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如何发展?看马云、沈向洋五位大咖怎么说

人工智能

635人已加入

描述

4月2日,2017IT领袖峰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今年“IT领袖峰会”的主题是“迈进智能新时代”,聚焦于互联网最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

马云:人工智能会改变教育形态 

马云在会上谈到了对AI的看法。他说,未来要思考的不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而是Machine intelligence(MI,机器智能)。

对于业内热议的AlphaGo下围棋战胜人类棋手的事件,马云则以“这有什么了不起”来回应。“围棋打败了人,只是侮辱了一下人而已,机器要做的是人类做不到的事情,这才是本事。”他说。

马云称,自己在这个行业看了很久,很多学者专家和大脑神经科学专家进入AI。他觉得有点玄乎,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识都不到3%,却让机器去学3%?“机器要有自己的思考,机器要有自己的方法,汽车也是机器,但是汽车仿造人两条腿走路的话,永远不会跑得很快”。

同时马云认为,人工智能的出现会极大地改变未来的教育形态,不能让孩子跟机器比算数能力,而要去培养机器没有的创造能力。

马化腾谈人工智能布局:实验室建微软旁边

4月2日,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主题为“人工智能:中国机遇与挑战”的高端对话中,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谈到了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他认为发展AI有四大要素:

第一个是场景。场景就是你想把这个技术应用在什么场景下,你是不是有高频的跟用户接触,这是一个落地的很重要的地方。如果没有场景落地,没有平台支持,基本上就是空中楼阁,研究一半很难往下走。

第二个是大数据。大数据也是从平台、业务部门有大量实际运转数据才能产生出来。但是这很多大数据是垃圾数据,因为没有标签,每人做规划定义,用多好的算法也学不出来。数据清洗、标签化难度非常高,腾讯甚至要雇佣很多人用人手的办法,先用人脑清洗干净,再让AI学习。

第三是计算能力。腾讯有云的资源,几十万核的计算能力,CPU、GPU。而且在云里面本身就可以很好的调用,这是腾讯的一大优势

第四个,人才。腾讯一年之前十分缺乏AI方面的人才,通过一年的努力,腾讯招进了许多人,腾讯在微软的西雅图研究院旁边也设了一个实验室。马化腾笑称因为很多微软的人不愿意离开西雅图,所以他们就在旁边设实验室,方便挖角。



3、李彦宏谈人工智能规模:堪比工业革命

4月2日,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同马化腾一道参加了2017(深圳)IT领袖峰会主题为“人工智能:中国机遇与挑战”的高端对话。在一些关于人工智能产业方向和应用等问题上,李彦宏的观点和看法十分透彻,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偏向保守。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的算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工智能发展会有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个阶段,即使是在超人工智能阶段,还是用电脑的方法模拟人脑,但永远达不到人脑的水平。

对于百度很早就投入深度学习的原因,李彦宏表示,百度的基因是做搜索,搜索实际上是机器理解人想要的东西。2012年左右,陆奇还在微软,他说深度学习快要到应用阶段了,百度分析深度学习在图像搜索是偶然还是趋势,发现不仅对图像有用,对计算机的大多数领域都有用,于是较早地开始了进一步研究。

李彦宏最后表示,现在看来,人工智能比2013年百度进入时是更大的产业。互联网只是开胃菜,主菜是人工智能。是堪比工业革命的新的技术革命。

4、沈向洋谈人工智能人才:李彦宏经常来挖人

4月2日,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参加了2017(深圳)IT领袖峰会主题为“人工智能:中国机遇与挑战”的高端对话。参加该次对话的大佬还有百度CEO李彦宏与腾讯CEO马化腾。沈向洋在发言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爆发的三个原因以及发展阶段,还透露了微软的人才队伍规模。

沈向阳称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三大原因:一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二是运算能力的进步;三是深度学习方法的突破。对人工智能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沈向洋认为人工智能的感知能力——具体为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语音,会在今后5-10年快速发展,超过人类。而在认知能力上——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获取,沈向洋对人工智能的预期相对保守,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

