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5G在标准、技术、组网、原型机等方面早已展开了广泛的讨论,5G将迈入万物互联时代,对承载网提出了新要求,倘若承载这个“地基”未打好,则无法实现5G“万丈高楼平地起”。当前如何建设高效、成本最优的承载网以满足5G业务要求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产业各方已将5G承载上升到新高度,并投入了诸多研发资源。
为探究5G承载技术进展,《通信世界》全媒体特邀信通院、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等产业链专家共同探讨5G承载产业发展及未来趋势。
目前5G已成业界热点话题,5G将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无限可能。5G将改变游戏规则,与目前的技术相比,网络能力会大幅提升。基于5G网络,工业制造将创造出全新的产品与服务,运营商将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5G将引爆如车联网、移动医疗、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
5G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人与人的连接,更需要解决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问题。ITU定义了5G的3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eMBB(移动宽带增强)、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mMTC(大规模物联网),其中eMBB与人的体验有关,mMTC和uRLLC则是为满足物物互联需求。5G时代场景多变,同时将迎来万物互联,这些需求对承载网的带宽、时延和灵活性等多方面功能和指标都将带来巨大挑战。
在云、物联网和超宽带的驱动下,网络承载需求正在不断扩展。未来,承载网络不仅需要拥有可以连接10亿以上设备数量的“大连接”,以及交付始终一致用户体验的“大容量”属性,同时还要保证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融合“大能力”,并确保业务易于购买使用的“大消费”特性。这4个“大”,概括了当下承载网络需要具备的主流特征。承载网络需要技术变革,为即将开始商用的5G铺平道路。
5G承载网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例如FLexE/FlexO、SR源路由技术、低时延转发技术等。
目前业界对基于OTN及其简化制式并结合部分分组功能的FlexO+ODUflex,以及基于分组化模式的FlexE的选择存在争论,前者相对成熟,但功能和结构需要进一步简化,后者需要从接口化为主演进为组网技术,尚待业界全力推动,具体选择哪种制式尚待业界按需选择。
目前三大运营商以及众多设备商已在5G承载方面积极开展行动。例如在ITU-T SG15全会上,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兴、烽火、信通院等提交了多篇5G传送提案,ITU-T SG15正式通过《支持IMT-2020/5G的传送网》(TRGS-TN5G)技术报告的立项及5G传送标准的研究计划。据中国移动专家透露,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也为中国移动的5G传输提案提供了很多支持。
在外场测试方面,当前,5G第一阶段的测试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5G关键技术验证和性能、5G系统组网技术性能、5G典型业务演示等方面的测试,这需要承载网络的配合,承载能否满足5G网络要求将直接影响到5G商用进程。例如中国移动已经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宁波5个城市启动5G外场试验,对5G无线技术进行方案验证,据悉5G的传输网的方案也将在这些城市进行同步验证。
虽然5G承载标准还没有正式出炉,但大的架构不会变化。目前信通院、三大运营商、科研院所、设备商(华为、中兴通讯、烽火、爱立信、诺基亚等)等产业链各方已密切关注5G承载,也投入了诸多研发资源,将为5G商用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华为发布了系列5G承载解决方案,包含分片路由器、微波承载、云化架构等,中兴通讯和烽火科技分别发布5G传送网Flexhaul和Fithaul系列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从技术上验证了可行性,但是距离运营商需求还是有一些差距,还需按照运营商的需求、技术规范等不断完善。”一位运营商专业人士指出。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