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这些尴尬事,中国互联网手机退烧 印度最便宜手机成笑话

手机

14人已加入

描述

  在正在举行的2017 MWC世界通信展上,已再难看到中国互联网手机品牌的身影。

  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增速趋缓,但并没有影响中国市场,更可怕的是这里永远没有规律可循,即便是凭借性价比曾红极一时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如今面对竞争环境的日趋恶化,“退烧”之后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将何去何从?

  在荣耀总裁赵明看来,中国互联网手机品牌已进入下半场,需要回归到竞争的本质,即产品和服务。话虽如此,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从无限风光到危机四伏

  2017年已过去两个月,手机市场从不像人们预测的那样按部就班,这次的变化则是“涨声”一片。刚刚发布的荣耀年度旗舰机型V9售价分别为2599元、2999元和3499元。与去年荣耀V8相比,在技术提升的同时,价格也不含糊,顶配整整提高了700元。

  无独有偶,之前红米手机通过官微也公布,红米4系列价格均上调100元。调价后,红米4标准版售价799元,红米4高配版为999元,而红米4A的价格调整为599元。还有努比亚、魅族均做出了相关产品的价格调整,平均涨幅为100元。

  据了解,此次手机涨价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供应链方面的供给不足,尤其是DRAM和Flash的需求总量一直在增长。

  过去几年,智能手机DRAM从1G、2G上升至现在的4G、6G,未来也必然会出现8G,容量目前已达到128G、256G;此外,还有不断普及的双摄像头配置,指纹识别等,都导致图像传感器、晶圆等原材料的需求大幅上涨。

  面对上游元部件供不应求的局面,互联网手机品牌整体出货量开始放缓,这里面当属互联网手机模式开创者小米最为严重。

  据IDC报告显示,2016年小米全年出货量下跌36%,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5.9%下降到了8.9%。小米在国内出货量排名中跌至第五,全球手机出货量榜单中则跌出了前五,被分到了“Others”的行列。

  与小米分庭抗礼的荣耀虽没有断崖式的下滑,但比起2015年10月就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荣耀去年的出货量勉强维持在4000万部左右,有内部人士称可能还不到这个数字。

  不难看出,互联网手机品牌当初靠拼配置、比价格冲出了的规模,在面临当下竞争惨烈的市场,失去价格优势而步入发展瓶颈期,互联网手机是真的开始“退烧”了,按照手机行业一贯的竞争周期,这样的后果必然会加速行业洗牌期。

  努比亚总裁里强对腾讯科技表示,“我们现在只是走过了第一个百米,收获的只是认识,认识到这是一场马拉松赛事,而希望用百米速度完成马拉松的企业会首先离开。”

  这番比喻暗含着互联网手机品牌从狂热逐步回归理性,从过去一年多资本市场的冷静观望也可窥见一斑。

  2015年,互联网手机品牌走到了巅峰时刻,资本市场可谓好戏连台。魅族获得阿里6.5亿美元注资,尽管魅族一再否认未与阿里有对赌,但引入资本后其变化迅速开始凸显。当年,魅族出货量同比增长350%,由年500万部的小众品牌一跃进入2000万部的主流梯队。

  当时的小米全年完成7000万部销量,虽未及制定的一亿部目标,但超过450亿美元的市场估值,给前仆后继想涌入手机市场的玩家注入了强大的兴奋剂。

  同年7月,苏宁云商注资锤子手机,五个月后又以19.3亿元入股努比亚占股33.33%。更早一些的2014年年底,奇虎360斥资4.09亿美元投资酷派旗下互联网手机品牌“大神”。

  资本的不断涌入导致本就充满变数的手机行业洗牌加剧,以至于后来一些互联网手机品牌相继离去或者回归母公司。这其中耳熟能详的有金立的IUNI、联想的ZUK以及天语的尼比鲁,而ZUK似乎是“最短命的”。

  2015年8月,ZUK发布了第一代手机Z1时,全力想保持“独善其身”的姿态,然而不到一年,ZUK却意外地回归了联想。按照联想的说法,回归是为了帮助手机业务更快速的发展,那么当初推出独立品牌ZUK又意在何为呢?

  还有不计其数打着互联网思维旗帜的手机品牌随着市场的洗牌被逐步淹没。例如sugar糖果、青橙、青葱、Gigaset、灵狐等。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随着线上红利的逐渐消失,互联网手机模式开始走下神坛,价格营销的喧嚣背后是来自渠道市场和供应链的双重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经历了2G向3G、4G过渡后的智能手机市场已到存量阶段,用户对于产品诉求不再是互联网手机以配置参数为基础的高性价比产品;其次,相对消费能力提升和使用周期的拉长,用户更注重品牌和服务的认知。加上长期注重线下服务和品牌输出的OPPO、vivo、金立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不再风光。

  而受此影响,小米手机出货量开始下滑,魅族、努比亚、荣耀等去年也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纵观去年整个资本市场,无论是传统手机、还是互联网手机,都已表现出疲软之态,更多资本涌向VR、人工智能、无人机等。

