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终端业务陷入“迷走” 未能发挥收购IBM效应

便携设备

120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早八点讯:《日本经济新闻》3月29日报道称,联想集团似乎走到了分岔口上。作为难以实现快速增长的个人电脑以外的新业务,联想在智能手机领域推进了收购,但2016年10-12月的手机业务出现亏损,并且看不到实现逆转的可能性。联想有着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成功经验,但在智能手机领域未能发挥这一经验。陷入“迷走”的联想今后会何去何从呢?

资料图

在3月上旬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最大移动产品展销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联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杨元庆提到要从零开始,表达了重振智能手机业务的决心。

仅仅在3年多之前,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时,杨元庆还信心十足地表示,联想将在迅猛增长的智能手机领域成为强大的全球性企业。杨元庆买的第一部手机就是摩托罗拉,他也亲自出面进行收购谈判。但以约29亿美元从美国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的决定似乎事与愿违。

杨元庆认为,在以低价位为中心的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联想的手机业务较强,与拥有品牌实力在发达国家较强的摩托罗拉能够互补。作为杨元庆主导的在个人电脑以外培养业务支柱的“PC+”战略的一环,联想强化了智能手机业务,2014年的全球市场份额上升至第三位。

没能坚持不干涉

然而,看似美好的未来很快就褪色了。在联想的大本营中国,手机销售陷入低迷,在摩托罗拉占优的美国和巴西,销量也快速降低。2015财年(截至2016年3月)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税前损失4.69亿美元,成为联想时隔7个财年出现最终亏损的主要原因。2016年10-12月,联想智能手机业务的营业额减少了23%,计提了超过1亿美元的税前损失。

联想在个人电脑上的并购(M&A)取得成功,为何会在智能手机上受挫?一名前高管分析认为,“个人电脑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重视当地需求和彻底贯彻不干涉主义,而在智能手机业务上没能坚持这两点”。

联想的实际创始人、母公司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柳传志曾指出,不要沉迷于技术,而是要重视客户和地区。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时,联想仅最低限度向IBM导入了自身的机制,备货和营业战略全部交给当地负责。与NEC的个人电脑业务合并时,也是采用符合日本需求的营业战略而占据了日本国内第一的市场份额。此外,也几乎没有从中国向日本派遣人才。

对客户的声音反应敏感深入联想的DNA。不仅是技术实力,联想还凭借强大的销售能力在萌芽期的中国个人电脑行业崭露了头角。

但联想在摩托罗拉业务上表现如何呢?据相关人士透露,出身于个人电脑部门的董事非常重视向中国投放新款智能手机。受设计等的影响,在投入海外市场的时间略微迟晚。在中国,摩托罗拉的品牌实力也低于预期,销售增长缓慢。还有观点指出,手机业务的高管更换频繁,组织内部混乱。

中国的调查企业北京群智营销咨询的数据显示,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份额最近达到的顶峰是2013年的14.1%,到2016年骤降至1.6%。为实现复苏,联想在中国削减了商品种类,智能手机的销售还受到了这一举动的影响。

此外,联想还对高管进行了“大换血”,最近一口气起用了4名副总裁。分别是在中国电信集团培育了智能手机业务的马道杰、在韩国三星电子从事开发的姜震、在TCL集团有过营业经验的朱涵,以及出身于中国移动集团的虞杲。

回归电脑?

熟悉中国IT行业的分析师指出,“想光凭借更换高管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胜出并不容易。联想最好回归到个人电脑业务,巩固立足点”。

联想正就收购个人电脑业务与富士通进行谈判,还有传言称将收购三星的个人电脑业务。杨元庆表示,很多企业都考虑退出个人电脑业务,我们要夺取这部分的市场份额。

虽然看起来是回归个人电脑业务的战略,但光凭这些还无法描绘联想的未来。在3月18日于北京举行的论坛上,杨元庆强调,经过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时代,即将迎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智能网络时代。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联想接下来的举动备受关注。

声明:电子发烧友网转载作品均尽可能注明出处,该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权利均不因本站转载而转移。作者如不同意转载,即请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或改正。转载的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