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一种高效率H6结构不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消耗积分:0 | 格式:pdf | 大小:2743KB | 2017-04-24

ym

分享资料个

光伏逆变器

提出一种新颖的高效率六开关逆变器(H6)拓扑,解决了无变压器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问题。该拓扑将两个单向续流单元嵌在全桥逆变器桥臂中点之间,以获得续流通道,并在续流阶段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分离。该拓扑续流回路不经过性能较差的体二极管,有利于获得更高效率;同时,无需直流旁路结构中的分裂电容。详细介绍该拓扑的工作原理、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驱动逻辑、并网控制方法以及关键电路设计。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拓扑具有低共模电压、高质量的并网波形和高效率特征。

高效率是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及设计的核心目基金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BY2011156);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1174)。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Prospective Project of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 Jiangsu Province (BY201115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ing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 (BE2011174)。 标之一。针对微逆变器场合,文献[1-4]提出并研究了准单级式的交错并联反激高频链并网逆变器,但功率容量偏小,不适合于中大功率场合。中功率场合多采用两级式不隔离甚至三级式高频隔离架构,若前级采用高频隔离方式,相对较为复杂,且功率级数较多,影响效率提升及可靠性[5-6]。两级式不隔离架构甚至单级式架构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效率,但取消电气隔离后,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漏电流、直流分量等[7-9]。其中漏电流的存在是制约非隔离型结构推广应用的最主要因素。以标准全桥逆变器为例,在单极性调制时,会产生一个幅值为输入电压、并以开关频率高频变化的共模电压。考虑到 PV 组件寄生电容的存在(nF-mF 级),系统将出现较大的漏电流[7-10]。从降低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特别是保证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各国标准均对并网逆变器漏电流作出了严格限定。例如,德国标准 DIN VDE 0126-1-1 规定: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对地漏电流峰值大于300 mA时,光伏并网系统必须在0.3 s 内与电网断开。

因此,近年来,漏电流问题成为了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热点之一。各国学者多通过改进全桥逆变器结构来解决该问题。目前,已提出了一系列新型拓扑[7-15]。这些结构不同方式增添了辅助电路,通过强制改变续流回路,使得续流阶段太阳能电池板与电网脱离。逆变器桥臂中点仍输出三电平电压,保留了单极性调制的特点,以实现高效率;而拓扑中主开关管工作模态则得以改变,按照双极性方式调制,从而消除了漏电流。其中,文献[9] 介绍了德国 SMA 公司专利 H5 逆变器拓扑,相对而言,该拓扑所用器件最少,成本较低,但续流阶段电流要经过反向恢复问题严重的开关管体二极管,不利于效率进一步提高。文献[10-13]介绍了带直流旁路的全桥逆变器,交流侧电流纹波小,降低逆变器的损耗。但在直流侧,必须通过分裂电容提供中点。文献中未提及这个问题的影响和解决途径,但无疑将加大控制的难度。文献[7-8,14-15]介绍交流旁路六开关逆变器(H6)拓扑,采用双极性调制,通过时序控制可以有效抑制共模电压及漏电流,获得单极性调制的效果,但文献[14-15]中的拓扑电流仍要经过性能较差的开关管体二极管。

针对上述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带交流旁路单元六开关逆变器(H6)拓扑,将两个单向续流单元嵌在全桥逆变器桥臂中点之间,以获得续流通道,并在续流阶段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分离。该拓扑续流回路经过的器件数量少,且不经过性能较差的体二极管,有利于获得更高效率;同时,无需输入均压控制。下面给出详细分析与验证。

1 新型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1.1 电路结构新型拓扑结构如图 1(a)所示,图中:S1—S6 为开关管;D1、D2 为续流二极管;L1、L2 为进网滤波

【经典】一种高效率H6结构不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经典】一种高效率H6结构不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