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怼i7对AMD影响深远 或改变DIY市场格局

数码科技

35人已加入

描述

  AMD Ryzen系列的推出,使得CPU市场翻起了风浪,对AMD影响深远,按照Intel这几年的提升幅度,Ryzen的架构性能应该大致相当于四代Haswell或者五代Broadwell,不过考虑到AMD的根基薄弱,能追成这样已属不易。

  更何况,架构上的差异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弥补,比如更高的频率(这个没戏了)、更多的核心、更低的价格。后两者,显然是Ryzen的杀手锏。

  在AMD拥趸者的眼中,Ryzen的缺点微不足道,也可以进行修正。Ryzen无疑会卖得不错,并帮助AMD获得一些市场份额。 但AMD显然无法像Kaby Lake那样的 4 内核/ 8 线程设计捕获家庭用户或发烧友的芳心。Ryzen芯片本身非常大,但是它的价格更像是一颗小芯片。

  对于两家芯片厂商的竞争最大的受益方,无疑就是消费者了,利用更少的花费,既可以获取更大的性能提升,这是消费者们喜闻乐见的,毕竟为自己省钱这件事情没有人是会反对的。

  对于未来的DIY市场格局,相信Ryzen会不断的获得众多玩家的支持,3A平台的崛起将会是必然趋势,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市面上会充斥着Ryzen的信息,单从淘宝的装机店,京东的Ryzen处理器销量都能很好的说明一些问题。对于Ryzen的一些缺点,比如内存,游戏性能,日常软件的支持,这些都需要玩家们以及厂商来共同面对,这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荐阅读: AMD Ryzen新3A装机详解

  外媒就做了这样的一番特殊测试,同时将Ryzen 7 1800X、Core i7-7700K调整为四核心八线程、4.0GHz。这对于Ryzen 7 1800X来说意味着关掉了一半的核心数和线程数,同时超频,Core i7-7700K则是降频。

  不过仍有一点不同,那就是Ryzen 7 1800X的三级缓存容量为16MB,两倍于Core i7-7700K。只有未来的四核心Ryzen 5 1500X,三级缓存才会减半到8MB(待确认)。

  测试平台配置方面,除了主板不同,其他配置都保持完全一致,只有内存CR时序分别为1T、2T,后者只为保持开启Intel XMP。

  

  

  DIY

  DIY

  DIY

  好了,直接来看测试结果吧:

  DIY

  SuperPI 1M:Ryzen慢了1.2秒钟,也就是大约11%。

  DIY

  SuperPI 32M:Ryzen慢了超过1分钟,差距约12%。Intel在内存性能方面有优势。

  DIY

  CineBench R15:Ryzen在单线程上慢了6.8%,但是多线程反超了同样的6.8%,很有趣。

  DIY

  GeekBench 4:Ryzen单线程、多线程分别慢了12%、10%,多线程表现仍然相对一些。

  DIY

  RealBench:差距不到1%。

  DIY

  x264 Benchmark:差距约1秒钟,3.2%。

  DIY

  HandBrake:Ryzen又一次落后,大约5-6%。

  DIY

  AIDA64 CPU:ASE项目上Ryzen领先了足足一倍,但其他项目依然略微落后。

  DIY

  Adobe缓存与内存:Ryzen读取和拷贝性能稍有胜出,写入略慢,但是延迟高了几乎一倍,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DIY

  WinRAR:Ryzen这次就差太多了,不过很显然WinRAR也需要对其进行优化。

  DIY

  3DMark Time Spy:Ryzen图形性能领先,但是CPU性能落后了约12%。

  DIY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看物理测试,Ryzen还有所领先,其他项目基本差不多。

  DIY

  3DMark Fire Strike:Core i7总分略高,但是物理测试Ryzen表现不错。

  DIY

  3DMark Sky Diver:Ryzen全面落后。

  DIY

  《古墓丽影:崛起》:Ryzen还是略有差距的,总成绩慢了大约8FPS,大约7%。

  DIY

  《全境封锁》:2FPS,微乎其微。

  DIY

  《孤岛惊魂:原始杀戮》:Ryzen居然慢了12%。

  DIY

  《GTA5》:没啥区别。

  DIY

  《占地1》:Ryzen落后约8%。

  刚才的测试中,内存频率都是2400MHz,如果都提高一些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到3000MHz。

  DIY

  DIY

  DIY

  DIY

  DIY

  DIY

  DIY

  双方的成绩都有所提高,而差距基本还是那样,没有偏袒谁。

  综合来看,在同等核心线程数量下,在同样的频率上,Ryzen的性能相比于Kaby Lake落后了约10-15%,这显然是架构上的差异所致,不过也有一些项目差距很少,甚至几乎持平。

  比如,AMD Ryzen 7 1700是一款最新的CPU,性能很厉害,提供强效的散热与更加安静的体验,AMD Ryzen 7 1700采用14纳米制造工艺,支持双通道DDR4内存,并且在多线程性能方面也有了非常高的提升,同时处理器采用全新的AM4接口,让玩家轻松享受2K画质。

