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3接口开始普及 外接显卡或将成为超薄本主流选择

数码科技

35人已加入

描述

  CPU之争愈演愈烈,GPU当然也没闲着。但在这里,我并不想谈NVIDIA与AMD,并不想谈GeForce与Vega,而是想说说外接显卡以及MAX-Q。因为相对于性能的差异而言,外接显卡与MAX-Q对于电脑的影响可能更大、更广。

  其实近些年,不少厂商都对笔记本外接显卡进行了摸索,包括惠普、华硕、Alienware、微星、雷蛇等等。

  但其实外接显卡解决方案并不是近年来才有的。2008年,华硕推出的XG Station可以说是笔记本外接显卡的首次尝试。当时是采用了笔记本上的ExpressCard插槽引出的PCI-E x1接口的方案,外接了一块GeForce 8600GT显卡,从而让图形性能羸弱的笔记本也能拥有堪比台式机的图形性能。不过随着ExpressCard插槽的消失,这种解决方案也并未被延续下来。

  

  索尼VAIO Z2外接显卡

  此后,索尼VAIO Z2还通过Light Peak光纤接口实现了外接显卡,并且对显卡扩展坞进行了大幅度瘦身,然而整体成本成为阻碍其普及的最大敌人。自此之后,外接显卡方案一度被搁置,直到Alienware、微星、雷蛇等厂商的再次尝试,才被人们所记起。不过,这些厂商的方案大都通过特殊定制的扩展坞或接口来实现外接显卡,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在其它机器上使用。

  因此,外接显卡能否普及的主要问题在于两点:

  其一,整个解决方案的成本是否能够做下来。

  其二,需要一个标准化的接口来实现外接,让其能在不同品牌的PC上使用。

  

  外接显卡使轻薄本具备强劲图形性能

  而这个重任,已经交给了Thunderbolt 3(雷电3),以及诸多第三方外设厂商。我们都知道,雷电3接口拥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带宽高、功能多等特性。一个雷电3接口可以满足视频信号传输、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等应用。同时,雷电3接口支持基于Type-C物理层打造,因此体积非常小巧,可以说是未来外接显卡解决方案的不二之选。

  而随着越来越多第三方外设厂商加入,外接显卡扩展坞的成本也将被进一步压缩,用户不需要花费等同于机器的钱来买一个扩展坞,这是外接显卡解决方案落地的最重要一步。因此,未来几年里,轻薄本+扩展坞的搭配很可能成为主流趋势之一,从而让轻薄性能兼顾成为现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