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出海已成为企业共识,出海的趋势也逐渐从东盟、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转向非洲、南美、中亚等新兴市场。而将“走出去”深化为“融进去”,是出海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被誉为“非洲之王”的传音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广大出海企业提供了本地化运营的“模板”。
企业出海瞄准新兴市场,传音提供本地化运营范本
就近年来国内不同企业的动作来看,瞄准新兴市场似乎是新趋势,究其原因就在于新兴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如印度、印尼、巴西等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非洲和南亚地区等年轻人比例较高,这些大量的人口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基础。另一方面,相对于成熟市场,新兴市场的GDP增长率普遍较高,带动了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因此,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吸引着全球目光,国内不仅有龙头企业加入,也有更多中小企业。但想要在当地站稳阵脚,还是需要因地制宜,适者生存。
比如受国内外居住环境差异的影响,非洲居民更注重家电数码产品的节能节水和绿色环保,低能耗产品往往更受欢迎;如果考虑在当地设厂、设销售中心,企业还需适应当地的商务环境,包括当地政策、用工情况、配送售后等。
企业需要在具体运营中逐步探索和积累本地化经验,同时也可借鉴其他成功出海企业的成熟模式。例如传音已在非洲市场深耕十多年,随后又成功拓展至中东、南亚、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为其中值得学习的对象。
据了解,传音的本地化运营自其进入非洲市场之初就开始了,其目标简单又直接——以新兴市场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建立专门的调研团队,及时跟踪掌握消费者市场需求动向,对消费痛点进行针对性解决,同时根据市场变化精准定位产品研发方向,降低试错成本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先机。
在非洲消费者重视的节能环保方面,传音针对性地研制了低成本高压快充技术、超长待机技术;针对当地人爱好音乐的特点,传音研制了适合非洲音乐的低音设计和喇叭设计,以及适合非洲人的收音机功能设计。这些定制化、针对性的技术研发,让非洲人看到了传音这个中国品牌,为传音在非洲站稳脚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传音的成熟实践:将“走出去”变成“融进去”
除了对当地消费者需求进行针对性满足,企业要将“走出去”真正变成“融进去”,还需要适应当地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共赢。
业界专家也指出,当下,中国品牌的海外布局正在重构,从东南亚、欧洲、北美到如今的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企业将会在新兴市场有更深入的布局,但想要让品牌更好打入当地,磨合成本将是无法避免的。
在这点上,传音的做法也值得学习。
首先是在业界关注的生产线制定方面,传音搭建了多元化的柔性生产线,具有多品种、多批量的生产制造能力,能够满足不同国家消费者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不仅如此,传音还在埃塞俄比亚、印度、孟加拉国等地设立工厂,对于市场需求可进行快速响应,同时也带动当地就业及生产配套设施建设。这让传音在不同国家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进一步构筑市场进入壁垒。
其次是在销售网络搭建方面,传音十分重视加强与一级经销商下游分销商甚至终端零售渠道的合作。比如会配备销售专员与经销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保持长期稳定的日常沟通,以及时获取一手市场反馈和需求信息,使得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此外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传音自设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本地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据透露,其生产、研发、采购、销售团队均包含外籍本地员工,这对其进一步积累品牌声望、融入当地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这样,传音本地化运营的模式逐渐成熟并自成一派,即使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传音也能游刃有余地开拓新市场、发力新领域。比如传音近年来致力于海外新兴市场移动生态的建立与持续运营,搭建了全新的商业与技术中台:企业级数据洞察平台DataSparkle、传音云生态平台Dlight Cloud、一站式海外营销平台Eagllwin、媒体变现工具Hisavana,从开发、测试、推广、变现等环节赋能拓展新兴市场业务的全球开发者。
从名不经传的中国品牌到家喻户晓的“非洲之王”,传音凭借本地化运营在新兴市场走出了一条具有品牌特色的发展之路,也为其他出海企业指明了方向。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企业出海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出海方式,而不是盲目追随潮流,降低投资风险,守住企业利润,才是持续发展的基石。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