  据说在互联网手机最高峰,深圳至少有1000家注册手机企业,如今已大多不见踪影。荣耀几乎成为众厂商学习小米模式后,唯一冲出来的手机品牌。

  边界消失后艰难出路

  最初的互联网手机与传统手机有着明确的界定方式,即互联网企业造手机、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和销售、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华为和OV的强势表现,让线下渠道成为去年各手机品牌最关注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华为在全国共有约11000家零售店,vivo线下零售店数量已经达到25万家,体验中心超1000家。

  对于最早从互联网模式诞生的小米也不得不开始重视。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微博)去年就表示,今年会开两三百家线下小米之家零售店,未来争取做到一千家。而行业传闻,小米手机虽说是线上销售,实际上有超过6成最后是通过线下渠道流入市场。

  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近期小米开始整顿线下渠道市场,目的是规范化,还针对没有授权的零售商开出了罚单。目前涉及产品主要是小米移动电源、耳机等配件产品,手机由于货源核查难度较大,还没有开始,但足以证明线下渠道已是小米布局的重中之重。

  努比亚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倪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努比亚成立之初以线上为主,但目前来看,线下其实是更大的市场,线上渠道主要是性价比,但对于高端市场,线下其实是更好的渠道。”

  事实上,当互联网手机诞生之时,其与线下渠道的命运就一直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手机渠道的人士透露,每年的双11、京东618,看似线上交易量硕大无比,实则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线下渠道分销出去。

  按照其说法,在双11、京东618之前的一个多月,手机企业就会“刻意”告知渠道产品缺货、无货,造成市场供小于求的紧张局面,目的是为双11、京东618备货造势。渠道商自然配合企业的玩儿法,集中在那几天下单囤货,最终通过线下渠道销往市场。

  另一方面,传统手机品牌也在模仿者互联网手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不断完善其生态服务,甚至去跨界营销。

  显而易见,当曾经的互联网遵守商业规律追求硬件价值、布局线下渠道,而所谓的传统品牌开始谈以用户为中心,全流程服务以及同样推出高性价比产品,似乎互联网手机和传统手机已经没有了区别。

  但是这对于互联网手机品牌而言,开发线下渠道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因为线下的销售价格和门店成本需要达成微妙的平衡。互联网品牌之所以之前很难发展线下,是因为贴近成本销售,已经让不出足够的利润空间来养活线下门店。所以从去年开始,荣耀、小米等尝试超过3000以上的高端产品,目的就是平衡线下投入所带来成本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线下渠道扩张的开展必然带来成本的上升,这将催生小规模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进行兼并以扩大市场竞争力。

  从目前国内互联网手机规模和份额来看,小米、荣耀无疑占据绝大份额,超过70%,其次是乐视、魅族、努比亚、360、一加、锤子等。从去年出货量规模来看,600万部以下的有360、一加、锤子,出货量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生存是个棘手的问题。

  一加去年出货量不足300万部,一加手机CEO刘作虎对腾讯科技表示,并非是互联网手机行业进入下半场,而是手机整个行业。追求极致不如先考虑下如何生存,没有规模支撑之下的前行终究是如履薄冰,ZUK可以回归联想,一加可能没有退路,同样的锤子也没有退路。

  目前,锤子官方还没有公布去年的整体销量,但从T1、坚果及T2的销量来看,T3会所提升,但恐难有飞跃表现。360手机去年出货量超过500万部,多以千元机为主。

  360手机CEO李开新对此表示,就互联网手机模式而言,其实还在探索,不断优化完善中,现阶段更像是中场时刻。

  不管是下半场还是中场,对于互联网手机品牌而言,在面对竞争对手、供应链变化无常的压力下,无法建立起规模必然会受到影响,未来面临的最大危机就是行业洗牌。如果没有抓住曾经3G4G的普及期,对于即将来临的5G可能是一个新的机会。

  这家印度企业要造25元“世界最便宜”手机 CEO被抓

  过去十多年,中国制造横扫全球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成功地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成为“中国制造”的优势。

  现在,印度也希望模仿中国,以低价格的产品来开拓市场。

  去年2月,印度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号称“全球最便宜”的智能手机,售价仅251卢比(约合人民币25元)。

  这款手机名为“自由251”(Freedom251),是由响铃公司(Ringing Bells)推出的。预售阶段开始时,公司网站被“挤爆”。

  

  ▲“自由251”手机(图片来源:响铃公司官方Twitter)

  如今,正是因为这款手机,响铃公司的前负责人因涉嫌欺诈,伪造罪等罪名,被印度警方逮捕了!

  难道说,所谓的“最便宜”手机是一场骗局吗?

