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未来实验室: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真正落地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2017年11月28日,由光际资本、36氪、特斯联联合主办的“万物智能·新纪元AIoT未来峰会”在启皓北京11层“银河共和国”隆重开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界代表、技术专家以及各大AI领域“独角兽”企业代表一众大咖出席峰会。与会专家及行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行业空间逐步扩大,AI进入发展的下半场,其与IoT结合,将打开人工智能真正落地的重要通道。


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光际资本管理合伙人艾渝

作为主办方代表,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光际资本管理合伙人艾渝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而下一个时代是智能化的时代。当AI时代到来之际,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机会。相信十年后,新的BAT会在今天到场的公司中产生。他表示:在AI时代,包括消费、金融、汽车、文娱、高端制造、教育、物流、房地产、安防等的行业,将与互联网、IOT积累的数据与机器智能结合,最终形成产业智能化发展。

特斯联副总裁谢超表示:特斯联将重点放在了应用场景落地。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特斯联就关注产品的实用化和市场化,在保证技术和产品领先性的同时,更关注是否能帮客户在技术变革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另外,特斯联也将与各个行业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搭建整个生态体系。

最壕阵容 AIoT行业大咖都来了!

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光际资本管理合伙人艾渝、经纬中国合伙人万浩基;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深鉴科技CEO姚颂、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ARM中国战略投资董事总经理陈轩、TalkingData合伙人兼执行副总裁林逸飞、Wish中国区技术负责人马诗琦、云知声CEO黄伟、LikingFit创始人徐志岩 、三角兽科技CTO亓超、矽递科技CEO 潘昊、搜狗AI云业务部总经理张博、横琴金投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裁王丹等19位行业大咖,出席峰会并从技术、场景与资本等各方面深入探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落地与未来生活场景的革新。在三轮主旨演讲后,12位业内大咖还针对“AI的下半场—如何实现万物智能”及“从技术到应用—AIoT决胜关键在落地场景?”两大主题进行了两场圆桌论坛,期间,徐冰、黄伟等嘉宾与主持人就AI行业独角兽们估值是否“虚高”等问题的讨论引发现场思维火花碰撞激烈,峰会逐渐带向高潮。

在峰会上,商汤科技、特斯联及横琴资本联手宣布,三方将就技术、应用平台的精细化运营及资金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创建AIoT未来实验室,促进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真正落地。

峰会后嘉宾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峰会除了上述19位重磅嘉宾的精彩发言及对话外,活动现场还有包括IDG资本合伙人翟萍、九鼎投资TMT与消费投资总经理母国立、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王恺、洪泰基金合伙人边江、美团副总裁朱文倩以及嘉实投资、格物资本、百度战投、中银国际、高瓴资本、腾讯产业基金、阿里IoT建筑等一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赛道的知名投资界及企业代表出席,并对峰会成果和特斯联AIoT未来实验室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认可。

AI的下半场 应用落地成制胜关键

“AI只有结合物联网,才能找到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只有在万物互联的支撑下,AI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强智能’,而其中关键,在落地场景!”特斯联副总裁孙贇在演讲中陈述了本次峰会主题的落脚点。

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无疑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正在扩围。研究证明,这种力量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进而改变现有产业生态和经济格局。麦肯锡数据显示,到2025年,物联网引领的市场规模将比2017年扩大10倍,达到11.2万亿美元,全球GDP占比也将从2017年的1.4%扩大至2025年的10%。


经纬中国合伙人万浩基发表演讲

但是,虽然被称为是2018年的重大风口,受到到资本和市场关注讨论,目前的AI更多应用于消费升级的场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多的设备物品接入网络,在城市管理、建筑管理、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各行业应用领域爆发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正如经纬中国合伙人万浩基所说: AI与IoT产生了很多化学反应,两者结合的AIoT在安防、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家居、设施监控和智能运维等方面都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落地方案,这要求AIoT创业者需要具备建立在刚需的场景,标准化的产品及系统化的服务与落地,从而协助合作伙伴提高运作效率,辅助决策。

特斯联科技副总裁孙贇以《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为主体发表主旨演讲

将自身定位于城市级智能物联网生态平台的特斯联在应用平台建设及技术落地方面颇有建树。正如特斯联副总裁孙贇在演讲中提到的:在商业智能化时代,特斯联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智能化写入了基因,致力于用AI+ IoT技术产品化,深入垂直作用到“建筑”以及“城市”两个场景,完成产业智能升级。

在物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包括阿里、腾讯、百度等企业都展示其在IoT领域布局的意图。就在2017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将搭建全产业链最丰富的物联网市场,共建全球最开放的物联网标准,用“平台+标准+市场”三位一体推动IoT向智联网发展。在阿里的规划中,将以智慧建筑作为切入点,通过布局物联网硬件,尤其是人机交互端硬件,把握新增数据流量入口,同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深挖数据价值,打造更高层次的人工智能,打造生态闭环并实现商业变现。

