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虹膜识别都过时了?未来最安全验证方式或许会是它

触控感测

206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早八点讯:在大约15年的时间里,生物识别数据,比如指纹和视网膜扫描技术被看成是身份识别和验证的最安全形式。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基于视频的认证方式开始变得越来越流行,而这主要归功于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以及大家都非常喜欢的自拍功能。虽然现在视频ID认证还没有席卷全球,但是这正在逐渐变得流行,而我们有希望在未来几年看到更广泛的应用。

视频认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视频识别系统可以简单的对用户进行扫描,然后发送电子邮件,或者在进行视频聊天的时候将自己的脸部信息与身份信息比对。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式,而现在有越来越多更复杂的视频ID认证方式出现。用户可以要求双方的ID、全息图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证明这并不是事先录制好的录像,然后证明部分和用户ID证明身后的空间也不是伪造。当然,第二个身份验证过程会对整个视频进行检查,排除身份验证出现错误或与使用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整个视频验证过程都会被存档,为以后的验证提供参考。

虽然这一过程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新方式,可以让用户在特殊的情况下验证自己的身份,比如打开银行账户或获得数字证书,但是对于日常交易来说,这是不不现实的。

对于需要经常重复使用的操作,比如访问银行账户,必须拥有自动面部识别功能,而面部识别系统由于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并未起到作用现在变得不太让人信任。当然,批评人士常常忽略在刑事司法审判时面部识别技术真正的问题:输入设备的质量。当时闭路系统并没有捕捉到必要的细节,除非近距离通过专门的摄像头拍摄。而这是一个识别随机犯罪的问题,但不是身份认证的问题。智能手机拥有复杂的摄像头,并且识别用户身份通常距离不到一米,任何一个经常自拍的人都知道,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在自拍时,连我们脸上的毛孔都能拍得很清楚。

更简单的视频密码已经在使用

视频身份认证现在已经向公众开放了,Windows 10已经可以通过正确类型的摄像头验证用户提供的密码,而微软则鼓励更广泛的使用这种技术,而这些摄像头未来不久将会成为一种标配。

在美国,USAA是第一家推出视频身份认证的大型金融机构,用户可以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个应用程序,然后简单的把自己的面部信息展示给摄像头。用户可以眨眼,证明自己的是真实的存在而不是照片。USAA的用户对这种身份验证方式颇为欢迎,并且反应相当积极。在这项服务上线的头10个月里,有100多万用户注册,而该组织也将继续提供这种功能。

未来

视频身份认证的下一阶段,很有可能就是更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比如面部表情和声音。用户可能会被要求说出一个短语,并且检验嘴唇、脸颊和眉毛的变化以及各自的特点,电脑会对其分别进行检测。此外,人们使用特有的发声方式和时间,可以将声音与实现录制好的声音进行对比。不过语音识别的缺点是需要时间,一般的短语说出一遍需要几秒的时间,然后系统再接收、识别和授权给用户。USAA预计,在语音识别系统中,延迟时间大约为20秒,对于已经习惯瞬间响应的用户来说,感觉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视频认证方式,在欧盟国家的吸引力现在远超美国,一家名为IDNow的公司获得了视频身份认证的第一项专利,德国金融监管机构联邦金融监管局最近公布了一套新规定,并且将于2017年6月生效。德国金融监管局的这套新规定,都为这个处于不断增长的市场提供了新的行业标准。虽然IDNow可能已经拥有了第一个合法专利,但是意大利的Inventia和德国WebID也有关于视频身份认证的解决方案,尽管各自的方法不尽相同。

面向消费者市场的组织和需要保护的个人身份信息在身份认证方面面临着很大的障碍。他们需要平衡安全的质量和消费者的使用量,没有人愿意让用户不高兴。对于这些类型的公司来说,视频身份认证具有特别的意义。美国有95%的人都有智能手机和摄像头,而这几乎为所有人都提供了一种方便的身份认证方式。

那么,如果用户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来进行生物认证,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视频所具有的动态特性提供了一种保证,而这种特点是静态生物识别技术无法提供的。指纹识别数据可以被盗,对于真正的诈骗高手来说,甚至偷到一个眼球信息也不是没有可能。更现实的问题是,指纹识别、视网膜扫描和虹膜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最终都是将所有信息转化成一串代码,而这些代码与任何计算机一样,都有可能被黑客攻陷。视频身份认证系统保存着一个人的面部信息,并且要求这个人眨眼、微笑或作出其他面部表情来匹配数据库中的资料。指纹识别会告诉系统,某个指纹信息是正确的。而面部识别系统则会告诉系统,这是真正的用户本人来了。

表面上看,这种差异可能显得很微妙,但是却非常重要。生物计量数据通常被认为是当今安全领域的黄金标准,但随着黑客的水平达到了新高度,今天的黄金标准也只是明天的神秘领域。对于用户来说,视频身份验证是一种相对轻量级的转化过程,它为那些需要保护最敏感数据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了最高的安全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