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断路器与空气开关的区别_漏电断路器工作原理图_漏电断路器接线图

电子常识

2651人已加入

描述

  漏电断路器与空气开关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难区分,因为两者十分相似,但是他们的不同之处除了从事这行的专业人士很少有人知道,既然如此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特辑—如何区分漏电断路器与空气开关。

  何为空气开关、何为漏电开关

  1、空气开关,它正确的名称叫做空气断路器。空气断路器一般为低压的,即额定工作电压为1Kv。空气断路器是具有多种保护功能的、能够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状况下切断和接通电路的开关装置。它的保护功能的类型及保护方式由用户根据需要选定。如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分励控制、欠压保护等。其中前两种保护为空气断路器的基本配置,后两种为选配功能。所以讲空气断路器还能在故障状态(负载短路、负载过电流、低电压等)下切断电气回路。

  2、漏电开关的正确称呼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以下简称RCD),是一种具有特殊保护功能(漏电保护)的空气断路器。它所检测的是剩余电流,即被保护回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代数和(其中包括中性线中的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为此,RCD的整定值,也即其额动作电流IΔn,只需躲开正常泄漏电流值即可,此值以mA计,所以RCD能十分灵敏地切断保护回路的接地故障,还可用作防直接接触电击的后备保护。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利用检测被保护电网内所发生的相线对地漏电或触电电流的大小,而作为发出动作跳闸信号,并完成动作跳闸任务的保护电器。在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中,正常情况下,电网相线对地泄漏电流(对于三相电网中则是不平衡泄漏电流)较小,达不到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因此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当被保护电网内发生漏电或人身触电等故障后,通过漏电保护器检测元件的电流达到其漏电或触电动作电流值时,则漏电保护器就会发生动作跳闸的指令,使其所控制的主电路开关动作跳闸,切断电源,从而完成漏电或触电保护的任务。它除了空气断路器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在负载回路出现漏电(其泄漏电流达到设定值)时能迅速分断开关,以避免在负载回路出现漏电时对人员的伤害和对电气设备的不利影响。

  3、漏电开关不能代替空气开关。虽然漏电开关比空气开关多了一项保护功能,但在运行过程中因漏电的可能性经常存在而会出现经常跳闸的现象,导致负载会经常出现停电,影响电气设备的持续、正常的运行。所以,一般只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或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插座回路中采用。漏电开关也可以说是空气开关的一种,机械动作、灭弧方式都类似。但由于漏电开关保护的主要是人身,一般动作值都是毫安级。

  另外,漏电断路器与空气开关动作检测方式不同:漏电开关用的是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它所检测的是剩余电流,即被保护回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代数和(其中包括中性线中的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为此其额动作电流只需躲开正常泄漏电流值即可(毫安级),所以能十分灵敏地切断接地故障,和防直接接触电击。 而空气开关就是纯粹的过电流跳闸。

  漏电断路器工作原理

  当正常工作时,不论三相负载是否平衡,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主电路的三相电流相量之和等于零,故其二次绕组中无感应电动势产生,漏电保护器工作于闭合状态。如果发生漏电或触电事故,三相电流之和便不再等于零,而等于某一电流值Is。Is会通过人体、大地、变压器中性点形成回路,这样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产生与Is对应的感应电动势,加到脱扣器上,当Is达到一定值时,脱扣器动作,推动主开关的锁扣,分断主电路。

  漏电断路器

  漏电断路器

  漏电断路器接线图

  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于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漏电开关的动作原理比较复杂,这里不多做解释。根据结构和动作原理的不同,漏电开关可以分为脉冲式、电磁式还有电子式。既然漏电断路器这么复杂我们普通民众怎么接线呢,这时候我们需要借助漏电断路器接线图来作一个参考。

  漏电断路器

  三相漏电断路器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共三根火线颜色分别为红、绿、黄,还有一根零线是蓝色的。接线一般是左火右零,按照这样接就好了,接线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触电。

  对于许多看不懂漏电开关接线图的人来说,复杂的接线图实在让人伤透脑筋,我们需要动用我们的人脉关系找到这方面的内行请教请教。

  自己动手接好的漏电开关的线路到底有没有用呢,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有关安全的一切活动都不容小觑。检测漏电开关是否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讲,按试验按钮就可以知道是否漏电了。漏电保护器的原理:交流电从火线和零线之间一进一出电流是不是一致来判断跳闸与否。

  如果你的家里接有地线,你还有另一种方法来进行安全测试:找一个三脚插座,在L符号上接上一个电阻和电容器,将它们俩串联,另一端连接到地线标示脚上,因为电流沿地线散开了,所以开关会跳闸。

  漏电断路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