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花式进击 液晶面板开启艰难求生模式

oled

22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早八点讯:液晶电视的涨价潮依然没有消停,近半年来40吋到55吋电视均有300-500元的涨幅,特别是利润微薄但处在风口的互联网电视厂商,涨价更是秋毫必现。 小编有两个朋友原本打算购买“高性价比”的互联网电视,现在面对涨价都持观望态度,想等价格降下来了再买。可依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液晶电视短期内降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液晶电视涨价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第一,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货膨胀这些大趋势导致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液晶面板也跟着上涨。第二,面板厂商产业升级,重心转移导致了液晶面板价格上涨。
 

转型?不过都想吃口“苹果”

显示行业其实是一个遍地金子的行业,因为它属于科技行业中的战略性资源。几乎所有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都需要与显示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液晶显示技术已经过了它的黄金时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液晶面板行业经历了异常的周期性波动。而作为公认的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随着消费市场对其需求的逐渐旺盛,越来越受到主流面板厂商的重视。

OLED为何会逐渐成为主流?这与苹果或将在新品用上OLED显示技术,以及VR产业的暴热密切相关。大屏显示方面OLED也与液晶形成割据之势,今年大屏OLED阵营又多了索尼、松下等老牌电视厂商。随着OLED在关键技术上取得得突破,它在显示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全产业的加入也会使得其成本不断下降。

全球面板行业的老大LG Display,将在韩国坡州兴建全球最大的10代OLED生产基地,或量产大尺寸OLED面板与中小尺寸可挠式OLED,预计2018年第二季度完工。而三星也不甘示弱,关闭了部分液晶厂线,集中精力扩大OLED产能。LGD目前的OLED代线主要着重于大尺寸电视面板,而三星主要集中在AMOLED面板的投入,满足智能手机的需求。

国内的面板厂商也丝毫不敢懈怠。传闻夏普将投资数千亿美元用于OLED面板工厂;京东方已经有两条OLED生产线和一条OLED试验线;天马、维信诺拥有三条OLED生产线;国显光电一条6代AMOLED产线也在河北组建中。几乎所有的国产面板厂商都试图把握住这次显示行业整体转型的机会,争先布局OLED面板。而数据表明OLED面板的市场占有率也又大幅度提升。

除了企业本身的转型,大量的资本也正在注入新兴的显示行业。一些前沿的如印刷显示技术、柔性彩色电子水墨屏等等都受到了资本创投的时刻关注。

印刷OLED,取代液晶最炫酷的方式

既然大家都在向OLED转型,那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取代液晶技术呢?如果说全面取代,那还真难,毕竟LCD在各行各业都有着非常深入的扎根。不过OLED在未来有一项进阶级的本领或许能成为液晶显示的最后通牒。

那就是印刷OLED。也是目前京东方、TCL、三星、LG等巨头争布局研发的一项新兴显示技术。原则上它也是属于OLED技术,只不过它被公认为是解决OLED高成本和实现大面积的有效途径。我们都知道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而印刷OLED就是采用先进的印刷设备,把有机材料像报纸一样“印刷”到玻璃基板上,比传统的蒸镀技术,有更高的制作效率。

如何做到像报纸一样“印刷”呢?我们都知道在染制T恤上的图案时,有喷墨印和丝网印两种染色方式。印刷OLED同样分为喷墨印刷和丝网印刷两种,目前主流的方向都集中在喷墨印刷上。喷墨印刷设备有多个印刷头,每一个都带有数个微型喷嘴,把红、绿、蓝发光材料溶液分别精确地沉积在ITO玻璃基板的隔离柱槽中,溶剂挥发后形成纳米薄层,构成发光像素。

喷嘴是用特殊的压电陶瓷做成,可以通过控制陶瓷上所加电压大小及时间长短来精确控制液滴大小,从而调控发光层厚度,由于这是一种完全的数字技术,故不需要任何加工。通过这样的印刷方式,有望大幅度降低OLED制作的成本、延长OLED材料寿命,同时提高大尺寸屏幕的良品率。

印刷OLED被如此看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与柔性显示息息相关。想想看像印刷报纸一样印刷屏幕,那屏幕是不是也可以和报纸一样随意的弯折呢?

虽然这项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各面板厂商和电视厂商都憋足了劲,特别是国产厂商在LCD和OLED时代都晚起步于日韩厂商,印刷技术正好给了国产厂商同台竞技的机会。像TCL这几年就多次出招巩固上游产业链,与美国杜邦、日本住友化学等签订印刷OLED方面的战略协议。日本JOLED以及韩国三星、LG都在积极引进喷墨印刷制程。想必未来又是一片百花齐放的景象。

总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新兴的显示技术崛地而起,液晶显示也终将步入暮年。技术的更迭演变已是常态,谁更早的洞悉了技术变革带来的商业之路,谁就抢占了先机。作为消费者,当然是想看到更好用又更便宜的产品出现,当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候,希望新技术能让成本降下来。

声明:电子发烧友网转载作品均尽可能注明出处,该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权利均不因本站转载而转移。作者如不同意转载,即请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或改正。转载的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