  近日,在中关村有商家开始报价AMD Ryzen 7 1700为2199元。

  AMD Ryzen系列的表现有目共睹,特别是凭借多核心和同步多线程设计,在多线程性能方面完胜Intel Core i7,比如,AMD Ryzen 7 1700采用8核16线程设计,其中基础频率为3.0GHz,BOOST最高频率为3.7GHz,其中三级缓存高达20MB,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玩家的需求。热功耗为65W,采用最新的AM4接口。

  推翻现有市场格局?Ryzen影响力有多大

  此前在中关村在线有测试结果显示:Ryzen 1800X的综合性能领先Intel 酷睿i7-6900K;而Ryzen 1700X的性能领先Intel 酷睿 i7-6800K,但是售价来看,Ryzen 1800X的3999元的价格仅为i7-6900K的一半。

  2017年4月11日晚9点,AMD正式解禁锐龙 AMD Ryzen 5系列处理器,在同一时间,ZOL也为玩家奉上了产品首测《亲民价格旗舰性能 锐龙 AMD Ryzen 5首测》,最终实测结果,售价为1999元的Ryzen 5 1600X的性能战胜Intel 酷睿 i7-6800K。性价比之高超出了众多游戏玩家期望,绝大多数玩家认为这次的AMD真的要翻身了。

  

  锐龙AMD Ryzen系列处理器

  如果要讨论近几年来的桌面级PC市场Intel和AMD谁占据的市场份额大,谁家的产品性能强,对于关注DIY市场的玩家一定心中有数,那就是Intel,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科技巨头之一,常年来Intel都是桌面芯片界霸主级别的存在,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都令其它竞争对手望其项背,难以超越。

  

  芯片巨头Intel

  从近期的AMD Ryzen系列处理器发布之后,AMD获得的支持一路高涨,很多玩家都表示要支持一波AMD,那么今后是否AMD可以凭借这一次漂亮的翻身仗迎头赶上Intel呢?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何近期的Ryzen处理器如此火热?以及DIY市场的格局将会如何进行发展。

  关于本次锐龙 AMD Ryzen系列处理器备受关注的原因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是高性价比,其次是国人对于弱者的习惯性舆论支持,再者即为AMD的战略布局非常有头脑。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

  

  ●高性价比是决定性因素

  锐龙 AMD Ryzen 5系列处理器基本参数一览表:

  DIY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次锐龙 AMD Ryzen系列处理器的性能表现,首先Ryzen 7系处理器均采用八核十六线程设计,而Ryzen 5系列处理器则分别采用了六核心十二线程以及四核心八线程的设计,Ryzen全系列的产品均采用了14nm的工艺设计,这直接提升了CPU的性能,并且降低热功耗。

  

  Ryzen处理器架构图

  再看官方定价,Ryzen最顶级的1800X指导售价为3999元,而1400的定价仅为1299元,可以说是符合主流玩家的消费能力的,并且凭借多核心以及多线程的优势,在同价位的产品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AMD SenseMI技术

  ●对于弱者国人会习惯性的进行支持

  《亮剑》这部影视作品相信很多玩家都看过,其中作为主角的李云龙的“亮剑精神”也被广大群众多津津乐道,何为亮剑?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亮剑精神是指当你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你也要勇敢的去面对,失败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你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这主要体现了AMD“卧薪尝胆”多年,不断的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及进行架构优化,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好不怯懦,拿出一副敢于亮剑的精神,这使得Ryzen系列处理器一问世,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几乎获得了一边倒的舆论支持,这也体现了国人对于弱势一方在翻身之后,满足各位“观众”喜欢看绝地反击剧情的心里。

  

  面对强大的对手AMD总能毅然亮剑

  ●AMD的战略布局起了重要作用

  AMD的这次的战略布局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从中高端切入市场,避开竞争对手的长处,直接利用自己产品的优势,强行打竞争对手的脸,这也是Ryzen处理器上市之后便一举赢的成功的关键。

  优秀的战略布局可以很好的躲避自身的弱势,但是不能否认的是Ryzen处理器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相信在后续的优化中,能有更好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CPU作为整机最为核心的硬件之一,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玩家们在选择装机的时候通常都将CPU的性能排在最前面,这也可以从各大配置单的布局看出来,几乎所有的配置单都会机箱CPU放在最靠前的位置,CPU可以直接决定整机的定位以及其他配件的选择。

  

  Ryzen处理器或将改变DIY市场格局

  Ryzen处理器发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久以来,Intel的处理器在配置单上出现的频率明显之高,几乎主流的玩家都会选择酷睿i5处理器来确保整机的性能,这就导致Intel的处理器定价完全受其的控制,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的压力,Intel的没代产品的性能提升幅度非常小,被玩家笑称是“挤牙膏”,但是伴随着Ryzen系列处理器的问世,Intel这么久以来感受到了久违的压力,近期Intel的酷睿系列处理器开始了价格下调,这也充分体现了Intel已然露怯。

  锐龙 AMD Ryzen凭借变态的跨级别的性能对比优势,的确让Intel有些难以招架,毕竟亲民价格旗舰性能的表现是已然的事实,接下来的就是广大玩家喜闻乐见的一系列的性能对比测试了,相信这些会在不久后被大家广泛传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