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狼后有虎,16位MCU该何去何从?

控制/MCU

1882人已加入

描述

16位MCU如今面临8位和32位微控制器(MCU)夹杀,市场更有可能将逐渐萎缩,对此,Microchip MCU16业务部副总裁Joe Thomsen则表示,16位MCU在以硬件设计为主的产品上,仍有一定的市场利基, 而该公司近期也发布业界首款双核心16位数字讯号控制器(DSC)--dsPIC33CH,瞄准具控制回路的硬件产品,如马达、数字电源等,拓展16位市场。

Arm核心的开放让32位MCU开发成本持续降低,芯片价格也随之下降,并逐渐瓜分高阶16位MCU市场;而8位MCU由于价格低廉,目前仍有广大低阶应用市场,且随着效能提升,也渐能满足较为低阶的16位MCU应用需求, 也因此,16位MCU在现今市场中,可说是遭逢夹杀,市场发展备受挑战。

不过,Thomsen认为,16位和32位MCU仍是有市场区隔的。 8位和16位MCU的设计导向都较以硬件为中心,而32位MCU则较偏重软件设计,如图像用户(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接口设计。 因此,若终端产品较重视软件设计,那32位会是较好的选择;但如果产品偏向硬件设计,或要满足控制回路较多的应用,如数字电源和马达控制,则该选择16位的MCU,因为16位的MCU可达到最佳的硬件设计效果。

为此,Microchip近期也宣布推出首款双核心16位DSC--dsPIC33CH,该控制器采用单芯片、双内核dsPIC DSC的配置,可满足高阶嵌入式控制应用的设计和系统开发,包括上述提到的数字电源(AC-DC/ DC-DC电源供应器、汽车变频器等)、马达控制(风扇、无人机等),以及高效能嵌入装置(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汽车物联网网关等)。

据悉,该产品的两个内核一个是主核,一个是副核。 副核用于执行对时间需求型的专用控制程序码,主核负责运行用户接口、系统监控和通讯功能,专为终端应用量身定做;而新产品还进行特别设计,允许不同的设计团队分别为每个内核单独开发程序,并将两个内核无缝整合到一个芯片中。

然而,Microchip发布业界首款双核心MCU,是否意味着要与32位MCU竞争,未来16位双核心MCU将成主流趋势? 对此,Thomsen指出,双核心可以监控彼此之间的状况,确保更稳定、高效的运作,这将会是日后Microchip旗下16位产品继续发展的方向之一;但这类产品是否会成为主流,端看终端制造商反应,若反应相当好, 相信连竞争对手都会投入发展,那未来双核心的16位MCU势将越来越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