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上映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第一部电影,由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我在中大大礼堂看的。中大百年和100个故事 | 科技老兵戴辉
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
一、北京的大院
北京有很多“大院”。据统计,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北京的大院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五千个之多。这些通过暗红的高墙所围起来的大院功能完整,五脏俱全,犹如各具特色的小型社会。里面有学校,澡堂,服务社,礼堂,诊所等等,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可以说,除了火葬场,基本生活需求都可以满足。这就是“大院文化”的发源地。
二、《你好,李焕玲》与三线企业
电影《你好,李焕玲》讲述了1981年的三线企业胜利化工厂(原型是宜城东方化工厂(代号525))。主要拍摄地是襄阳卫东机械厂、宜城东方化工厂、襄阳六〇三印刷厂等地。
(卫东机械厂)
三线建设(The Third-Front Movement)是一场以备战备荒为目的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电力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一线和二线是沿海与经济发达企业。三线地区是一个地理概念,重点在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甘肃全境和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铁路是运输大动脉,我大舅殷耀武参加了湘黔铁路的修建,累得够呛。我写过:“大三线”建设中的湘黔铁路“大会战”
出于备战需要,三线时期的工厂和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分散、隐蔽、靠山”的指导原则。一个厂往往有上万人,基本来自外地,厂里什么都有。厂外面则是憨厚朴实的山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三线子弟回忆:印象深刻的是:大喇叭广播、露天电影和礼堂……这里的开创者们来自五湖四海,可他们的下一代都统一地说着一口东北(注:有些地方是上海)话。"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留给哲人们的问题,而"你是哪里人?"却是一个困扰"三线后代"的问题,从大学开始,我每每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就像说上一段故事。
我是三线人——三线人的亲述回忆集
罗尘回忆:当年没觉得太苦,“知识分子过田园生活,想想其实也还惬意”。那是三线建设高潮期,全国人民生活也普遍简单,工厂自己开发了豆腐房、煤房,还修了邮局,办了商店,“除了火葬场没有,该有的都有了”。又封闭,又完备,是所有三线厂的共同特征。罗尘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技校都是在工厂内部读完,不出意外的话,很多人之后进入车间,所有看到的人都是熟人,你的妻子可能和你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
王小帅回忆:“六七十年代,工人在当地非常厉害,一个月能够领到五六十块钱的工资,日子很好过的。到赶集的时候,去寨子买鸡买鱼,附近山民觉得工人都太有钱了。工人都很有优越感,接父母的班,做个工人,是三线当时的不二法则,进工厂,就端上了铁饭碗,有福利,有劳保。我们少年时期穿的裤子鞋子,都是工厂发的劳保用品,那种翻毛皮鞋,农民提着一篮子鸡蛋来换,挺贵的。”
当年,上海是“支内”重镇。那时上海火车站的月台上,有两类人,一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二就是准备支援三线的技术工人和知识分子。他们胸口戴着大红花,风光无限,车站广播里不停传出激动的声音:到哪儿都是上海人,故乡等你归来。
忙碌的日子在80年代嘎然而止。三线城市湖南邵阳曾以治安差不得不宵禁而闻名全国,网红卢克文在《战争经济学|走向存量残杀的危险世界》写道: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我老家邵阳匪帮横行,时常各路黑帮恶斗、或者街边与陌生人一言不合,就会趁夜将别人拖到水库边,剁掉别人手指、挑掉别人脚筋,致人终身残疾,手段十分残忍。
今天湖南倒数第二的邵阳市,当年曾经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工业城市,湖南印刷机器厂是全国胶印机行业三强,邵阳液压件厂效益常居全国前列,五里牌的湖南省汽车制造厂一年能造能造2029辆“湘江牌”货车(谁都想不到这么落后的城市过去居然能造汽车),邵阳化纤厂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粘胶长短丝企业,化工行业全省第一,最让人惊奇的是,当时的邵阳居然有洋气极了的半导体行业,湖南半导体器件厂能制造三极管,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的三极管零件居然是邵阳生产的。
但这些中国的工业链,全部在1980年代开始衰退,衰退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外部环境安定,没有战争需求,大量军工企业只能关停,另一个是随着全世界工业升级,中国当初在苏联援建下成立的第一代工厂,绝大部分都已经落后于世界,走向了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三、中国台湾的眷村
高中有一位教英语的刘同庆老师,是从中国台湾归来的。他的儿子和女儿是我弟弟的同学,他们在台湾时候就住过眷村。从外交部长的同学说起,我与英语的40年缘分
四、我也有县中大院生活
我曾生活十多年的湖南省南县一中(现立达中学)也是一座“大院”。
老校门
1978年以前,我生活在农村里。我家的两盏煤油灯——妈妈的嫁妆
1978年,我们兄弟随母亲搬到了县中,住一间16平房间,点一盏25W的电灯。我母亲在学生食堂来做了20多年的临时工。大锅做菜很要力气都是男工干,女工的工作是轮着两把菜刀切菜。如今母亲已经快80岁了,切菜依然水平很高,切得又细又匀,颇有“卖油翁”的实力。
早些年,妈妈(左)与她在炊事班一起切菜的战友在一起
这里的建筑风格和三线企业、北京大院类似,也是所谓“赫鲁晓夫”风格。
筒子楼里大家在过道里煤炉做饭,在公共浴室里洗澡(自己提一桶冷水加一开水瓶进去),高高的红砖围墙顶上镶嵌着玻璃碎片。早期的楼房是木楼木地板,后来是砖混结构。
公共厕所要在一两百米的地方晚上用夜壶早上倒。
图注:1995年王菲在北京倒夜壶上公厕
暑假时候,我在这里打过不少工,修过马路、修过猪圈、守过传达室、切过柑橘和红辣椒、擦过座椅铁锈..... 在菜地劳作时,老人告诉我,这里是当年日军轰炸后的“乱葬岗”......
记忆里的过年最为期待。小伙伴们用竹扫把和草绳做了一条“扫把龙”,到各家各户,每家给一毛两毛钱,末了大家一起分钱。
食堂做香盘(要预订),含好几样特制食品,我喜欢吃的有肉丸、蛋卷、酥肉、肉皮等。
上网查了一下,湘菜大师王墨泉说:老长沙年夜饭上的第一道菜多数会是全家福火锅,有肉丸、蛋卷、蛋饺、肉皮、猪肚、腰花、酥肉、香菇,讲究点的还有海参、鱿鱼等。
“读南”公众号记录了南县的诸多生活,如:【趣读】一中江湖;老南县人叫它“四层楼”;渡口记忆
我在一些文章里也提到了这里的生活。
那些与电话有关的热血往事,从60年前的春节说起 (传达室的摇把子电话机留下了我的第一次体验)
清明前夕,我去益阳、常德和岳阳之洞庭湖区转了一圈 (我和堂姐老师在学校中央马路合影、校园里还有我的名字)
原文标题:看“阳光灿烂”,忆大院、三线、眷村、县中往事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最牛博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