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事件中的「暗网」,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可怜的姑娘 愿你平安回家

数码科技

35人已加入

描述

  距中国访美学者章莹颖遭绑架一案发生已经超过一个月,嫌疑人勃兰特•克里斯坦森(Brendt Christensen)也已落网,但受害者章莹颖仍未被找到,关于章莹颖的下落由此产生了诸多猜测。

  “暗网”这个概念就经由一些自媒体的发挥再次浮出水面,作者根据网络信息将章莹颖案引到暗网和人口贩卖问题上。

  而其中最有力的信息就是嫌疑人克里斯滕森曾在今年4月在暗网上浏览网站“绑架101”里面关于完美绑架幻想、绑架计划入门等内容的帖子。“绑架101”( abduction 101)是一个以捆绑、虐恋、恋物癖和另类性癖为爱好之人聚集的社交网络,有近600万名注册用户在该网站上分享了超过3000万张相关主题的图片和四万段录像。由此推断,克里斯滕森很可能将章莹颖绑架之后通过暗网进行了人口贩卖交易。

  

  看上去这不是没有可能的推测,但我们可能很难获取相关的证据,因为这就是暗网能吸引人克里斯滕森这类人的地方。

  “据说,互联网上大概只有5%的信息是处于可搜索状态,更多的信息是95%的暗网信息,就像海面上我们只看到的是冰山一角,冰山绝大部分体积存在于水面以下,我们就无法看到。”

  也许你此前从未听说过暗网这个概念,但上面这段话足够引起你的兴趣:难道,我们平常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内容只是整个互联网的一小部分?这个暗网究竟是什么?难道章莹颖就是因为它被害了?

  在许多描述中,暗网似乎成为了像黄易小说里“边荒集”一样的地方,没有律法、罪恶横行,毒品、军火乃至于人口贩卖构成了上面的主要活动。看上去,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里的“黑市”似乎就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令人毛骨悚然,真的是这样吗?

  暗网这个词,在前段时间章莹颖案件发生后,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又因为互联网上各种文章的渲染,被蒙上了神秘和恐怖的面纱。

  事件的起因,是根据 FBI 调查,发现章莹颖案件中的嫌疑人勃兰特•克里斯坦森(Brendt Christensen)曾经在今年 4 月用手机访问过名为 Fetlife 的网站。他在主题为绑架入门(Abduction 101)的论坛中浏览过「完美的绑架幻想」「如何进行绑架」等话题。于是很多人怀疑因为有这样的网站存在,才引发了悲剧。

  但暗网到底是什么?和我们接触的那些影视剧中的概念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提到暗网就会引发人们的厌恶和恐慌?它会一直存在下去吗?这些你可能关心的问题,也正是本文想要讨论的内容。

  网络匿名化和畸变的「自由之地」

  说暗网(Dark Net)前,我们得说说另外两个概念:表层网络(Surface Web)和深网(Deep Net)。尽管很多地方声称,暗网和深网的概念相同,但从维基百科以及一些相关资料反映,二者还是有所区分,所以想要了解暗网,就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梳理。

  互联网森林深处的秘密

  自从搜索引擎出现以后,我们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出几乎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是互联网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最大的变化,过去几千年的信息传播方式被改变,电子信息的传播超越了传统纸质信息的速度,我们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这些能被搜索引擎检索到信息的网络,都被称为表层网络(Surface Web),它构成了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网络生活。

  但是,也有一部分信息是不能被所有人检索到的,它们被加密,被作为隐私存放在互联网上。例如你自己的私密相册,或者企业的数据资料库。这些数据只能是一少部分人可获得的信息,而不能被公共检索到,实际上它们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网络中信息量的急剧增长,这一部分内容也在增长,由于它们不能被所有人所见,因此构成了深网(Deep Web)的一部分。

  

  我们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接触深网,比如单位的档案信息库,或者法院的案件信息,你可以试着找到很多例子,所以深网于我们而言其实并不陌生。而我们所说的暗网,其实是从深网延伸出的,基于特定方式才能浏览,被隐藏起来的网络信息,这是大多数人无法获知的。

  暗网是深网的子集,但是和深网区别在于,它无法通过我们常用的 Safari 或者 Chrome 浏览器访问。而需要借助特殊浏览器,比如 Tor 或者 Freenet 等,通过这种特别的连接渠道才能找到。

  