这一思路可谓与特斯联“不谋而合”。

事实上,特斯联科技早在两年前成立时便开始布局“IoT+AI”赛道,相比阿里对单一维度硬件的热衷,特斯联谋求的是打通“城市-行业-用户”壁垒的开放性平台。

特斯联副总裁谢超接受媒体专访

“特斯联代表的是商业智能化时代的物联网企业,我们要做的是——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对B端客户来说,我们既是兼容所有设备的硬件销售,也是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开放性平台;对C端用户来说,我们可以提供精准广告信息推行、社交、甚至是电商和金融服务。”特斯联副总裁谢超在峰会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总结。

谢超表示,特斯联做的是服务模式的颠覆,通过放大专业化精细化运营的优势,打造新时代的物联网智能平台。正因为如此,尽管创立仅短短两年间,特斯联就交出了惊艳全行业的成绩单。特斯联副总裁孙贇在大会主旨演讲中介绍到,在过去两年中,特斯联成功在全国30个省区的70座城市实现落地服务智能项目逾7500个,覆盖物业面积近6亿平方米,服务超千万人口畅享智慧生活。

“按照行业划分,我们的客户分为几大类型,政府,物业公司,开发商,我们的客户包括北上广深、南京、重庆等各市级政府,区级政府,公安局派出所,综合治理办公室;我们为头部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智慧物业管理方案,绿地,阳光100,万达广场,第一太平物业都是我们服务的客户,最近还签约广州美兰机场,鲁东医院等其他10余家医院……”孙贇如是说。

建筑、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拥有最多维的信息数据,人口,建筑运行,通行数据,安防数据,办公数据,各类数据结合在一起,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特斯联致力于打通数据孤岛,联结城市网络。

用案例说话,特斯联展现了它在技术应用于落地上突出的成绩与实力。仅在过去的2016年,特斯联科技陆续为上海包括长宁区、徐汇区、静安区、浦东区、普陀区、嘉定区、闵行区、崇明区在内的13个辖区的老旧社区进行了智慧改造,成功服务约4万个入户单元门,覆盖约400万人口,占整个上海市中心人口的25%。其中,长宁区实有人口信息登记率超过96%,人口普查数量新增实有人口27.3%,覆盖的54个实施小区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而徐汇区田林十二村安防改造项目也实现了小区发案率降低90%的效果。同时,特斯联在广州、重庆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展现了极高的落地能力和商务拓展能力。

正如此次大会圆桌论坛主持人36氪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唐泽俊所言,尽管当下行业对物联网与AI结合尚在不断探索延展,但在拥有最丰富的物联网场景和市场的中国市场上,AIoT的发展势头迅猛难挡,尤其是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应用前景,更是空间巨大。而特斯联这样既能有前瞻性战略布局思维,也具备大量“接地气”实际应用案例的企业,将有望抓住这一波技术革命机遇,在“IoT+AI”应用领域实现领跑。

AIoT全体验 全国首家物联网+AI互动体验厅惊艳亮相

与万物智能·新纪元AIoT未来峰会同期开放的,还有坐落在特斯联北京总部的全国首家物联网+AI互动体验厅——特斯联AIoT未来实验室(AIoTFuture Lab)。作为特斯联智慧建筑理念的重要载体, AIoT未来实验室将特斯联对智慧生活的畅想、智慧产品的理念,结合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做了有效的实践落地,其卓越的用户体验及臻至完美的设计感也充分体现了特斯联对产品研发的执着态度。


嘉宾在“玻色场”感受数据互联的奥秘

星耀之城中特斯联全国落地项目展示区域引嘉宾媒体驻足

作为全国首家物联网+AI互动体验厅,特斯联AIoT未来实验室通过一系列极具互动性的方式将“IoT+AI”技术呈现出来,直观而生动地将在“万物智联”新时代中,冰冷的数据与人产生交互的形式做了充分的阐释,并全方位展示了智能、科技、艺术与人形成的奇妙化学反应。

峰会当天,特斯联AIoT未来实验室以一场惊艳全体来宾,充满现代科技美学的芭蕾双人舞作为开幕首秀。AIoTFuture Lab由4个小展厅(天启、玻色场、星耀之城、潘多拉星球)串联,分别隐喻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感知、传输、应用。走完全程将近30分钟,可以全面并直观地感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参观之后,众多与会嘉宾表示:“这是目前最直观的物联网及AI的呈现,很有看点。”据特斯联副总裁孙贇透露,特斯联计划未来将AIoTFuture Lab对更多行业伙伴公开,邀请更多有着共同理念的企业一道共同创建AIoT未来实验室,以促进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落地应用贡献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