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盗”短程无人攻击机首次亮相,美俄无人机领域争夺更激烈

军用/航空电子

370人已加入

描述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俄罗斯新研制的“海盗”短程无人攻击机将参加莫斯科“5·9胜利日”阅兵,并在夜间排练中首次亮相。

俄无人机发展历程坎坷

俄罗斯的无人机技术可以追溯到苏联时代,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领先于世界。1962年,苏联装备了首批军用无人机——拉-17R战术无人侦察机,最大航程可达200千米。随后,苏联又先后研制出图-123、图-143、图-243、“蜜蜂”等各种类型无人机,在冷战中与美国进行空中争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家当,但在90年代初期经历了经济倒退、局势动荡等阵痛,根本无法顾及发展无人机,再加上有苏-25、苏-34等现役飞机的改良,可以达到类似的功能,而且技术几乎是现成的,因此俄罗斯很难有动力去大力发展无人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俄罗斯的无人机技术开始全面落后于其他国家,不仅种类很少,甚至设计图和发动机都要从国外进口。

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深化,俄罗斯开始逐渐感受到无人机的重要性。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发生激烈冲突。在冲突过程中,俄军地面部队的行踪一度被装备有战术无人机的格鲁吉亚军队了如指掌,从而连遭挫败。痛定思痛后,俄罗斯开始重新重视无人机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计划,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2011年,俄军只有180架无人机,其中部分还是在苏联时期生产的,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2000架,增幅达10倍多。目前,俄军已经拥有全世界数量第二的无人机, 规模已仅次于美军。

从俄罗斯目前装备的无人机型号来看,包括“海鹰”-10、“副翼”-ZSV、“石榴”、“哨所”和“前哨”等,都属于轻型或中型无人机,主要用于战术性地形侦察、巡逻和参加搜索救援行动,并没有攻击性无人机,这对于作为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研制攻击机性无人成为俄罗斯目前军事力量建设的重点之一,其目标就是在2025年使其军用无人机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美俄无人机领域争夺激烈

长期以来,美俄一直在无人机领域争夺激烈。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已经形成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大、中、小型,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信息传输、电子对抗、对地攻击等多种类型梯次搭配的无人机体系,拥有至少20多种不同的无人机,而且目前各兵种和各机构还在计划开发更多不同种类的无人机。

此次俄罗斯研发“海盗”无人攻击机,一方面是为了完善充实其军用无人机体系,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美国不断研发先进无人机的一种应对之策。根据俄媒体报道,此次俄罗斯推出的“海盗”无人机功能与美国RQ-7A“影子200”无人机很相似,并在众多性能上甚至优于后者:首先,适用领域更为广泛。RQ-7“影子”无人机是美国陆军使用的一种小型、轻量级战术无人机,享有“陆军的眼睛”之美称,而“海盗”无人机则是一种多功能无人机,在陆军、海军和特种部队等各军兵种都可以使用;其次,操作使用更为便捷。“影子”无人机系统在运输时需要4辆多功能轮式装甲车,其中两辆装载零部件,另两辆作为装甲运兵车搭载操作人员,而 “海盗”无人机则要简便的多。该机型分为固定翼和旋翼两种,其中固定翼版从卡马汽车装载的专用集装箱内即可发射,而旋翼版也可在没有着陆设施的野外起降;最后,功能用途更为强大。“影子”无人机主要用途是为地面指挥员提供侦察手段,功能有战场监控、目标定位和战斗损失评估等,不装备攻击武器,而“海盗”无人机除具备“影子”的上述功能外,还能运送货物、电子对抗和发动攻击,其中,固定翼版可装备射程6公里的“冲锋”导弹系统和多目标火箭弹,而旋翼版则可搭载制导导弹和无制导火箭,同时这两种机型都还安装了与地面交换数据的机载设备,可进行实时宽带通信,能让指挥所和每个战斗单位实时获悉无人机的侦察情报,便于更快做出决策。 此外,“海盗”无人机在自持力、实际航程等其它性能上都占据着较大的优势。

总体上来说,俄罗斯推出“海盗”新型无人机,极大方便了未来空天军两大军事任务的执行,即空中侦察和对重要地面目标的消灭。按照计划,俄军将在2025年前装备几百架这样的飞行器,并将其最终演变成能够飞入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环境的高速隐形无人攻击机,这将极大增强俄罗斯新生的无核战略威慑能力,从而成为其与美对抗的最佳利器。

未来无人机发展呈三大趋势

新的战争形态呼唤先进武器装备的产生。攻击性无人机之所以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主要是拥有越来越多有人作战飞机不具备的优点,包括几乎不受所有恶劣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也不需要再让精心培养、成本昂贵的飞行员去执行极度危险的作战任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的作战用途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不仅会大大提高无人机在战场的使用频率,同时也对无人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俄罗斯来说,随着各种境外军事行动,特别是叙利亚境内空袭行动的不断深入,对于先进无人作战飞机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尤其是起飞重量在1-20吨之间的重型无人作战飞机。这类无人机可以搭载多枚炸弹或者空对地导弹,而目前俄罗斯军队还尚未装备这种级别的先进无人机。为此,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7年12月22日出席国防部部务委员会会议时,特别为俄罗斯未来的武器装备发展“划出重点”,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无人机。从当前研制现状和未来规划来看,俄罗斯的无人机发展将会呈现三大趋势。

首先,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武器装备的重点方向,尤其是对无人装备更是如此。2016年12月,俄罗斯公布了一款可以用“眼神”操控无人机的虚拟现实头盔,并以俄罗斯神话中火神的名字“斯瓦洛格”命名,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操控人员借助头盔内置的陀螺仪,通过简单的低头、抬头即可改变飞机高度,2个瞳孔位置追踪器则使眼球的转动具备了改变无人机飞行方向的权力。与传统的无人机控制相比,“斯瓦洛格”使操控人员的战场真实感得到了大大提升,就如在游戏中“开挂”,拥有了对手无法企及的优势。目前,这款颇具科幻色彩的装备已经交付部队,表现出了巨大的战场应用潜力。

其次,将向高空化方向发展。高空无人机常常被称为“大气层卫星”,能借助太阳能长时间飞行,与常规卫星的功能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确保指定区域上空的视频监控和通信。而且,对于无人机来说,飞行越高,功能覆盖的区域就越广。据俄罗斯日前报道称,俄罗斯目前正在研制一种代号为“猫头鹰”的高空无人机,升限可达两万米,翼面装有太阳能电池,可在全球大洋和北极等边远地区上空进行长期巡逻,执行情报侦察、传输指挥信号、与极地圈内舰船和军事设施联络的任务。

最后,将向微型化方向发展。无人机部署灵活,可以将侦察和攻击有效结合起来,无疑是最适合执行情报搜集和战场打击任务的装备,如果能将体积变小,提高隐身能力,将会使部署和作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极大提高作战效率。目前,俄罗斯正在研制一种体积轻巧、便于携带,在自然界飞行过程中几乎不会引起注意的袖珍无人机,以适用于反恐作战,未来计划将这种无人机将配备到最基层的作战部队中去,使得日常的巡逻和战斗活动变得更为灵活。随着未来战争的无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战场将会成为各种无人机大显身手的重要舞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