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今天小编一打开新闻就震惊了,当年说“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都有万达”的房企大佬居然说要告别地产了!!?
出啥事了??且听小编为你一 一道来!
万达宣布:彻底告别房地产
昨天,万达官网发布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万达只卖掉了钢筋混凝土的肉身,而留下了轻资产的灵魂”。同时,万达集团在文章中表示,万达彻底告别了房地产,从此大步走上轻资产之路。
从今年年初,“轻资产”三个字就常常被万达方面和王健林本人提及。1月14日,在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宣布,万达商业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
王健林还打趣道,万达商业不再是地产企业,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得了,叫商业投资管理服务集团,别再当地产商了。
“高处不胜寒”——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打拼了近30年的王健林可能对此最有体会。最近几个月,通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且又让人惊掉下巴的资本运作,王健林已经完成了总金额高达1109.63亿元的资产大腾挪。
万达告别房地产!那么,问题来了。
万达去房地产化,是否预示着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已经见顶?
如若房地产未见顶,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房地产投资赢家?
如若房地产已然见顶,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财富倍增?
当前,中国楼市政策变幻诡谲。商铺价格不断下跌,房价严重分化,
商铺和商品房投资,我们该作何选择?李嘉诚撤资大陆地产,转战英国,王健林、潘石屹开始全球并购,资产的国际化配置,你知道该如何操作么?金融,是企业实现财富倍增的“风口”!
其实,万达去房产化,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其主线非常明确:轻资产。所谓“轻资产”就是借助金融杠杆卸下“重负”。借用金融工具“腾飞”的案例比比皆是:
长江实业蛇吞和记黄埔;京东持续亏损,却轻松上市;摩拜单车借力打力、风头正劲。
当下,最大的财富风口就是金融!
金融并非大企业专属,在中小企业中运用更为灵活;金融并非远离生产经营,在销售、采购、财务环节,可有效规避风险;金融并非只是借贷,多种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让企业财富倍增!
万达所有的动作,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其主线其实非常明确:轻资产。
今天,万达集团官方微信表示,注入上市公司万达酒店发展的万达文旅和万达酒管都是轻资产公司。万达文旅主要从事主题公园设计、建造及营运管理业务。万达酒管主要从事酒店设计、建设及营运管理业务。
万达卖掉的是酒店资产,但保留了酒店管理公司,卖掉的万达酒店仍归酒店管理公司管;万达卖掉了万达城91%的股权给融创中国,但是万达依然是万达城品牌拥有者和经营管理者。
万达集团官微截图
按照万达的说法,“万达只卖掉了钢筋混凝土的肉身,而留下了轻资产的灵魂”。同时,万达集团在文章中表示,万达彻底告别了房地产,从此大步走上轻资产之路。
从今年年初,“轻资产”三个字就常常被万达方面和王健林本人提及。1月14日,在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宣布,万达商业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
王健林还打趣道,万达商业不再是地产企业,所以我好几次建议,是不是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得了,叫商业投资管理服务集团,别再当地产商了。
今年年初,王健林还称,万达商业“轻资产”转型成功,并且公开宣布,万达商业与中信信托、民生信托、富力集团等签约90个万达广场,投资合同达1050亿元,2017至2019年,每年开业交付30个万达广场给投资方,净租金双方分成。
收租子赚钱还是卖房子赚钱?看了以下数据就明白了:
1,租金的成长空间更大。2015年,万达商业的合同销售金额就已经只有小幅增长,2016年则是大幅下滑(王健林表示是主动下调了2016年600亿的销售额);但租金收入增长明显,2015年增幅为30.7%,2016年再度增长30%。
▲万达商业租金收入和物业销售收入(亿元)
2,租金回报更高。2015年,万达商业租赁收入的毛利率高达72.14%,远远超过物业销售37.95%的毛利率;全年租赁收入占比仅10.94%,但贡献了35.25%的税前利润。王健林表示,预计到2016年,租金收入贡献的净利润将达到55%。
▲万达商业购物中心平均租金(元·平方米·月)
楼市繁荣近20年,但这次不一样
万达用“轻资产”为口号,表达了不再做房地产的决心。与此同时,另一家房地产巨头万科早经开始在“卖房子”之外的业务上布局:
养老服务。目前万科已在多个城市开始运营养老项目,包括带长住床位的项目和社区居家服务及日间照料中心。
物流地产。7月14日,万科集团宣布,携手厚朴、高瓴等组成的财团,拟以总代价约159亿新元(约785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物流巨头普洛斯。
自持物业。据观点地产消息,截至今年6月8日,万科已经拿下五宗自持地块,合计付出约170亿的代价(不完全统计)。
无论是万达、万科,还是提出多元化、去房地产化的其他房地产企业,他们的行动是基于当前市场形势的理性动作。经历了将近20年的繁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为住房而烦恼的新城市人,看到了房地产长效机制正渐行渐进:
1,抑制投机需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限购、限贷、限售等诸多调控手段并用,已经将投机需求极大地抑制了下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已连续回落。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此前房价涨幅第一的深圳了,据央视财经8月5日报道,自去年10月至今,深圳房价已连续10个月下降,每平方米累计下跌7154元。
2,发展租赁市场。住建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这份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目前已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
在发展租赁住房方面,各地方政府也已有动作。比如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块纯租赁住房用地于7月24日被两家地方国企竞得,这两块土地均采取“只租不售”模式,项目建成后将至少提供1897套租赁住房房源。这两幅地块的成交单价都不足6000元/平方米。而成都则提出了组建国有住房租赁公司、降低个人出租住房税率、建立租赁信用管理体系等一揽子支持政策。
3,租售同权。7月中旬,广州市明确,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7月下旬新华网报道,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4,共有产权房。北京市住建委委会同北京市发改委等联合起草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并征求意见。其中提到,30%的“共有产权住房”房源应该面向没有北京市户籍的“新北京人”。据悉,共有产权房的配置并不低,不仅公共交通便利,容积率也并不高,还有WiFi全覆盖、人脸识别等技术。
目前来看,新的房地产调控手段多停留于地方层面,但中央已经明确将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这一机制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对那些寄希望于将来房地产政策“反复”的人来说,北京市住建委主任徐贱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的一段话值得参考:
政策出台后,更重要的是坚持到底,严厉执行。北京市除了‘打补丁’,还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如果市场再有波动,还会有更多储备政策对外发布。‘稳定房价的决心不会变。’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