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二镇流器接线图解

电子镇流器

31人已加入

描述

  镇流器(ballast resistor)是日光灯上起限流作用和产生瞬间高压的设备,它是在硅钢制作的铁芯上缠漆包线制作而成,这样的带铁芯的线圈,在瞬间开/关上电时,就会自感产生高压,加在日光灯管的两端的电极(灯丝)上。这个动作是交替进行的,当启辉器(跳泡)闭合时,灯管的灯丝通过镇流器限流导通发热;当启辉器开路时,镇流器就会自感产生高压加在灯管的两端灯丝上,灯丝发射电子轰击管壁的萤光粉发光,启辉器反复几次通断,就会反复几次这样的动作,从而打通灯管。

  当灯管正常发光时,内阻变小,启辉器就始终保持开路状态,这样电流就稳定的通过灯管、镇流器工作了,使灯管正常发光。由于镇流器在日光灯工作时,始终有电流通过,所以容易产生振动,并且会发热,所以有镇流器的日光灯,特别是镇流器质量不好时,会产生很大的声音,用的时间长了,还容易烧毁。镇流器分电子镇流器和电感镇流器。

  电感镇流器工作原理

  电感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开关闭合电路中施加220V 50HZ的交流电源时,电流流过镇流器,灯管灯丝启辉器给灯丝加热(启辉器开始时是断开的,由于施加了一个大于190V以上的交流电压,使得启辉器内的跳泡内的气体弧光放电,使得双金属片加热变形,两个电极靠在一起,形成通路给灯丝加热),当启动器的两个电极靠在一起,由于没有弧光放电,双金属片冷却,两极分开,由于电感镇流器呈感性,当电路突然中断时,在灯两端会产生持续时间约1ms的600V-1500V的脉冲电压,其确切的电压值取决于灯的类型,在放电的情况下,灯的两端电压立即下降,此时镇流器一方面对灯电流进行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使电源电压和灯的工作电流之间产生55。-65。的相位差,从而维持灯的二次启动电压,使灯能更稳定的工作。

  电感镇流器由于结构简单,作为第一种荧光灯配合工作的镇流器,它的市场占有率还比较大,由于它的功率因数低,低电压启动性能差,耗能笨重,频闪等诸多缺点,它的市场慢慢地被电子镇流器所取代,电感镇流器能量损耗:40W(灯管功率)+10W(电感镇流器自身发热损耗)等于整套灯具总耗电为50W。

  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电子镇流器是一个将工频交流电源转换成高频交流电源的变换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

  工频电源经过射频干扰(RFI)滤波器,全波整流和无源(或有源)功率因素校正器(PPFC或APFC)后,变为直流电源。通过DC/AC变换器,输出20K-100KHZ的高频交流电源,加到与灯连接的LC串联谐振电路加热灯丝,但使灯管“放电”变成“导通”状态,再进入发光状态,此时高频电感起限制电流增大的作用,保证灯管获得正常工作所需的灯电压和灯电流,为了提高可靠性,常增设各种保护电路,如异常保护,浪涌电压和电流保护,温度保护等等。

  

  一拖二镇流器接线图解

  一般情况下,我们按照镇流器上的示意图连接好线就行了,镇流器上应该有接线图,你可以参照下图的例子。(注意图上的标注,那四根线接那个灯管不能混了;同样那两根线接灯管一端也不能混了)。常见的接线图如下:
镇流器

   日光灯每端有两个端子,连接内部灯丝两端,一个灯管四根线 ,两个灯管就八根线。

  一拖二镇流器实际上相当于两个镇流器封装在一起,七个端子的是在镇流器内部把两个镇流的灯丝线中两根连成一根接出来的,八端子的则是独立出线。连接时把七端子的线到灯管处相连的两根分开,按八端子镇流器外壳上的图连接就行啦。

  电源在另一侧,那一侧L和N连接220V电源的火线和零线,这一侧七个接线端子,接法如下:

  灯管1,一组灯丝(一端两个引脚)连接1和2,另一组灯丝(另一端两个引脚)接3和4

  灯管2,一组灯丝(一端两个引脚)连接4和5,另一组灯丝(另一端两个引脚)接6和7

         双支镇流器5种输出接法:

  (1)2路独立振荡和谐振电路(成本较高)。

  (2)公用两隔直电容中点(或单隔直电容)和振荡电路输出接2个谐振电感,每个灯管再并联1个谐振电容。

  (3)公用两隔直电容中点(或单隔直电容)和振荡电路输出接2个谐振电感,2个谐振电容交叉接灯管灯丝。

  (4)灯管采用串联方式,串接时要串线圈。

  (5)推挽式输出灯管串联或并联方式。

  用一个40瓦电感镇流器带二支20瓦日光灯工作,怎样接线?

         接法(一)

  如果电感镇流器,不是“一拖二”的,是不能带动的。

  如果是“一拖二”的,就应该是一根进线,二根出线。那二根出线,分别接两个灯脚。

  见图 :

  镇流器

  接法(二)

  买两个20w的启辉器,电源通过镇流器后,再经过两个串联的20w灯管就可以了,启辉器的接法和正常的接线方法一样。

  注意要是坏了一根灯管,另外的也不亮了,换了就都好了。

镇流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