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路由器选购技巧,教你辨别最适合家用的无线路由

通信设计应用

63人已加入

描述

现在,网络发展越来越快,不少用户上一次买的路由器还是300M时代,对路由器的概念还停留在60、70块够用的的程度,但现实情况是,老旧路由完全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需求,卡顿、掉线时有发生,因此在宽带升级的同时,路由器也要记得同步升级,这样才能完全发挥光纤宽带的效果。

那问题来了,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产品,在选购无线路由器时,如何才能买到适合自己家的路由器呢?

Step1:确认需求

对于多数用户来说,并不是很清楚什么样路由器的才能满足家庭的WiFi使用需求,因此在你选购路由器前,先确认一下自己的需求,如:

1.家里光纤宽带是多少兆的? 20M?100M?

2.是否需要千兆有线传输?如果家里对有线传输要求比较高,如NAS必须要。

3. 有多少个无线设备连接?

4.是否需要移动硬盘共享资料?

5. 是否需要智能管理,如家长控制、WiFi定时开关等。

如果以上需求超过2条,那么恭喜你,在选购时几十块的低端路由你就可以直接忽略了。

Step2:路由误区大扫盲

在确认完需求后,我们先来扫一下盲,让你今后买路由器再也不用被忽悠!

1.“大功率”最好?

建议消费者选择合格的品牌,不要购买未经国标认证的、由非正规厂商生产的路由器,国家已经规定发射功率不得超过100mW,超过这个数值的路由器放出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功率过大的同时信号噪音也会被放大,WiFi质量也无法保证的,因此在购买路由器时不要被所谓的“大功率”宣传语误导。

2. 只看无线速率不看有线速率

某些厂家宣称自己的路由器是千兆路由器,WiFi传输率是千兆,但配置的网口却是百兆的。不少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认为网口也是千兆的。所以这个不看端口速率大小的问题,一定要改正。

3. “M”不是“米”

我们通常看到路由器宣传的600M并不是说路由器的WiFi能传播多少米,是指无线传输的速率为600M bit(比特)每秒,数值越大代表传输速度越快,数据更流畅。小白用户可千万不要误会成距离了。

4.天线越多,信号越好?

天线数量与WiFi信号好坏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有些路由器只有2根天线,但它配备独立的PA+LNA无线功放模块,还采用了诸如波束成形等技术,信号覆盖范围往往比一些3、4根天线的路由器还广。因此,在判断路由器信号好不好时,不能仅看天线数量,还要看里面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等。

Step 3:根据需求选购适合自己的路由器

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相信小伙伴应该对路由器的选择有了初步的认识。总体来说,购买路由器前了解路由器的参数,如CPU、WAN口大小、无线传输功率等等。CPU运行功率越大越好,WAN口最好选千兆的,无线方面选择11AC双频路由。最后就是功能需求,如WiFi定时开关、APP管理、防蹭网、家长管理等功能都是标配,购买路由器时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

1、对于单间或小二居室等中小户型的用户来说,一般百元左右的路由器应该就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了,如腾达AC5就是不错的选择。腾达AC5采用全新一代11ac Wave 2.0 技术,多人连网不卡顿;支持手机APP管理,即使不在家也可以轻松管理路由器。

2、对于3居室及以上等用户来说,如果家里带宽较大,如100M光纤,需要连接路由器的设备比较多,对有线传输速率要求较高,建议购买支持MU-MIMO的无线路由器,例如腾达AC10。

AC10是一款WAN口和LAN口均采用千兆端口设计的高性能路由器,专为200M及以上光纤用户打造。采用全新一代 11AC Wave2.0 技术,外置 4 根 5dBi 高增益天线,双频并发 WiFi 速率高达 1167Mbps;支持 Beamforming+技术,信号穿墙能力更强劲,充分发挥光纤入户的优势,集成 MU-MIMO 技术,可提升带机量,多人连接不卡顿;另外,AC10还支持家长控制、WiFi定时开关、LED灯开关、带宽控制、腾达APP管理及宽带账号转移功能,让您和家人享受智慧稳定的无线生活。

3、对于房屋结构复杂、复式楼、别墅等用户来说,WiFi覆盖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可以考虑配备现在最新的分布式路由器来进行组网,例如腾达分布式路由nova MW6。

nova MW6是一款由腾达自主研发的true mesh分布式路由Wi-Fi系统,专为用户解决WiFi覆盖有死角、信号差等难题。具备网络自动优化,路径自动选择以及支持802.11v/r无缝漫游协议,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高速的家庭WiFi接入以及别墅级的WiFi覆盖,该套系统三只装WiFi覆盖范围高达500㎡,两只装高达260㎡。

腾达nova MW6支持自动组网,当第一个节点接入光猫后,系统自动识别该节点为主节点,其他节点通电后与最近节点自动组网,无论你是网络小白还是大牛,都可以轻松实现WiFi全屋覆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