试」、「充放电测试」、「TVOC 检查」、「电芯拆解测试」、「加速使用测试」以及「OCV 测试」。这些安全标准,将规范并影响未来的三星新产品的设计,保障其安全性。

  多层安全措施

  在产品规划阶段,三星还将采用多层安全措施协议。多层安全措施协议对「产品的设计」、「所用材料」、「硬件强度」、「尺寸」、「新的软件算法」等都实施严格的安全标准。同时,三星承诺改善算法,调节电池充电时的温度和电流,以及充电时间。

  

  专家顾问

  同时,公司还联合来自剑桥、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组建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顾问团队以确保客观评估安全问题。

  结语

  这次事故,对于三星来说,既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也是一次改善产品的契机。三星未来是否可以挽回消费者,重塑其品牌形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要持续观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