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制冷和制热技术分析 | 电动汽车氮化硼高导热绝缘片

描述

 

新能源汽车以电能或其他清洁能源作为动力来源,具有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然而,由于取消了内燃机这一常规热源,新能源汽车的制热和制冷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合理设计制冷和制热系统,选择适宜的制冷剂,对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制热方式 

  1.1 PTC电加热器

 

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电加热器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最常用的制热装置[2]。PTC材料具有正温度系数,即随温度升高,其电阻值急剧增大。这种特性使PTC加热器具有自限温功能,可有效防止过热。PTC加热器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但能耗较高。

 

绝缘片1.2 热泵空调系统

 

热泵空调系统利用制冷循环的逆向运行实现制热,即压缩机将热量从低温热源泵入车内[3]。与PTC加热相比,热泵制热的能效比更高,但在低温环境下制热性能下降明显。另外,热泵系统增加了空调系统的复杂度,成本也相对较高。

 

1.3 废热利用装置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系统等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利用废热进行制热,可以显著提升整车热效率[4]。常见的废热利用装置包括热管换热器、相变储热装置等。这类装置结构紧凑、能效高,但热量的高效收集和智能控制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1.4 燃料电池余热利用

 

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和热能。利用燃料电池的余热可满足汽车的采暖需求[5]。这种制热方式清洁高效,但受限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速度,目前仍未得到广泛应用。

绝缘片

绝缘片

二、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组成   2.1 电动压缩机

 

电动压缩机是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制冷效果和能效水平。新能源汽车多采用转子式或涡旋式电动压缩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等优点[6]。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宽工况运行,电动压缩机通常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制冷量的无级调节。

 

2.2 冷凝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新能源汽车冷凝器主要采用并流式或折流式翅片管换热器[7]。其中,并流式冷凝器结构简单,易于集成;折流式冷凝器换热效率更高,但结构相对复杂。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布置空间限制,冷凝器的紧凑化设计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2.3 节流装置

 

节流装置的作用是使高压液体制冷剂节流为低压低温的液气混合物,并调节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常用的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8]。其中,电子膨胀阀凭借其精确的流量控制能力和快速的响应特性,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4 蒸发器

 

蒸发器是制冷剂吸收热量、实现制冷的关键部件。车用蒸发器通常采用板翅式换热器,具有传热面积大、紧凑度高的特点[9]。为适应不同的布置要求,蒸发器可设计为单体式、分体式或一体化等多种形式。近年来,微通道蒸发器以其优异的换热性能和模块化设计的灵活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绝缘片

三、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选择  

 3.1 R134a

 

R134a是目前汽车空调系统最常用的制冷剂,无毒无味,热力性能优异,与常规油品相容性好[10]。但R134a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较高,已受到国际环保法规的限制。根据蒙特利尔协定,发达国家已于2021年起禁止在新车上使用R134a。

 

3.2 R1234yf

 

R1234yf是一种新型的氢氟烯烃(HFO)制冷剂,GWP值仅为4,是R134a的理想替代品[11]。R1234yf的热力性能与R134a接近,但微燃性和高价格限制了其推广速度。目前,已有部分汽车厂商开始在新车型上采用R1234yf。

 

3.3 R744(CO2)

 

R744即二氧化碳,是一种天然工质,ODP为0,GWP仅为1,是最环保的汽车空调制冷剂之一[12]。CO2系统采用跨临界循环,制冷和制热性能都很出色,但系统结构复杂、高压特性对部件的要求较高。德国和日本等国已开发出多款CO2汽车空调样机,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3.4 R290

 

R290(丙烷)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制冷剂,ODP为0,GWP仅为3,环保性能优异[13]。R290的热力性能与R134a相近,但存在可燃性风险。目前,国内外已有车企开展R290汽车空调系统的研发和示范运行,但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绝缘片参考文献:
[1] 王芳,万芸,邱洪波.新能源汽车用空调系统研究进展[J].汽车工程,2019,41(10):1177-1185.
[2] 张伟,刘加华,张弛.电动汽车用PTC加热器的设计与优化[J].汽车工程师,2017(2):34-37.
[3] 徐向阳,陈文辉,张鹏举.电动汽车用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进展[J].制冷学报,2020,41(3):45-54.
[4] 李茂,张亚云,王文东.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余热利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21,57(18):44-51.
[5] 柳屹,张华良,田彦君.燃料电池客车余热利用系统多目标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0,54(6):33-40.
[6] 马国富,李先庚.电动汽车用电动压缩机研究现状与展望[J].压缩机技术,2018(3):1-6.
[7] 王欣,张小松,何洪文.新能源汽车空调用微通道冷凝器设计与优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20,48(9):117-124.
[8] 孙健,陈林根,陈文龙.电子膨胀阀在电动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2019,33(5):537-542.
[9] 周雪芳,王补宣,张纪华.考虑冰蓄冷的电动客车空调系统蒸发器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2021,51(3):642-649.
[10] 马国富,李先庚.电动汽车用R134a压缩机润滑特性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53(3):26-32.
[11] 赵亚莉,傅华威,廖华.R1234yf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1):4493-4498.
[12] 吴江,罗超,程林.二氧化碳在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制冷学报,2021,42(4):1-12.
[13] 吴志刚,周远,张晨阳.R290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性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18(8):59-63.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绝缘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