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2016 年 9 月 12 日,在深圳南山的一家咖啡厅里,三位年轻人敲定了一份创业计划。 11 天后,他们成为合伙人成立了一家公司,取名为迈步机器人。
如今一年零两个月过去了,在双十一当天,迈步机器人发布其首款面向偏瘫患者的外骨骼机器人——BEAR-H1。这款机器人的使命也非常明确:帮助每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重新站立行走。
一年前刚成立时,迈步的成员只有三个人 ,即陈功(CEO) 、叶晶(CTO)以及胡峰(COO);办公区域是一间仅能容纳六个格子间的办公室,位于南山软件产业基地的一个孵化器里。
陈功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之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课题就是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及柔性驱动器交互技术。读博期间陈功结识了同研究室的博士后叶晶,叶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从日本仿人机器人之父加藤一郎,研究方向也一直与外骨骼机器人相关。
迈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 CEO 陈功博士
陈功回忆道,在成立迈步之前,创业的想法就已经经过了两年的酝酿与筹备,在完成博士论文后便与叶晶合作立项投入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研发。
这期间他们回国相继考察了几个城市,最终选择了深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了珠三角强大的的产业链配套和制造能力。
博士毕业后,陈功又找到了在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行业打拼多年,具有丰富的运营及管理经验的胡峰,三个人的创业的想法一拍即合,随即注册成立了公司。今年 4 月,迈步机器人获得联想创投集团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公司也进入发展快轨。
过去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迈步从一个只有 3 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近三十人企业,办公区域从六人格子间搬到 1000 平米的大办公室;经过三代产品原型的迭代,迈步团队最终打磨出成熟可规模化应用机器人 BEAR-H1,并已经顺利进入医院实现临床测试。
陈功表示,BEAR-H1 外骨骼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柔性驱动器作为输出,并且是全球首款。目前市面上现存的包括美国、日本的外骨骼机器人,都是采用的刚性驱动器。
柔性驱动器的优势在于,在人机交互的场景中,不需要力和力矩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力反馈,不仅提高了力控制时候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提升了安全性,也能节省能量消耗。
在发布会上,迈步机器人工程师现场展示了真人穿戴 BEAR-H1 行走的效果,并成功演示整个行走过程。
据了解,BEAR-H1 拥有带动力的 6 关节(双侧髋、膝、踝),和髋部旋转辅助关节,可实现自然步态,适合身高 150- 190cm 之间,体重小于 85kg 的患者使用。并且其外骨骼尺寸可调,配备步态监测评估系统,理疗师或家人可通过触摸屏实时监察病人的运动数据。
「这款机器人上还装了很多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人体的运动状态。并且可以通过特定的 AI 算法预测人体的意图,例如运动的快慢、启动与停止、左腿还是右腿等等,这些信息都会被采集并用于控制机器人。」陈功进一步介绍到。
高昂的售价,一直是让绝大多数偏瘫患者家庭对外骨骼机器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已量产的以色列 Rewalk 和日本的 Cyberdyne 两款外骨骼机器人,平均售价均在 60-100 万元每台,甚至有同类产品价格高达 250 万元人民币,因而往往只能通过租赁的方式供需求者使用。
相较之下,迈步外骨骼机器人价格优势十分明显。据陈功透露,迈步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投入市场后,价格将是国外同类产品一半甚至 1/3 ,而在功能上能够与这些国际品牌持平。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 GrandView Research 的预测显示,未来 5 年广义康复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37%,其中外骨骼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 47%,远高于其他类别的医疗机器人的平均增速,预计未来的市场容量可达千亿级别。
而人口数量庞大的中国,无疑也将成为外骨骼产品消费大国。市场高速发展的背后,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伴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脑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风病人数量已经超过了 1000 万,并且每年还在以 10% 的速度增长。在欧洲、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情况更加严重。
二是医疗资源的不足,我国专业的中风病人康复理疗师资源严重不足,根据国内中风病人的数量,大约需要 40 多万康复理疗师,然而专业的从业者只有两万左右,缺口巨大。
虽然前景可观,但外骨骼机器人却依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成本高,产品体验不完善;另一方面也因为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外骨骼机器人尚未纳入我们的医保体系,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从产品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以色列的 Rewalk、美国的 EKSO 都已经拿到了美国 FDA 的认证,进入了上市销售阶段。中国虽然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和创业公司涉足这一领域,但目前为止尚未有一家企业获得 CFDA 认证,也并未真正有产品进入到商用。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