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交换的优缺点分析

电子常识

2610人已加入

描述

  一、什么是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它将用户通信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作为数据段的首部,每个带有首部的数据段就构成了一个分组。首部指明了该分组发送的地址,当交换机收到分组之后,将根据首部中的地址信息将分组转发到目的地,这个过程就是分组交换。能够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被称为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的本质就是存储转发,它将所接受的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队,当它可以发送信息时,再将信息发送到相应的路由上,完成转发。其存储转发的过程就是分组交换的过程。分组交换的思想来源于报文交换,报文交换也称为存储转发交换,它们交换过程的本质都是存储转发,所不同的是分组交换的最小信息单位是分组,而报文交换则是一个个报文。由于以较小的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所以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快。报文交换主要应用于公用电报网中。

  二、分组交换的分类

  按照实现方式,分组交换可以分为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

  数据报分组交换

  数据包分组交换要求通信双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数据传输通路。发送者需要在通信之前将所要传输的数据包准备好,数据包都包含有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地址信息。数据包的传输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可以按照不同的路由机制到达目的地,并重新组合。

  虚电路分组交换

  它与数据报方式的区别主要是在信息交换之前,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先建立一个逻辑连接,然后才开始传送分组,所有分组沿相同的路径进行交换转发,通信结束后再拆除该逻辑连接。网络保证所传送的分组按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所以网络提供的服务是可靠的,也保证服务质量。

分组交换

  三、分组交换的特点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分组由组头和用户信息组成,分组头含有选路和控制信息。

  (2)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虚电路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数据报是无连接工作方式

  (3)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

  统计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不等长的时间片,长短不同的时间片就是传送不同长度分组所需的时间,对每路通信没有固定分配时间片,而是按需使用。这就意味着使用这条复用线传送分组时间的长短,由此可见统计时分复用是动态分配带宽的。

  (4)信息传送为有差错控制

  分组交换是专门为数据通信网设计的交换方式,数据业务的特点是可靠性要求高,对实时性要求没有电话通信高,因而在分组交换中为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设有CRC校验、重发等差错控制机制,以满足数据业务特性的需求。

  (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

  分组交换对所传送的数据信息要进行处理,如拆分、重组信息等。

  (6) 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

  在分组交换中,当数据流量较大时,分组排队等待处理,而不像电路交换那样立即呼损掉,因此其流量控制基于呼叫延迟。

分组交换

  四、分组交换技术工作原理

  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通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每个分组的前面有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五、分组交换的优点

  1. 分组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分组。

  2. 由于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加之交换结点具有路径选择,当某条传输线路故障时可选择其他传输线路,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3.通信双方不是固定的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4.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传输时间。

  5. 分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所以简化了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

  6. 分组较短,出错几率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减少,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时延。

分组交换

  六、分组交换的缺点

  1. 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历经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受分组,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越大造成的时延就越大,实时性较差。

  2. 分组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3.分组交换可能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是,哟啊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