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真能取代传统电视?电视机将成为摆设

数码科技

35人已加入

描述

  2020年我国OTT大屏终端保有量将超过4亿;

  2017年OTT广告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亿;

  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第一的OTT服务市场……

  围绕这组令人兴奋的数字,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互联网视频运营商、智能终端商、国际知名调研公司、学界一流学者在以“新电视,新风口”为主题的“中国互联网电视生态论坛”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信心满满的展望。

  互联网电视成“软黄金”

  大屏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当前,人们接触媒介的行为90%都集中在四块屏幕上: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只有10%是通过广播、报纸和杂志。而去年12月份CNNIC针对中国网民上网方式和上网设备的统计显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的数量逐年下降,手机增长缓慢,这三块屏幕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只有电视显著增长。

  目前互联网电视产业发展的十分迅速,从最初的小米、乐视,到后来横空出现的互联网电视品牌新锐微鲸,不得不说,这一产业现如今已经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人想从中取得一席之地,而微鲸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自然也受到了媒体和业内广泛的关注,许多人都在猜测难道微鲸的背后有强大的背景?

  

  微鲸科技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家专注于家庭娱乐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旨在为年轻一代家庭提供最好的智能产品和服务,主打微鲸电视产品。而在微鲸品牌的背后,却得到了阿里和腾讯这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投资,不但提供了大量资金的投资,还投入了技术和内容的支持,两家公司押注智能电视将成为消费者的下一个选择。

  

  其实早在互联网电视提出时,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许多人认为互联网电视优势不明显,并不能取代传统电视,不过事实上,从之前硬件与内容的割裂到融合,从层层加价的实体渠道销售到扁平化的网络销售,从之前被动的接受外接内容到更主动学习用户需求智能多功能,不得不说,互联网电视优势尽显而出,电视产业迎来了新的变革。

  

  事实上,阿里和腾讯的合作并不多见,而大家也都知道,阿里和腾讯之所以在现在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对市场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然而此次两大互联网巨头却在互联网电视产业同时发力,以他们毒辣的眼光来说,不难看出,互联网电视具有足够的优势,而微鲸作为年轻化的品牌拥有更大的潜能。

  

  除了阿里和腾讯的投资之外,微鲸对其自身也有着明确的定位,微鲸更注重的是整合资源,带来更多优质内容。在黎瑞刚看来,包括娱乐、体育在内的直播以及自制内容将成为微鲸电视的一大竞争优势,因而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了优质的内容资源,其中除了腾讯视屏、芒果TV、综艺节目、TVB港剧之外,在体育方面更是覆盖了中超和德甲等知名赛事,不得不说,微鲸资源具有极大的优势。

  

  互联网电视拥有全方位的资源以及更加智能的体验,相较于传统电视拥有更多的优势,而从目前来看,大众的选择也都倾向于互联网电视,阿里和腾讯也都将眼光放到了这一市场,互联网电视取代传统电视已成必然,而微鲸拥有出色的内容资源以及浑厚的背景,并且旨在打造年轻家庭智能产品,自然能够迅速崛起。

  据介绍,截止2017年上半年,CIBN互联网电视全渠道总激活数超1.1亿,日活近千万,日均用户开机时长2-2.5小时。其中,CIBN高清影视用户数已超3200万,海外用户达80万。

  人工智能作为近期热点,在论坛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关注。大数据是基于碎片化数据进行功能总结和分析,人工智能则是基于碎片化资料和人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

  CIBN互联网电视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子公司“看尚”拥有自己的博士后工作站,并和南洋理工大学和北京大学设有联合实验室,由院士领头,汇聚国际知名专家,专门针对于视频编解码、大数据、人工智能、视频理解进行研发合作。

  目前,“看尚”的视频理解、场景识别已在推进中,力求实现视频内容的智能理解和识别,以及广告的智能匹配,通过以图搜图、以语义结合语义的方式为用户更精准地推荐广告或在视频中植入同款。比如,为用户推荐视频中出现的同款衣服。

  “互联网电视最终会是一个全面共赢的价值载体平台”,付强认为,它既能实现一个平台价值的升值,也能实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业务的增值。因此,可以从电视的开机、导视、内容、增值、大数据,再到用户的消费,以此循环,周而复始,每一个业务都可以在这个循环中增值,实现整体的共赢。

  “希望在这样一个机会风口下,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电视行业能够一起精诚合作,硬件商、内容商、平台商、增值服务商、广告商等,一起来把握这个巨大的机会。我相信,中国的互联网电视能够创造出一个全球的新模式,毕竟我们在这个行业领域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相信在整个行业的全面合作下,中国互联网电视产业必定会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风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