  「我们正常打开一个网页,里面会加载文字或者图片、视频内容,正常情况下我们是使用同一个出口 IP 进行访问,所以行为是完整的,可以被监控的。而暗网的做法是把打开网页的请求分散到世界各地进行请求,这样就不能判断行为的上下文是谁做的,所以追查出来的信息会是不完整和不连续的,所以没有办法作为证据,这是暗网信息难以被追踪的原因。」360 网络攻防实验室主任林伟告诉极客公园。

  

  那么暗网在网络当中究竟占了多大比例呢?这幅关于表层网络、深网和暗网的关系图流传很广,看起来「冰山一角」的表层网络下,暗网似乎占据了相当可怕的比重,所以流传出一种说法称「网络中大约 96% 信息都属于暗网,我们所见到的只有 4%」。

  但实际上,全球目前一共拥有超过 12 亿个不同的网站,而那些只能通过 Tor 浏览的网页数量是 7000-30000 个之间,只有正常网站的 0.03%。林伟表示,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暗网的说法是有夸张的,如果要说这句话,应该说「网络中的违规敏感信息大约 96% 信息都属于暗网,我们所见到的只有 4%」。

  想象一下,在互联网这片繁茂的森林里,有很多小路让你从 A(网站)前往 B(网站),这些小路就是搜索引擎规划出来的,但在小径之外,被遮盖的树林深处就是深网,那些更深处的,藏着一些需要特殊工具打开的,对普通人来说最隐秘的内容,就是暗网。

  暗网「灼烧」世界

  暗网如同一个打火机,点燃人们幻想的同时,也在灼烧世界。

  想要去到「密林深处」,你需要一些特殊工具,Tor 浏览器就是其中一种。它的起源是 TOR 项目,1990 年代中期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的数学家 Paul Syverson 和计算机科学家 Michael G. Reed、David Goldschlag 开发,最初的目的,是用来保护美国在线情报通讯。并在 1997 年由 DARPA 进一步开发,被称作「洋葱路由」(The Onion Router),Tor 就是其简称。

  

  2004 年,Tor 项目陷入财政困难,因此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砍掉了这个项目,将其代码免费公布在网络上,之后由主张自由主义的网络组织——电子前沿基金会(EFF)提供资金支持。EFF 是一个致力于保护受政府迫害的美国公民,并为他们提供帮助的组织。凭借 Tor 的匿名性以及便利性,它成为了这些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Tor 浏览器能够让用户通过匿名状态聊天、发送消息。由于其节点分布于全球各地,所以它去中心化、完美匿名、不受监管,发生在上面的各种行为越来越难以追踪。这里成为「自由主义者」的集散地,被迫害的政治犯,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爆料者,追求信息自由,翻越高墙的 Geek.。..。. 他们聚集在这里,因为这里拥有难得的安全感。

  

  看看维基百科对于暗网内容的调查你就会发现,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毒品以及黑市交易。这里没有法律,交易方式是比特币,交流是匿名,让军火、可卡因以及一切你在地面世界难以获取的东西都变得触手可及。由于比特币交易的特殊性,它带给了交易双方足够的安全感,因此地下世界的黑色交易变得越来越难以追踪。

  但难以追踪并不代表无法追踪。林伟告诉极客公园「要想正面强攻追查暗网上的信息来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有两种方法,但都不是十分理想,第一种是通过伪装成钓鱼网站,比如通过设置一个假的军火贩卖网站,找到那些想要交易的人,顺藤摸瓜发现一些信息,缺点是效率低下。第二种是部署很多服务器作为暗网节点服务器来共享使用,因为暗网允许用户提供自己的服务器,监管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捕获信息,但成本很高。」

  但在这两种方法之外,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机缘巧合」的机会。今年 7 月,华盛顿警方宣布关闭 AlphaBay 网站,这是全球最大的暗网交易市场,有 15 万个毒品销售页面。通过假扮顾客购买毒品,执法人员从众多信息中发现 AlphaBay 创办者曾经使用过 Homemail 邮箱,于是他们从中找到了证据,并最终逮捕了这个藏在最大暗网交易平台的幕后黑手。

  

  不论是毒品还是军火,违禁品交易永远是暗网上最重要的交易部分,在 AlphaBay 被打掉之前,「SilkRoad」是暗网上的「亚马逊商城」,你可以买到任何你想不到的东西,「SileRoad」用两年时间,交易总值超过了 120 亿美元。而在 AlphaBay 之后新的交易平台「Hansa」又迅速崛起,用户数量增长了 8 倍。荷兰警方在前段时间表示已经对上万名非法商家用户名和密码锁定,但追查之路依然漫长。

