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之前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因为投资难,消费者反应平淡开始消失在街头,现在又回来了。据报道,是因为有了国家政策上的鼓励,这无疑给共享电动自行产业注入了强心针。
前段时间近乎销声匿迹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最近又回来了!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巨头入局的三重作用下,该产业能否成功破冰,激起浪花呢?市场对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期许与疑虑都有哪些?下面就请随小编来看一看吧。
近段时间,小编在通勤路上看到不少共享电动自行车,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今年上半年,就有不少企业在国内多个城市试水投放。只是出于政策不支持、违规运营、消费者反应平淡等缘故,共享电动自行车并没有走出多远就近乎销声匿迹了。
比起全球走红的“近亲”共享单车和备受政策支持的“远亲”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真可谓命运悲惨。不过事情在最近似乎又有了转机,业内甚至已经传出这样的声音:2018年将是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元年。
这一预言有多大可能成真,最终还是取决于人们对于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看法。市场对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确存在需求,因为它有效填充了普通单车行驶范围和汽车行驶范围之间的空白地带,能帮中途出行的消费者节省时间和体力。但是,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常见的横冲直撞、超速或逆向行驶等行为让社会十分反感。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也让很多人不看好它,所以不少城市叫停了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投放。
2017年8月,一份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文章为这个陷入寒冬的产业带来新希望——文中提出“鼓励相关城市引导运营企业投放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踏车等服务产品,为电踏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有了政策上的鼓励,共享电动自行车开始再现街头。当然,仅有政策支持还不够,为了走得更远,业者纷纷在技术上做出诸多改进,以打消社会的种种疑虑。
首先,针对人们最担心的超速、逆向行驶问题,部分共享电动自行车业者采取了三大措施:其一,运用“非零启动”技术,用户必须蹬两圈踏板并转动车把手才能启动车子,避免起步加速时横冲直撞;其二,限制最高车速(例如最快只能达到15千米/小时),防治共享电动自行车像私人电动自行车那样“狂飙突进”;其三,为车子添加违规查处功能,用户在骑行时的种种不规范乃至违规行为会被车子一一识别、记录并上传到APP上,最终以扣分形式影响用户的使用权限和租车价格。
其次,乱停乱放在共享电动自行车的运营中也是常见现象。为此,一些运营商对停放区做了特别规划。他们通过GPS定位感知用户的停车地点,如果某地是禁停区,那么用户将无法在此完成还车,或者车辆会自动断电,直到驶离该区域为止。此外,业者还设立了一些优惠停放区,以更低租费吸引用户在这些区域停车。
最后,为减少电池污染,共享电动自行车厂家大力推广高效环保的锂电池,使产品的安全性、便捷性与舒适度明显提高,避免因不符合国家标准而被叫停投放。
尽管如此,部分消费者还是心存忧虑:当前该产业多数玩家都是初创公司、中小型企业,能否长期运营下去还未可知。一旦运营方倒闭,很有可能出现押金难退的局面(毕竟共享单车产业就出现过这类情况),而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押金目前又明显高于普通单车,一旦商家人去楼空,消费者蒙受的损失将会更大。
这类风险的确存在,尤其是在一个产业的前途尚不明朗时。不过,近日共享单车两大巨头摩拜和ofo的举动为共享电动自行车产业注入了强心针。两家公司均表示有意进入该领域,摩拜或许正在为此寻找融资,而ofo则宣布成功研发出配备锂电池的智能助力车,为人力骑行提供辅助动力。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巨头入局的三重作用下,相信共享电动自行车此番归来,将有不一样的表现。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