另外,沈向洋还介绍,目前微软人工智能事业部有7000多位工程师,现在还在继续招人,他笑称是因为robin(李彦宏)经常来挖微软的人。对于百度、腾讯等建立研究院的做法,沈向洋表示鼓励和赞同,同时也与马化腾互动称“但是Pony将实验室建到微软旁边是不对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大鹏校友8 2017-04-12
0 回复 举报
未来50年内的目标 收起回复
葡萄振 2017-04-06
0 回复 举报
18世纪,拉美特里的人是机器,试图阐述人体和其他生命体一样,由生理状态决定精神状态(快乐,抑郁,暴躁,平静,悲伤,紧张,惊恐,思考等),事实也证明,身体生理状态的确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人的情绪感官,但并不是全部。生命和机器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碳基组成的细胞结构,一个是硅金属网络组成的电路控制系统。 谁优谁劣,其实可以这样一谈:白天优还是晚上优?晴天优还是雨天优?男人优还是女人优?数学优还是物理优?音乐优还是影像优……对立,正反,互补,各擅胜长,根本无需比较。而只需要发掘各自优点,做各自擅长的事。 机器在一百年前,计算和记忆能力已经远超人类,一部大英百科全书,录成文字,储存起来,也就1g不到。可人,100个去背诵记忆,也未必能记下,记下还会遗忘和错漏。 100公顷稻田,一部联合收割机的效率顶得上10000人同时手工工作的效率。 但这不代表人类在机器面前一无是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舞姿,机器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能及得上生命分毫。简单的洗碗,踢足球,拆修收音机,机器需要投入n多万倍的精力和能量来实现,还不一定有人的灵巧。 机器在计算,储存,记忆,力量,持久性,耐力,速度(交通工具和信息工具),等,有生命体无法企及的绝对优势。 人,具有的灵巧,机器需要万般努力才能勉强企及, 人和生命体,所具有的创造能力,是无思想的程序,或者叫纯粹的条件反射行为,无法学习所得的。 人具有感情,机器可能说,我不需要,因为我只需要实现目的,而不需要那么多感性思维。 有人会说,人(一切生命体)也只是为了一个或者一些目的而运行自身程序啊?! 关于人工智能,日本人思考得比较多,于动漫作品中深有体现。 究竟生命是什么?生存?繁衍?竞争胜利?求得好的感觉,名,占有得更多物品,利,有更多的朋友,更丰富的活动,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去更多的地方旅游,尝试更多的人生过程?成就他人?舍身取义?不同价值观会导致生命体不同的决定,而有不同命运。机器设置的程序如果是单一的生存,繁衍,竞争胜利,那有可能机器会为了这些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当然,也可以输入指令,让机器有和人一样复杂的价值观(例如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她-他,而只要ta过得好,自己内心就欢愉满足),这样的话,人所造的机器,或许和神所造的人,雷同呢?当然,神造人的话,神又是谁造的?! 其实,正如马生所讲,机器应该做人做不了的事。我的理解是,机器不需要模仿人的感情或者灵巧,例如机器不需要感情,机器不需要费那么多力气做那些人可以简单胜任的事。例如自动驾驶,例如机器跳舞,机器踢球,机器倒水,机器端饭服务等~ 机器下棋胜人类是必然的事,棋类游戏仅仅是计算的游戏,当全部可能性计算一遍,选出最优方案,那么,任何对称性博弈,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交换手五子棋,黑白棋,等游戏,都可以解构成这样:中国象棋先行略优,双方全力以赴,和。国际象棋,先行略优,双方全力以赴,和。围棋,先行略优,双方全力以赴,黑先胜4目(猜测),而于任何一种棋类中局盘面,经过软件地毯式搜索分析后,都可以得出结论,谁优谁劣,优者能胜不的确定性结论。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