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芯片设计到软件应用,从平台选择到云端安全,只为创造一个更好的驾驶时代!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应用的增加和互联网对汽车的逐步渗透,汽车的电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出现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度电子化和以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智能化产品,汽车电子市场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创新为国内外汽车电子相关厂商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2014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2050亿美元,预计2015-2020年将以8.5%年复合增长,到2020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3300亿美元。

未来的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传统技术的结合,也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与影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等。

为此,2017年12月7日上午,华强聚丰电子发烧友网在深圳科兴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四届中国IoT大会智能汽车分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教授白杰及NXP、瑞萨电子、纳雷科技、佐思产研、金雅拓等企业,针对物联网时代下智能汽车机遇及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四届中国IoT大会智能汽车分论坛现场

同济大学教授白杰:智能驾驶与多传感系统

自动驾驶系统的演讲过程主要从ADAS系统、准自动驾驶再到完全自动驾驶。同济大学教授白杰表示,目前ADAS系统已经基本实现,而准自动驾驶一部分实现,如自动变道、跟随及防撞等,还有一些如自动巡航估计要到2020年才能实现市场化,而完全自动驾驶估计要到2025年实现。

同济大学教授白杰

当前,自动驾驶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主行走控制系统,基于车载传感器实现防撞功能;另外一种是基于V2X获取前方信息,即协调型行走系统。白教授举例说道,比如基于自主行走控制系统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毫米波雷达搭载数有1个远或中距离雷达,2个或者4个中距离雷达。随着人工智能在ADAS上的应用,针对芯片的设计会考虑增加硬件的深度学习设计,如何在软硬件上做取舍,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模型与原有软硬件架构以及整个系统设计上做匹配,目前来看还在早期探索阶段。

白教授表示,在未来无人驾驶需要依赖算法来识别道路上的各种多样性目标。道路情况十分复杂,面对的物体多种多样,即使同一类物体,也存在外形、尺寸差异。同时,路面上的物体也可能以组合形式出现。以行人为例,行人有不同的静态和动态差异,静态包括行人的外形、服装、高矮胖瘦、体貌特征差异;动态差异指行人的运动状态,可能奔跑、行走或者静止。这就要求识别算法拥有极高的辨识度,能够区分路面上各个不同的物体,精准判断。白教授指出,物体识别算法通常分为六个步骤:前处理→前景分离→物体分类→结果改进→物体追踪→应用层面处理,前五个部分是算法的核心,第六部分则通常指后续的物体行为预测、路径规划、导航和防碰撞算法等。

NXP中国汽车电子应用开发中心总经理易生海:ADAS与自动驾驶的未来之路

NXP中国汽车电子应用开发中心总经理易生海表示,对自动驾驶的一些思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享受生活,每天要在汽车上度过一小时,需要无缝互联出行体验;2、挽救生命,全球每年有130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由ADAS迈向自动驾驶是更好选择;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美国要求2025年之前,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63克/英(54.5MPG),高能效成为了必然趋势。

NXP中国汽车电子应用开发中心总经理易生海

NXP中国汽车电子应用开发中心总经理易生海认为,未来不光是技术的挑战,还有法规& 兼容性、新技术&生活方式、信任&可靠性等待也会存在,NXP追求舒适、安全、高效及移动性。自动驾驶系统架构不止是四个车轮上的大脑那么简单,而是安全无忧出行的核心,是要利用来自信号处理、安全和移动技术领导者的自有生态系统和能力,更加看重感知、思考及行动。NXP全面支持基于域的车辆架构,包括连接性、驾驶员替代、动力和传动系统、车身与舒适系统及驾驶体验等等,完整的解决方案可让上市时间更快,完全可扩展性。

瑞萨电子汽车电子应用技术部部长Paul Lam: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瑞萨电子汽车电子应用技术部部长Paul Lam表示,瑞萨电子自动驾驶理念,从云服务到传感和车辆控制的端对端解决方案,助力打造自动驾驶程度更高的社会,通过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加快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开发。瑞萨提供下一代汽车电子系统的整体方案,包括用于汽车应用的R-CAR产品,从车载计算机到ADAS、仪表、网络互联、云端互联等等,车身/ /关 网关 MCU 路线图,可扩展和广泛的 RH850 / F1x 产品, 以支持客户的 ECU 平台设计理念。

瑞萨电子汽车电子应用技术部部长Paul Lam

当前,瑞萨电子与TTTECH合作高度自动驾驶平台,采用瑞萨电子2颗R-Car H3和1颗 RH850,根据ASIL-D功能安全概念开发,支持采用TTIntegration进行复杂、高度自动化驾驶系统的高效集成过程。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瑞萨电子的自动驾驶技术具有“更安全( 故障操纵 )”、“更安心”和功耗更低的优势。另外,瑞萨电子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基于RENESAS Autonomy™,提供从云服务 ,提供从云服务到传感器,车辆控制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纳雷科技总经理周坤明:77GHz毫米波雷达解决方案

