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等家电厂商“拓路”智慧家庭 竞谋物联“蓝海”

物联网

776人已加入

描述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在智慧家庭建设过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正渗透至生产、消费、社会管理等领域,并呈爆发性增长趋势。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开启,智慧家庭产业应用解决方案正全面落地。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长虹、海尔相继发力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前者在上海消费电子展举办期间宣布,基于公司智能化转型的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智能控制、安全、大媒体、能源、健康等五大业务全面市场化落地。后者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云启物联 共创共享”U+智慧家庭IOT物联云解决方案——U+云芯发布会。

业内专家表示,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全面市场化,标志着智能家居正式告别单品智能化时代,以应用解决方案为发展方向的物联网生态集成“蓝海”之门正在缓缓开启。

主力家电品牌商“拓路”

传感物联网创始人、物联网权威人士杨剑勇指出,智能家居在世界市场已有多年发展历史,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大致分三个时期。

自2014年开始,众多科技企业涉足智能家居,这期间涌入大量创新企业,随着智能硬件产业的崛起,单品智能硬件成为主导。家电企业在智能硬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制造优势,长虹、海尔、美的等,纷纷推出了各自主打“智能化”的家电品牌。以长虹为例,2014年初,长虹率先推出CHiQ系列的电视、冰箱、空调,成为单品智能化时代的“领跑企业”。

随后的两年中,智能家电成为长虹、海尔、美的、TCL等家电制造商的主导产品。同时,主力家电品牌商开始搭建智能家居发展平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长虹构建的UP平台和海尔的U+平台。据了解,长虹构建的UP平台有支付中心等21个能力中心支持,并与大数据产业中心、电商交易和支付平台等相互协同。依托于UP平台,长虹成功落地一系列智能服务,如智慧医疗服务、智慧家政服务等。

在此期间,苹果、谷歌、微软、三星等外资品牌也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推出智能音箱、智能冰箱等产品,欲抢占智慧家庭用户数据入口。但长虹等企业并没有被外资品牌的“入侵”打乱计划,而是充分发挥其本土制造优势,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更进一步。

步入2017年后,消费者需求的再次提升,单品智能化难以支撑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智慧家庭朝向应用解决方案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以物联网为基于的智慧家庭需要多种业态的协同支撑,每一款产品和每一项应用都致力于解决用户痛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转型发展中的长虹再度率先出击,通过联手房地产商、通讯运营商及渠道代理商,将智能控制等五大业务成功市场化。

艾瑞咨询研究院副院长金乃丽表示,智能家居的智能化不仅仅在技术层和功能层,未来的趋势是围绕着用户生活和体验形成综合解决方案。

“和外资品牌相比,中国家电产业的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引领更多的传统企业实现物联网化技术革新,并以此满足日益丰富的用户需求,包括个性化产品供给。”金乃丽表示。

开启物联网产业“金矿”

围绕着用户与需求,在推动应用解决方案落地的工作过程中,中国家电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性推进与部署。长虹采取的应对策略是资源整合与跨界协同。

长虹非常清楚,基于物联网构建智慧家庭及应用解决方案,需要更多产业和力量的注入。为将智能控制等应用解决方案快速推向市场并落地,长虹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合作,并引入全国前20强房产公司资源,还协同浙江、四川等省级优质代理商、渠道商,结合电商品牌等,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形成跨界合作,共同构建起一套可复刻发展的模式。

据长虹智慧家庭产品经理杨家鹏介绍,长虹及产业链合作伙伴,以UP物联运营平台为支撑,构建起一个公平、开放的合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上任何第三方产品和服务商都能接入,并沉淀、提取、共享用户数据。实现基于场景的用户运营和数据运营。

“我们及合作伙伴会及时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洞察到各种生活需求,并第一时间纳入相关服务商来满足用户需求。我们会根据用户的生活轨迹抓住用户主要的痛点,并匹配对应的服务来加以解决。”杨家鹏表示。

目前,基于智慧家庭中国家电产业细分市场是,大家电格局已基本清晰化,厨卫及生活小家电、安防智能化等尚处于整合阶段。

据介绍,在长虹“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综合家电业务、智能服务等均是长线型产业。未来,长虹还将配合房产商、渠道商等,积极在智能音箱、电子猫眼、智能门锁等多个硬件领域进行研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硬件制造优势,夯实物联网时代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企业竞争力。

“长虹以物联网和智慧家庭为方向,编制包含整个生活场景下的产业链布局。在体验经济时代,智能硬件绝不是体系的全部,而是需要多种业态的融合与协同。智能家居市场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达到1135亿美元。长虹等家电制造商正迎来物联网变革下的春风。”洪仕斌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