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4月23日,在人民海军成立68周年的日子里,中国自行建造的首艘***,不但拆除了脚手架,而且船坞内开始注水。这都说明,中国首艘国产001A航母,正在准备迎接下水的重要时刻。那么,为了中国海军航母发展的这一新里程碑,中国到底准备了多长时间,又干了什么准备工作?
按照媒体的披露,中国航母工程被称为“048工程”。之所以称之为048工程,是因为2004年8月,中央批准了海军、船舶重工集团等单位联合向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提交的发展中国航空母舰的综合论证报告。2004年8月13日,总装备部向海军、船舶重工集团通报,航母工程正式启动。
那么为了“048工程”,中国做了哪些技术上的准备?
建造一艘航母,至少需要以下技术和基础设施:第一是至少两万吨级以上的船台或船坞;第二是大型舰艇设计仿真测试技术;第三是大型舰艇超大分段先进装配工艺技术;第四是航母特种材料技术;第五是舰艇动力技术;第六是舰载电子技术。以上是建造一艘航母最基本要求。另外还有舰载机、弹射器的研制。
以船坞为例,瓦良格号和目前***的建造,使用的都是在2007年大连船舶重工建造的香炉礁船坞厂区船坞。船坞尺寸为370米×86米×14.6米。该工程除了船坞以外,还包括码头驳岸755.5米、船坞区平台6.3万平方米,以及一台600吨龙门起重机基础及轨道、4台45吨门座起重机吊车道基础及轨道和风雨棚轨道等。此外,从2005-2008年,中国在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就修建有4个大型船坞,其中4号船坞长365米,宽82米,深14.1米,被认为是建造航母的专用船坞。此外国内30万吨级船坞龙门吊基本为600吨以上,大量保持在700吨左右,而且每个船坞都配备2台,就意味着起吊能力至少超过1200吨。中国熔盛重工甚至研发了单台起重能力达1600吨的龙门吊。
再说舰艇装配技术。中国在21世纪初,就已经在船舶工业推行大分段和总段式模块化建造。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造船工艺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管子机器人自动焊接流水线等自动焊接新工艺新设备,使船厂在制造平面分段和平直立体分段的焊缝时均可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型材自动切割等先进自动化热切割技术先后在我国造船行业获得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船舶建造周期中的钢板下料切割的瓶颈。一些先行舾装工艺不断推出,一些重大的工序前移对缩短周期、改善作业条件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舾装单元(模块)组装不断增加。
接下来是航母材料,以飞行甲板高厚度钢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有专家建议为了发展远洋大型船舶用钢板,中国应该大力建设4800mm宽厚板轧机。而截至2010年底,国内已投产5000mm 及以上宽厚板生产线6条,产能1135万吨。可以说国内新建5 000mm 及以上宽厚板轧机在工艺装备上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完全可满足航母需要。
船坞内开始注水
在设计上,中国船舶在新世纪已经实现进入了自主创新期,开展国家高新船舶、海洋工程专项研制,如10000TEU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船和矿砂船、深海钻井平台等,逐步形成设计技术体系和数字化设计技术体系,船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超大型运输船、工程船、海洋工程领域形成开发设计能力,完成了30万吨超大型油船、30万吨FPSO、超大型挖泥船设计。在军用船舶领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071型综合登陆舰的出现,其中应用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集成了数值分析、虚拟仿真试验验证、产品数据、管理、并行设计、与制造工程的并行协同等。
在动力上,有外媒报道在2011年乌克兰专家曾参观了中国的哈尔滨锅炉厂。外媒称在DN80型燃气轮机合作项目结束后,乌中在海军系统领域最为庞大的一项合作计划是协助哈尔滨锅炉厂生产军用大功率锅炉和动力装置。外媒判断这典型是中国在为***动力做准备,开始仿制KVG-4型蒸汽轮机,或者是按照是许可证生产。
在舰载电子技术上,以中华神盾舰为代表,标志中国在舰载雷达探测装置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最早的两艘052C型驱逐舰均于2003年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2005年起在南海舰队服役。除了电子设备本身之外,中国还通过2009年开始的***改装工作,检验了大尺寸高精度雷达电子设备的施工技术和电磁兼容设计。
等待下水的***
大尺寸高精度雷达电子设备的施工技术。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部相控阵雷达的安装。雷达等电子设备基座安装需要精度非常高。现有中华神盾舰的四面阵雷达位置距离较近,而且为舰体为国产装备,而“瓦良格”舰岛远大于普通驱逐舰,四面雷达距离增大,而原有拆除“天空哨兵”雷达后留下基座,又是外国设计,需要修改才能够满足国产雷达,这就对基座的施工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航母电磁兼容设计则是指***舰岛大量国产雷达电子设备的全面更换。由于舰岛、舰体尺寸不可能有大的变动,因此国产电子设备的安装,需要在编制全舰电磁兼容要求的前提下,对布局进行重新设计。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协调和调整。
在舰载机研发上,中国歼-15战斗机于2009年8月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2012年11月首架歼-15原型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进行着舰测试和起飞测试成功。2014年10月,一张疑似是弹射型歼15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2016年11月,网传中国成功在陆地上使用电磁弹射器弹射歼-15舰载机。
在弹射器上,***为滑跃式起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只会止步于此。2016年6月底中国海军在海军工程大学举行的“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你八卦没?)”中,马伟明代表海军科技工作者、创新实践者向参观的海军首长讲解了海军工程大学近年在科技创新的成就,其中公布的一张照片中出现的轨道状装置,很可能就是中国正在研制的航母电磁弹射器。而根据卫星图片显示,中国在上海龚家角、武汉江夏区藏龙岛、辽宁兴城等地均建有疑似航母电磁或蒸汽弹射器的试验装置。
因此从各项基础工程的节点来看,在2014年,中国通过10年左右的专项工程建设,已经完全具备建设与***类似的***所需的各项技术能力,基本具备建设常规动力蒸汽弹射航母的能力,奠定建造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的基础。因此中国***的下水,是中国航母工程所涉及无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奋斗的结晶,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必然成果。放眼更大的历史范畴,中国航母是在朝鲜战争领教美军航母威力后,卧薪尝胆70年的逆袭。百年海军不但是投入,更是理想的坚持。
正因为打好了基础,才有将来的辉煌。印度也曾经有三航母编队,但是没有自己的建造能力,一旦装备老旧退役很快就被打回原形,只能灰溜溜地维持双航母实力,而且很快就会被中国超越。俄罗斯也曾经有多艘航母,但苏联解体让俄罗斯失去了大型舰艇的建造能力,只能苦苦维持一艘航母的规模。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每当我们发布国产装备进步的消息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人跳出来,说什么“不敢用”、不如俄罗斯“敢亮剑”等没有水分的废话。笔者可以负责任地说,俄罗斯这样一个GDP还不如的广东的国家,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大国争雄的能力,它所依靠的无非是前苏联的遗产而已。中俄关系是密切的,但俄罗斯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时间的流逝,苏联遗留光环的褪色,俄罗斯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中国成体系、成系统、成建制的武器装备研发,必然会对世界格局和和平力量的对比产生决定性的变化。世界早晚能看到中国航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强大战斗力。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