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无人机闯的祸越来越大,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使无人机管理规范化

军用/航空电子

370人已加入

描述

  杭州市民的无人机在为主人搜集素材的过程中,与民航客机“近距离接触”了,被上传至网络的录像中,二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小,这样危险的行为引发了航拍圈的担忧。

  因为在高空中,无人机与客机太过接近后,容易撞上客机或被卷入发动机,从而造成严重的事故,基于此,无人机进入一些特殊场所范围内被定为违法行为。

  

  近年来,无人机渐渐为民所用,但却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事件。美国政府还统计过相关的数据,数据显示,在 2015 年 8 月-- 2016 年 1 月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就造成了583例相关事故。

  

  我们相信,伴随着无人机的继续普及,这样的事件还将继续发生,并且发生率还会增加。但是令人无奈的是,无人机普及的速度太快,令国家来不及控制,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网络商城卖出了超过7万的无人机,而拿到了操纵无人机相关证件的人却只有2142人,这些数据说明绝大部分的无人机正在无证飞行。

  

  大量无人机都被用于航拍,而在现阶段,航拍并不受法律限制,所以由于航拍而被侵犯隐私的事件时有发生,除了侵犯他人隐私,无人机还可能被恐怖势力作为武器利用。一旦这些人将能够引起爆炸的危险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再操纵无人机飞行至人群密集处引爆,这样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正因如此,社会上的许多主体正在为无人机不再“闯祸”作出努力。政府正在把无人机规范化使用的目标提上日程,而无人机厂商正试着通过生产制造层面上的方式,避免无人机无证操纵。

  一方面,使用无人机为社会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在灾难后的救援,巡查等方面它都是一把好手,但是我们不得不小心应对无人机的普及给社会带来的种种不安定因素。如何用好无人机,如何让无人机的使用规范化,如何趋利避害,这些都是急需考虑的事情,面对这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磨平它有害的那一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