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在ETCO2的应用

描述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曲线的问世,是使用无创技术监测肺功能,特别是肺通气功能的又一大进步,使在床边连续、定量监测病人成为可能, 尤其是为麻醉病人、ICU、呼吸科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提供明确指标。 在呼吸过程中将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一对应描图,即可得到所谓的二氧化碳曲线, 标准曲线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上升支、肺泡平台、下降支、基线。

 

呼气从上升支P点开始经Q一直至R点,QR之间代表肺泡平台(亦称峰相), R点为肺泡平台峰值,这点代表呼气末(又称潮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支开始即意味着吸气开始,随着新鲜气体的吸入,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回到基线。 所以,P.Q.R为呼气相,R.S.P为吸气相。可将曲线与基线之间的面积类比为二氧化碳排出量。 最常用的方法是红外线吸收光谱技术,是基于红外光通过检测气样时,其吸收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的原理(CO2主要吸收波长为4260nm的红外光), 反应迅速,测定方便。同时,还有其他方法如质谱分析法、罗曼光谱法、光声光谱法、二氧化碳化学电极法等。 依据传感器在气流中的位置不同,常用取样方法有两种:主流与侧孔取样。主流取样是将传感器连接在病人的气道内,优点是直接与气流接触,识别反应快; 气道内分泌物或水蒸气对监测效果影响小;不丢失气体。

 

缺点为传感器重量较大;增加额外死腔量(大约20ml);不适用于未插气管导管的病人。 侧孔取样是经取样管从气道内持续吸出部分气体作测定,传感器并不直接连接在通气回路中,且不增加回路的死腔量;不增加部件的重量; 对未插气管导管的病人,改装后的取样管经鼻腔仍可作出精确的测定。不足之处是识别反应稍慢;因水蒸汽或气道内分泌物而影响取样; 在行低流量麻醉或小儿麻醉中应注意补充因取样而丢失的气体量。目前大部分监测仪是采用侧孔取样法。

传感器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包括呼气末二氧化碳分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波形及其趋势图监测,属于无创性监测方法, 可反映肺通气功能状态和计算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另外,也可反映循环功能、肺血流情况等。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波形及趋势图是呼吸周期中测得的PErCO2的变化线图,现已成为临床常用的监测方法,在手术室、ICU 和急诊科均有广泛的应用, 可用于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自主呼吸是否恢复、机械通气时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及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等。

CO2浓度的计算需要压力参数进行补偿,需用用到2个压力传感器:1个差压测流量进行监控,1个大气压检测进行数据补偿。

传感器呼末模块传感器传感器

 

 

 

传感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