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芯片业一股新潮流,高通大变身!

半导体新闻

65人已加入

描述

最近通信芯片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可能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这就是高通在马上要上市的骁龙660/630平台中采用了全套自己的射频前端器件(RFFE),包括自己品牌的高、中、低频射频PA模块(GaAs工艺),它将第一次在骁龙平台上被采用;还包括滤波器、双工器/四工器等、RF开关等器件等,来自与日本TDK的合资公司;加上之前已在骁龙800系列中使用的与自家平台配合的包络追踪芯片、TruSinnal天线信号增强芯片等等。这样,手机中的射频前端全套RF器件都自供了,高通要干啥?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会给产业界带来什么影响?

“这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系统化集成方案。”Qualcomm产品市场资深经理王健在前不久小型的交流会上这样解释道。当然,大家都明白这是高通的官方说法,他为什么这样做,后面昌旭会和大家来分析一下。

骁龙660

所谓的射频前端(RFFE),就是从收发器到天线之间所有的器件。其中包括几个必要器件:发射链路的PA、双工器,以及天线开关;接收链路一边则有滤波器、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等。除此之外,还有做主辅天线切换的开关、天线调谐器、包络追踪芯片(ET)等。传统上,这些器件中的绝大部分(除ET)都由第三方公司提供,比如Skyworks、Qorvo、安华高等,国内有Vanchip、RDA、广州慧智、国民飞镶等,然而,现在,Qualcomm要自己玩整套射频前端方案。为什么呢?

王健解释,有些芯片,比如包络追踪芯片、TruSinal天线信号增强芯片等,必须与高通平台搭配才能实现最好的性能,因为要与MODEM之间协调完成工作。比如天线信号增强可以实现三部分的功能:解决死亡之握的分集天线切换、提升天线效率的天线调谐器、以及提升接收性能与下行速率的高阶分级接收器。

骁龙660

又比如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高功率用户设备(HPUE)也与包络跟踪技术(ET)紧密相关,HPUE在未来会是使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场景,而ET必须与MODEM协调工作。所谓HPUE跟普通的用户设备相比,它的传导功率可以提升3db,比如普通的传导功率是23db,HPUE就要到26db。我们知道,在PA最大功率情况下,提升1db,PA的输出电流就会大很多,所以这时如果采用包络追踪技术,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另外,HPUE场景需要很大的PA输出功率,这对PA的设计带来非常大的挑战。Qualcomm的ET解决方案本身能够使PA工作在饱和状态下,PA的输出功率在增加了ET支持后还能够得到提高。这两方面对于HPUE都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ET是必须与高通的平台配合使用的。

那么,为什么要与日本TDK成立合资公司?王健分析,随着载波聚合(CA)复杂度的增加,3载波、4载波,甚至马上5载波的需求也会被提出来,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滤波器/双工器/四工器,甚至六工器。虽然六工器的需求国内手机厂商还没有提出,但是海外的手机公司已经在提这方面的需求,比如说需要做1+3+7的载波聚合,如果只用一根天线来做,这种情况就要用到六工器。“2015年平均每个手机50个滤波器,而我们预测2020年平均每个手机会有30-40个频段,需要100个滤波器,未来手机射频前端的增长需求主要来自于滤波器(多工器)。”他分析道。而TDK它的优势是滤波器产品很全面,包括SAW,BAW,温度补偿表面声波(TC-SAW),它全部都有。此外,它还有功率放大器,包括主流的GaAs工艺以及SoI工艺。

另外一方面,射频前端产品会向高度集成化的SiP模块(PAMiD)发展,而TDK可以提供这方面的生产能力。现在的PAMiD已经集成了天线开关、功率放大器、多工器与滤波器,而新的趋势是再将低噪放大器(LNA)也加进去,特别是马上需要的4X4 MIMO。目前高通的SiP射频模块都在TDK生产。当昌旭问到这种独家供货带来的供应链隐患时,高通美国方面的专家解释说,TDK也正在扩充产能,产能没有问题。

“面对如此复杂的射频前端技术,因为高通有自己的MODEM,所以提供系统的集成化的方案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性能、更简易的设计。”王建说道。

骁龙660

全套RF前端都自玩了,高通要干啥?

但是,昌旭认为高通提供全套射频前端器件的主要原因,除了他们提到的与系统之间实现优化以外,还有几个:一是射频前端器件的种类越来越多,在手机中占的成本越来越贵,目前,一款3载波的全网通的旗舰机的射频前端成本已经超过10美元,而未来如上所说4载波甚至5载波,将会有更多的滤波器、更多的双工器/四工器/甚至六工器,如果再加上5G,射频前端所占的成本比重会越来越高,甚至会超过一款中端的基带SoC价格。

二是,重要的手机公司客户都在做自己的垂直整合,包括苹果、三星、华为、甚至小米,他们都要做自己的手机芯片,不再用高通的SoC,所以这个因素也迫使高通在手机芯片上垂直整合更多种类,以求在一台手机中占用更多的成本,也就是让单个手机贡献的价值更多,他们不仅自己做SoC,现在开始提供全套的射频前端器件,并且还开始提供自己的触控芯片,最新的骁龙660系列和630系列都可以提供自己的触控芯片,而手机的超声波指纹识别芯片他们已经提供了几年(超声指纹不是很成功,可能会尝试其它技术的指纹),并且,电源管理与快充芯片也会自己提供。

第三个原因是,确实手机射频器件越来越复杂,他们提供了全套的SoC+RF前端方案后,会给客户带来设计的减化。

当然,高通这种玩法会对产业链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对现有的射频前端合作伙伴(比如Skyworks、Qorvo、安华高/新博通,以及国内RF前端公司Vanchip等)、周边器件合作伙伴如触控指纹芯片厂商(FPC、新思、敦泰,汇顶等)、以及电源管理IC厂商,都会带来较大的压力。虽然王健表示,目前在高通平台的参考设计方案中,中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客户采用高通的全套射频前端器件,事实上,他们自己的PA目前只是搭配骁龙600系列采用,骁龙800系列仍是采用第三方的PA,但是,昌旭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从推荐采用到必须采用,从中端平台到高端平台。几年以前,高通曾十分强烈的要求客户采用他们基于CMOS的RF前端,但并不成功。

这一次,高通采用了主流的GaAs工艺重新上阵,花了巨额的投入,还和TDK结盟,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