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新政策 北京出台国内首例无人驾驶新规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出台无人驾驶测试新规,赋予无人驾驶路测合法化地位。这是国内首次为无人驾驶上路测试提出的指导性政策,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将有法可依,对行业可谓意义重大。

官方首次给了无人驾驶定义

自驾车上路的问题一直是业界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半年前,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收到的第一笔无人驾驶罚单,至今仍是业界的谈资。

此次北京市相关政策出台,不仅首次为无人驾驶做出了相关规定,也第一次为无人驾驶给出了官方定义。也让自驾车上路终于名正言顺,有了官方文件为依归。

文件定义指出:无人驾驶车辆是指在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的机动车上装配无人驾驶系统的车辆。

无人驾驶车辆不需要驾驶员执行物理性驾驶操作,无人驾驶系统能够对车辆行驶任务进行指导与决策,并代替驾驶员操控车辆完成安全行驶。无人驾驶包括自动行驶功能、自动变速功能、自动刹车功能、自动监视周围环境功能、自动变道功能、自动转向功能、自动信号提醒功能、网联式无人驾驶辅助功能等。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分析表示,这是国内第一个地方性的无人驾驶的标准,有了它以后,无人驾驶上路测试有规则可依,意义重大,“原来是偷偷摸摸的去干,现在可以合法合规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周荣认为,出台地方性指导意见意味着:可以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无人驾驶路试,相当于一种示范运行,对于无人驾驶的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是一种利好。

殷承良认为,北京出了无人驾驶上路测试规范以后,上海、广州、深圳的地方也会陆续推出相关政策“全国范围的无人驾驶的标准也已经在讨论过程中”。

对上路测试车辆和安全措施进行规定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因进行无人驾驶相关科研、定型试验,可申请临时上路行驶。申请道路测试的车辆必须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并且具备自动、人工两种驾驶模式,可在两种模式间随时切换;

为保证安全,测试车辆在上路测试前,必须在无人驾驶封闭测试场进行过不少于规定里程与规定测试环境的测试,测试结果经专家评审认定,具备条件才允许上路测试;上路测试期间,车辆属于“有人驾驶”状态,每辆车都要配备有一定驾龄经验、熟悉无人驾驶系统的测试驾驶员。

测试的车辆还必须安装监管装置,可以随时监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测试车辆将在指定区域、指定时段内测试。区域的选择将选取人流量少、车流量少的地段,时间段的选择将避开早晚高峰的时间段,不会对正常交通产生过多影响。

对自驾车事故责任认定进行了规定

测试主体应与测试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测试车辆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认定测试驾驶员为车辆驾驶员,由市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并由测试驾驶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测试车辆在进行道路测试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测试驾驶员应立即停止测试,同时测试主体应向无人驾驶测试管理机构报备。

发生交通事故后二十四小时内,测试主体应将规定时间段的无人驾驶数据上报给无人驾驶测试管理机构。事故责任认定后十个自然日内,测试主体应向无人驾驶测试管理机构提交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原因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

各国自驾车规范陆续出台

事实上,很多无人驾驶方面的路测已在国外进行。美国的无人驾驶法规就是从各个州陆续开始的,在今年10月,美国众、参议院相继批准首部规范美国无人驾驶的法案——SELF-DRIVE Act,这是美国首个对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进行管理的法案,也是美国首个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联邦法案。

德国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研究也很深入,很多技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相对滞后,主要是法律上的障碍。今年1月,德国议会审议通过了《无人驾驶汽车法》,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交通参与作出了规范,规定无人驾驶车辆里必须配备司机,随时监控车外路况以及以车内设备的运行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必须马上采取人工驾驶措施进行干预。

在澳大利亚无人驾驶车辆的监管措施各个州不同。最早修改道路交通法规、允许无人驾驶车运行的是澳大利亚的南澳州;随后,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也引入《道路安全法案》修正案,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在有组织的实验条件下在公共道路上行驶。所有的无人驾驶实验通常都是从私人领地或者无公共交通的环境开始,再慢慢转移到正常的公路环境中。

国内多家企业试水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技术和车辆在近两年红红火火。今年7月,在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首次亲自展示百度无人驾驶车辆开上北京五环路。视频中,驾驶位并无驾驶员,李彦宏随后接到了交管部门的罚单,喧腾一时。

当时百度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四个月前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上五环被大家讨论,无人驾驶到底能不能上路?上路又该遵守什么规范?”当时没有答案,而且还吃了罚单。而四个月后,北京市就出台了无人驾驶新规。

国内各大汽车、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无人驾驶的应用研发上投入大量精力,同样,高德地图也有涉足无人驾驶技术。业内普遍认为,要实现高级别的无人驾驶,地图提供的高精度信息至关重要。

早在2015年2月,高德建立高精地图量产的生产线;2016年9月完成28万公里高速公路的采集,目前仍不断更新。高德地图曾表示,三到五年后,物联网设备的精度在道路上能控制在5米甚至3米以内,就可以保证把车导航到目的地的停车位上,自驾也就随之到来;此外,滴滴出行已在中国、美国建立无人驾驶车队,并投入积极测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