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MCU机遇已经到来,各大MCU厂商崛起打破MCU高度垄断

控制/MCU

1889人已加入

描述

在物联网时代,各类终端需求的持续发酵下,市场重燃了对MCU这个已面世数十年产品的热情。无论是国际知名的NXP、ST、瑞萨、TI,还是国内的北京兆易(GD)、复旦微(FM)、航顺芯片研发(HK)、华大CEC等等,都在这个市场上各出奇招,卡位MCU的新风口。在中国市场,由于本土OEM厂商需求量大,ARM内核授权的便利性,加上当地服务的天然优势,催生了不少MCU的初创企业。国产MCU和其他半导体产品一样,需要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突围路。

图:2016全球MCU 市场格局

根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MCU供应商的销售总额约为3532亿美元,其中前十名就占了当年营收的58.6%,厂商以NXP、Renesas、Microchip、ST为主。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被国际巨头高度垄断的市场。

图:未来MCU市场预估

IC Insights 研究报告说,MCU市场将于2020年达到高峰,销售额达到209亿美元,销售267亿颗芯片。

大陆MCU厂商正在崛起,也不断开始有厂商能提供中高级32位MCU,相信国产MCU品牌将进入发展黄金期,打破MCU高度垄断,国产正当时:

1、原材料的上涨, ST、TI、瑞萨等产能严重不足,导致缺货涨价。据悉,不少MCU厂商产品交期都从4个月延长至6个月,日本MCU厂商更是拉长至9个月,前段时间也传出NXP、ST的MCU涨价的通知。在一系列缺货、涨价的不利因素之下,国内的MCU厂商也迎来了逆境中突围的机遇。从不久前在深圳举办的国际嵌入式系统展深圳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32位MCU产品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司研发的MCU可以完全兼容,量产才半年的M3、M0系列产品也已经供不应求在尽可能不间断供货的同时也不会跟涨,这无疑是迅速替代国外品牌占领市场的利器。

2、物联网行业兴起,是MCU发展的一大驱动力。比如医疗电子用品、个人健康监测产品等都需要低功耗、长时间使用、无线通信的产品,然而这些都必须倚赖MCU来实现。MCU作为物联网的核心零组件,无论在市场规模,还是技术要求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对于物联网世界里数量更为庞大的无线传感节点,功耗和续航时间更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行性。比如在散布在桥梁或者隧道中用于检测位移形变的传感器节点,数量庞大且只能依靠电池供电,要求电池续航时间通常达十年以上,这对MCU的功耗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厂商都瞄准了这一市场需求,纷纷推出各自的超低功耗MCU。小编从2017深圳国际电子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嵌入式系统展上,航顺芯片携世界最低功耗7nA处理器和多款MCU应用方案亮相,现场演示世界最低功耗7nA航顺HK苍龙1号,睡眠状态下功耗几乎为零,吸引了不少眼球,震撼业界。

3、国际知名企业为国内培养了充足的人才。过去近十年,外资MCU厂商在国内的发展,为我们培养了大量人才,尤其在上海,更是聚集了全中国近一半的MCU高手,这为国产MCU的发展提供了软实力的支持。

4、国内的晶圆代工厂产线发展成熟。MCU生产需要晶圆代工厂的特种工艺支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的代工厂产线愈发成熟,IP库的丰富和技术的沉淀,为提高产品的性能表现和可靠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5、国家对芯片国产化有需求,并成立了大基金支持,嗅到了机会的资本也非常活跃。用资本的力量去推动产业发展,对企业来说,会更容易做大做强。

6、国内整机企业领先于全球的飞速发展,带给国产MCU更多的机会。现在的国产整机企业,尤其是新兴产品的整机企业发展迅猛,甚至领先于国外同行业竞争者。

自然对芯片的需求和理解、对器件的要求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国外MCU大厂为他们提供专用芯片,无论是时效性,便捷性以及毛利率要求方面,都给了国内MCU原厂提供了进场机会。

综上所述各种机遇下给了我们国内MCU原厂的机会,比如兆易创新(GD)、复旦微(FM)、航顺芯片技术研发(HK)、华大CEC等。据调查国内MCU代理商、方案商有83%以上支持国产MCU,在以上种种因素影响下是否会逼迫国内应用商改换门庭选用国产MCU呢?国内MCU厂商能否把握住这次机会迅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一飞冲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m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