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最新消息:格力手机销量惨淡秘密被曝光 美的以牙还牙专利战开打

手机

14人已加入

描述

  专利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都没法避免,要想走得更快就必须要掌握专利技术,要想打败竞争对手就必须要保护专利,要抢占市场就更要维护专利权益。现在,空调两大巨头正为专利大打出手,格力起诉美的空调专利侵权一事有续闻。6月27日下午,记者从美的获悉,上周,美的空调先后在苏州和广州,提起针对格力的三起专利侵权诉讼,包括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索赔额度达到4000万元。

  当下正值盛夏的空调销售旺季,格力、美的两巨头的专利诉讼你来我往,这显示技术专利正成为家电业竞争的新武器。从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渠道竞争、品牌竞争到专利竞争,尽管竞争层次不断升级,业界仍希望两巨头保持理性,避免陷入恶性竞争。

  美的不再被动应诉

  日前,格力起诉美的和其销售公司北京天昂伟业,称美的“制冷王”系列空调侵害其实用新型专利,索赔5000万元。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受理此案,美的已经提交民事管辖权异议申请书,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这不是格力第一次起诉美的侵权。2008年,格力就美的空调“舒睡”功能侵犯其“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提起诉讼;2012年,格力起诉美的侵犯其“可拆装式空调室内机管路安装挡板”实用新型专利;2013年,格力又起诉美的“五谷丰登”商标侵权。在这些诉讼中,双方互有输赢。

  与以往不同的是,美的这次不再被动应诉,而是坚决地”以牙还牙“。

  今年6月21日,美的空调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格力空调侵犯其“轴流风轮”的发明专利,要求格力即刻停止相关侵权行为,并支付侵权赔偿金等费用3000万元。据了解,目前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6月26日,美的空调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格力空调侵犯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项专利技术简化了空调器附件的包装和放置,提高了空调的安装可靠性。美的要求格力停止侵权行为,并就上述两项侵权行为各支付赔偿金等费用500万元。目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已受理这两起案件。

  美的这次敢于“以牙还牙”,首先是因为近年美的在技术研发上不惜投入重金,立志在技术创新上赶超对手。2016年汤森路透的研究报告显示,美的的技术专利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家电和厨电行业排第一位。其次,美的与格力在国内家用空调市场的份额已经十分贴近,美的不怕与格力“硬碰硬”。从上周奥维云网(AVC)公布的618空调战报看,今年“6.18”电商大促,空调主销品牌零售金额份额前十名中,格力、美的占据第一和第二名,它们的份额依次是26%、25%,两者相差只有一个百分点。

  专利竞争将成新常态

  对于格力、美的的专利互诉,奥维云网助理总裁兼空调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彦斌向记者分析认为:第一,说明企业竞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往竞争多是在营销层面,现在上升到专利层面,可以反映出从低端走向高端;第二,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可以花精力去在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第三,竞争的手段法律化。以往竞争主要是通过打口水仗,现在是提升到法律层面,意义非同小可。可见,家电企业在自己成熟壮大后,不再是仅仅依靠市场手段,已经开始主动应用法律武器。

  其实,不只美的、格力,家电业内的专利竞争变得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外企业的竞争中。

  今年4月18日,美国扫地机器人厂商iRobot向11家竞争对手发起诉讼,指控它们侵犯了该公司的六项技术专利,被指控对象包括3家中国企业及8家外国企业,包括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莱宝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Bissell、Hoover、皇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bObsweep、Black&Decker等。

  谈及此次专利诉讼,美国iRobot公司董事会主席、CEO及创始人科林。安格尔,5月17日在上海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进入一个市场,后来者有优势,看前面的人怎么做,可以学习、复制技术,成本不会那么高。所以,第一个创造了这种技术专利的企业,要用知识产权来保护成果。”安格尔说,2017年,iRobot在研发上投入了1亿美元。专利保护所得,将会持续投入到未来的创新中。事实上,中国的扫地机器人企业正不断崛起。安格尔并不忌讳:“中国是iRobot的重要市场和机遇所在”。

  所以,专利诉讼是行业领导者清理市场的手段之一。当然,更是打击主要对手的重拳。

  在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的竞争中,韩国两巨头就曾掀起专利之争。四五年前,LGD曾起诉三星电子的5款产品包括Galaxy S系列智能手机和Galaxy Tab平板电脑侵犯了自己的OLED技术专利。接着,三星又反向LGD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后者在OLED面板技术的7项专利无效。后来,两者停止了长达11个月的专利之争。

  因此,不要怪“董小姐”这么犀利,又举起专利大棒。公开资料显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格力电器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带领下,形成了“上游供应商-竞争对手-下游客户”的“产业链”工作模式并形成专利运营体系,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过,运用专利武器,这并不是格力的“专利”。美的集团的高层人士就曾称,美的在压缩机上被侵权的是发明专利而非包含形状、构造改进的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说全国大部分家电企业都侵犯了我们的专利。2016年内部就有人提出要打官司,我们没有起诉,这要得罪整个行业,没有必要。现在既然格力起诉我们,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从目前美的的反诉看,矛头还是主要向格力回击,并没有波及整个行业。家电业的分析人士呼吁,尽管格力、美的的竞争层次不断升级,但是希望双方都保持理性,避免恶性竞争“殃及池鱼”。

  格力手机销量惨淡真相

  近日,格力公司“网红”董事长董明珠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董明珠结合格力电器多年的发展历程,表达了自己对创新与中国“质”造的理解。其实她在采访中的一番话已经说出了争议不断的格力手机市场表现不佳的原因,但是董明珠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董明珠表示,创新和中国“质”造,就是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全世界都会到中国企业这里购买核心技术、部件,而不是把国外的核心技术和部件买过来,组装成中国企业自己的产品。

  董明珠以空调为例,2005中国的所有家电企业都依赖于别人的压缩机,而中国企业买了人家已经淘汰的东西,还要给别人专利费。2005年以后,格力电器拥有了自己研发的压缩机,也有了自己的研发基地,所以格力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这就是创新的价值。

  编辑认为,董明珠这番话旨在说明格力在空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无意间也尖锐地指出了格力手机、乃至整个中国手机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没有核心技术。

  据观察,从格力手机官网给出的最新款手机格力“色界”的数据来看,基本是一部由国外厂商提供零件拼成的“组装机”。屏幕是夏普的,音频芯片和处理器是高通的,图形处理器是Adreno的。总的来说,配置简介里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和配件标明是格力自主研制的。

  虽然其他国产品牌也基本处于“组装机”的阶段,但是价格都要比格力手机更实惠。显然,董明珠凭着这样一款手机就想做国产手机的老二是不现实的,希望有一天“董小姐”的手机能够像空调一样,带领中国企业走向自主研发的道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