  违禁品之外,色情也是暗网当中的重要部分,在美国,最不被允许的「未成年人色情」在暗网存在,为恋童癖找到一个隐秘而可怕的聚集点。而章莹颖事件嫌疑人克里斯滕森浏览的 Fetlife 网站,也是一个针对特殊癖好的人提供的平台。我们不能判定他浏览了这些网站是否促成了他完成了一次犯罪,但不可否认的是,暗网中的色情,更像是恶魔围坐在一起,共同在享用网络黑暗下留给他们的「美食」。

  在纪录片《暗网》的第三集,谈到截止 2016 年,暗网中存在超过以一亿份儿童色情影像,我不能确定这个数据究竟有多高的准确度,但这确实才是暗网最黑暗之处。某些暗网网站,甚至要求用户上传「原创」侵害儿童的视频,才能被允许进入,这样的规矩意味着进入这些网站的用户也犯下同样的罪行。

  一个关注未成年人的 NGO 机构做过一次试验,它们创造了一个虚拟形象「Sweetie」,去扮演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在匿名聊天室等待不同人来聊天。仅仅十周时间,就有两万个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发出付费***邀请,1000 人向她透露了个人信息。假如,假如这个女孩真的是一个小女孩,天知道还会发生些什么。

  

  暗网上藏污纳垢,很难讲普通人究竟会对这里有多少「好感」,我的一个朋友也仅仅是上去「半日游」就没有再尝试了。但是,我们不能排除这里仍然是自由的,这种匿名带来的交流,让一些人也能在这里找到生活中难以寻求的帮助,这里是另一种「知乎」。

  连线杂志曾经报道过一个叫「DoctorX」的人,在暗网上为人提供「非法药物的合理医疗建议」,这在现实世界是不被允许的,但他免费这样做(也接受比特币捐助),是为了帮助那些患有疾病或者无法寻找到合理医疗手段的人,为他们提供可能是最后「救命稻草」的机会。

  强大的匿名保护给暗网上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这里是人们谈论和交流的通道,我们知道在这里什么都会发生,但它仍然应该是有意义的。就像社会,的确可能会滋生出那些让人不堪的事物,但它既反映好的,也反映坏的,有彻头彻尾的疯子,歇斯底里的恶魔,但也有在角落里的弱者。

  正视暗网不应该恐惧

  我们唯一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暗网的存在应该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它是社会角落的缩影,当它从现实搬到虚拟中去的时候,它的阴暗面被放大,只是因为我们有了深入接触的可能。但就像我们每天看到的发生在生活当中的事件一样,要正视它,而不该恐惧它。

  Tor 项目声称,只有 1.5% 使用者,大约是 200 万人每天在访问暗网,而其他一些人只是出于上网浏览要保护隐私的习惯,所以我们仍然要明白,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远离在这片未知世界。

  不过我们也不应该毫无知觉,虽然出于种种原因,中国用户在暗网上的踪迹少之又少,但那些肮脏的、堕落的东西也存在于我们的网络之中。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黑色交易藏于聊天群,藏于贴吧当中,人们用黑话去进行交易,这本质上来说也是暗网的延续,我们应当保持正确的心态。

  「暗网」是真正意义上的地下互联网,游离于公众视野范围之外,它存在于这个世界,并仍然继续存在下去。我不觉得它是世界上最阴暗濡湿的角落,就像我们在现实中看到让人不适的东西也会觉得社会有黑暗存在一样,暗网是互联网的另一种填补,成为一部分人群在寻求自由限度的一个窗口。所以,在被放大到一定程度的自由窗口下,与其说暗网让我们感觉恐惧,倒不如说人心让人恐惧。

  回到最后,暗网给了这个世界上许多身处阴暗角落的人们一个空间,让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虚拟空间释放自己的心底难以言表的黑暗,获得罪恶带来的利益,同时又能享受那没有限制的匿名自由。而这种自由与罪恶共存的地方恐怕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章莹颖如若已经遇害,我们还不知道她是如何被克里斯滕森绑架并杀害的。也许就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他就是通过暗网进行了这种罪恶交易。但此时此刻,在美国警方没有证据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尊重她。

  而经由这一波波炒作,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去到暗网一探究竟。就像过去的人们消灭不了各种地下交易一样,我们也很难完全根除暗网。这里就是人性的释放空间,如果你到了那里,看到了那一切的光怪陆离,然后要做的不是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而是摇摇头,回到真实的世界中,好好地认真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