  收了款却不发货

  据新华网报道,印度警方表示,2月23日晚,他们在首都新德里近郊逮捕了手机制造商“响铃”公司的前总经理莫希特·戈埃尔。他去年12月离职,接替他担任总经理职务的是他的兄弟。

  警方发言人拉胡尔·斯里瓦斯塔瓦说,响铃公司的一家分销商亚扬公司状告其收款后不如数发货。

  警方调查发现,亚扬公司在2015年11月就向响铃公司预付了300万卢比(约合30万元人民币),亚扬公司数次提醒对方发货,最终只收到总价值130万卢比(约13万元人民币)的手机。

  警方还表示,去年戈埃尔还受到至少3次类似指控,包括涉嫌欺诈、伪造罪,并定于24日出庭受审。

  此外,警方还将搜捕另外4名被亚扬公司状告的响铃公司职员。

  网站被“挤爆”,手机却难产

  2015年9月,响铃公司成立于新德里的卫星城诺伊达。2016年2月,该公司在网上发布了一款被其自称为“全球价格最便宜的”智能手机“自由251”,定价251卢比。预售网站在手机发售后数小时内被“挤爆”。该公司称,网站的点击量高达每秒数以十万计。

  然而,其无比山寨的官网和令人崩溃的抢购经历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只是一场闹剧。而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发现,目前响铃公司的官网仍无法打开。

  正当大家快淡忘这则消息时,响铃公司突然在去年7月7日发话——手机就要发货了!

  

  ▲买家收到了“自由251”手机(图片来源:响铃公司官方Twitter)

  公司此前预计,第一批手机发货量为20万部,总订单量高达7500万部。但实际上,第一批发货量仅5000部。

  

  ▲“自由251”手机(图片来源:响铃公司官方Twitter)

  除了发货不够数,人们还发现手机外观也与预售时的版本存在明显区别。“自由251”初版外观类似iPhone设计,而最终版走的是安卓路线——三按键加塑料一体后盖。

  至于硬件参数,从发布数据来看,“自由251”虽然只能算是入门机的水平,但考虑到其低廉的价格,其配置已相当“彪悍”:

  4英寸显示屏,960x540分辨率;1.3GHz四核CPU配1G内存;内建8G存储空间,支持插卡拓展至32G;32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及3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支持双卡;搭载基于Android5.1Lolipop系统订制的操作系统。

  虽然“自由251”配置不高,但由于其售价实在太低,响铃公司实际上是“卖一部赔一部”。莫希特·戈尔称,每部“自由251”手机的生产成本在400卢比(约合40人民币)左右。

  由于无法继续供货、手机品质不佳,人们很快就不再关注这款廉价手机,只剩下向响铃公司付了钱预购手机的消费者大呼上当。

  小米

  ▲响铃公司官方Twitter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在响铃公司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发现,该公司最近一次推送消息已经是去年10月6日了,从内容上来看,可能是对一名购买了手机的网友回复:请告诉我们您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和电子邮件。

  “印度制造”狂拼价格,结果……

  起初,响铃公司推出这款超低价手机是为了帮助穷人。戈埃尔在此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几百万印度穷人也能用得起智能手机。”

  在印度,仅有1/10的人在使用手机,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在有些人眼中,它们反而损害了穷人的利益。

  据路透社报道,去年6月30日,印度部分劳工组织质疑手机生产商压低工人工资。

  小米

  ▲图片来源:路透社

  抗议人士称,工厂为了制造低价格的手机,就必须压低生产成本,这就导致工人收入减少,很多企业依靠价格便宜的短工,而且还要求工人无偿加班。

  其中一个组织的代表认为:“手机品牌商应该对供应链和工人负责。而现在的管理制度还不足以保证电子产品工厂工人得到保护。”

  目前,三星已在印度建厂,而有媒体报道,苹果也准备在印度建厂了。其实,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在低价电子产品方面努力。

  据路透社报道,2008年,印度政府推出了售价仅1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结果发现,其成本就要100美元;另一款售价仅20美元的安卓平板电脑也没有抓住市场的胃口。

  印度的公益组织Centre for Responsible Business相关人士表示,很多企业认为,低价手机和电脑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数字化水平,但是,“我们必须得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低价产品的成本到底是多少?谁来为它买单?便宜不一定是好货。

  最近几年,印度政府高喊“印度制造”的口号,以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增加就业。

  印度更为著名的“全球最便宜”产品要数塔塔集团2009年推出的“全球最便宜汽车”。这款微型车名为Nano,售价仅2000美元(1.37万元人民币),但其销量2012年达到7.5万辆的峰值后,2014年降至2.2万辆,没能实现塔塔将其打造成“国民汽车”的宏愿。

  

  ▲Nano汽车(图片来源:Carwale)

  去年2月,新华社援引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2010年来,印度新增了40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但照当前的速度,到2020年,印度只能新增800万就业机会,远低于莫迪政府设定的1亿岗位的目标。

  目前,“印度制造”已经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不过,据新华社报道,部分产品其实算不上真正的“印度制造”,而是“贴牌”产品。用印度一些专家的话说,所谓印度制造不过就是在印度的工厂里“拧下螺丝”而已,这显然不是莫迪政府推崇的那种印度制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