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会窃取用户银行信息 以安全著称的苹果将让HomePod如何应对?

数码科技

35人已加入

描述

  犯罪分子可以黑进电子助手,比如亚马逊Echo,从中窃取个人信息。无数人购买了语音激活扬声器,用它播放音乐、查看天气预报、预订商品、提问并让它回答。

  我们用语音命令唤醒设备,比如“Alexa”或者“Hello Goolge”,不过安全专家警告说,这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它一直在倾听监控对话。

  犯罪分子可以黑入设备,知道家里的人是否已经离开,或者当个人用手机订外卖时他可以窃取信用卡信息。

  网络安全专家贾森·奈斯(Jason Nurse)警告说:“如果黑客找到办法入侵设备,进入家庭,就可以让设备一直记录信息,你甚至都意识不到……你讨论假日安排时他会听到,这样他们就知道你何时会离开,可以到你家偷东西。”

  奈斯还说:“当你用手机买东西,他们也可以偷听,获得信用卡信息。”贾森·奈斯是牛津大学的研究员,正是因为担心,他才没有在家中放置电子助手。

  语音助手越来越流行。谷歌Home与亚马逊Echo相似,它可以在噪音的房间内提取语音命令,追踪线上购物信息,打开灯,调节恒温器。不过有些人担心语音助手会将电子间谍引入家中。

  奈斯说:“如果你想说一些比较私密的话,最好将设备调成静音……或者关闭。在这些设备面前说话要三思。”谷歌Home会对记录的会话进行加密,亚马逊Echo有按钮可以关闭麦克风,说的话可以删除。奈斯指出:“在家里,电视、无线电或者某人可能会说出唤醒词,你没有意识到,当你讨论私密或者敏感信息时就会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可能会发送出去,你连知都不知道。”

  “自动化是好事,在家中行走,告诉它做一些事,就像与某个人说话一样,真的很棒,但是当中存在风险。”奈斯说:“在隐私与安全方面,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回报,要考虑一下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

  亚马逊新闻发言人说:“亚马逊高度重视客户的隐私,我们会采取措施保证Echo的安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