ADAS/驾驶幕后英雄环境感知逐渐走进前台,包括导航系统、激光雷达、高性能处理平台、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等等。纳雷科技总经理周坤明指出,毫米波雷达全球车载雷达56亿美元,中国预计72亿人民币,根据Plunkedt Research 的调查与预测,2014 年全球的毫米波雷达市场出货量在1900万颗, 预计到2020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出货量将近 7200万颗,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速约为24%。中国汽车市场占全球30%左右,2015年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7亿,年增量2500万辆以上。消费结构升级,中产阶级需求增加,ADAS车型销量看涨,带动国内毫米波雷达前后装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纳雷科技总经理周坤明

周坤明谈到,主流汽车采用国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自主可控迫在眉睫,毫米波雷达是智能汽车上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是能够在全天候场景下快速感知0-200米范围内周边环境物体距离、速度、方位角等信息的传感器件,而且核心技术往往还买不来,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亦是如此,该产品的核心技术目前仍然是掌握在等几大跨国巨头的手里,只能购买全套系统。

对于国内77GHz-79GHz毫米波雷达现状,77GHz关键硬件设计基本掌握,可以满足产品的基本应用,性能上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异,最关键点软实力相对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关键策略。要做到三个方面:

极致可靠:不误报、不漏报、无虚警;

面向应用:满足无人系统应用、目标输出多种类型、适合多种场景应用;

极致稳定:角精度误差在1°以内、距离精度1米以内、分辨率;

对于这些,周坤明指出,纳雷科技国内24Ghz毫米雷达领跑者,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安防、智能交通、汽车主动安全和无人驾驶、智能照明、工业应用等领域,是专业的毫米波传感器和雷达的设计和制造商。产品覆盖24Ghz、60Ghz、77Ghz ,在安防、交通、工业控制等多个行业。

东芝高级经理刘文鑫:基于图像识别的ADAS解决方案

东芝高级经理刘文鑫表示,当今汽车行业的“三大趋势”,即无人驾驶、车联网、新能源车,东芝解决方按包括ADAS图像识别、车内通信、激光雷达、车规及存储等等。据预测2025年以后无人驾驶将成为主流,东芝可提供业界领先的ADAS芯片方案,助力无人驾驶 时代来临。

东芝高级经理刘文鑫

比如Visconti4 ,这是是东芝最新 ADAS芯片,8核+ 14 个图像/算法加速器 ,可实时处理8项功能,包括前车防撞宝剑、行人识别、障碍物检测、车道保持报警、路面标记识别、对方大灯检测、交通标志识别及红灯信号识别。

佐思产研研究总监周彦武:无人驾驶市场分析

佐思产研研究总监周彦武首先谈到,无人驾驶的架构在60年前就已经确定了,激光雷达是无人车环境感知核心,就是一种兼具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优点的传感器,可以满足99%的工况。

佐思产研研究总监周彦武

佐思产研研究总监周彦武首先谈到,无人驾驶的架构在60年前就已经确定了,激光雷达是无人车环境感知核心,就是一种兼具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优点的传感器,可以满足99%的工况。

未来的自动驾驶,可以检测车道线和红绿灯,目前激光雷达检测车道线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根据激光雷达回波宽度;二是根据激光雷达反射强度信息形成的灰度图,或者根据强度信息与高程信息配合,过滤出无效信息;三是激光雷达SLAM与高精度地图配合,不仅检测车道线还进行自车定位;四是利用激光雷达能够获取路沿高度信息或物理反射信息不同的特性,先检测出路沿,因为道路宽度是已知,根据距离再推算出车道线位置。

金雅拓业务拓展经理张艳妮:智慧车联网解决方案

出行服务不仅仅是向运动或休息中的驾驶员或乘客提供服务。它们可以是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访问,还可以是汽车共享服务、停车位或电动汽车充电站位置等内容或服务的交付,还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组合,这些服务由数字化生活方式、车联网和共享经济推动。

金雅拓业务拓展经理张艳妮

金雅拓业务拓展经理张艳妮指出,金雅拓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厂商确保数字化出行服务的安全,其中包括:1、车联网。专为应对恶劣的汽车环境所设计,为信息娱乐/车载通讯服务提供连接;2、保护数据安全。高度安全的通信协议以及证书防篡改保护;3、管理ID。用户认证和身份证件对于简化出行服务注册和使用至关重要;4、货币化服务。监控服务使用情况并调整业务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收入。

金雅拓业务拓展经理张艳妮表示,金雅拓通过提供加强的连接和云服务,实现数字化汽车和出行服务,在可信环境中汇聚并管理出行新生态合作体系中的用户身份,提供认证解决方案,使出行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安全服务。

以上,就是第四届中国IoT大会智能汽车分论坛内容分享。从芯片设计到软件应用,从平台选择到云端安全,多方位角度对智能汽车进行交流与探讨,共同助力智能汽车产业升级,加速无人驾驶时代来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