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地铁撞墙的原因是什么_索性没有人员伤亡

智能驾驶

14人已加入

描述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指的是完全没有司机和乘务人员参与,车辆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全自动运营,自动实现列车休眠、唤醒、准备、自检、自动运行、停车和开关车门,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恢复等功能,包括洗车也能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完成。

  无人驾驶技术能使列车整个运行过程实现全自动控制,使得车辆按照接近优化的运行曲线进行运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列车不设驾驶员,也节省人力成本。此外,全自动化运营也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运营故障。

  无人驾驶将要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国家都在发展这种技术,印度的这撞墙的地铁是怎么回事。造成什么后果,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列无人驾驶地铁列车19日在试运行时发生事故并撞墙,6天后,印度***莫迪原本要参加这条新地铁线路的通车仪式。

  

  据新华社报道,德里地铁公司高级官员阿努杰·达亚尔19日表示,发生事故的是一列制动系统未经测试的列车,当时列车正滑行至一处坡道上进行清洗,不料它突然向回滑动,并失控撞到附近的墙上。

  “没有人在事故中受伤,目前地铁公司已开始调查事故原因,初步判断应该是操作失误和人为过失造成的,但事故将不会影响正式运行时间,”达亚尔说。

  墙壁被撞出个大洞。墙壁被撞出个大洞。

  据印度媒体报道,发生事故的是德里地铁公司第一条无人驾驶线路,这条地铁线原计划于本月25日圣诞节当天正式投入运行,将往返于新德里及其卫星城诺伊达之间,莫迪原计划参加通车仪式。

  这段长12.64公里的线路属于印度洋红色地铁线(magenta line),连接新德里的贾纳克布里西站(Janakpuri West)和诺伊达的植物园站。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地铁的新一代列车可以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运行。截至2018年3月,德里地铁公司计划进行相关线路的扩建,到时候投入使用的不仅是洋红色的这条线路,还包括一条“粉色线路”。这些列车将具备高水平的自动化水平,会以“无人值守模式”运行。

  这并不是印度洋红色线第一次出现事故。去年11月5日,两辆配备先进的反碰撞技术的德里地铁公司列车发生相撞。虽没有人员伤亡报道,但两列车都遭到创伤。

  用制度创新 助力无人驾驶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公安交管局、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制定发布了自动驾驶测试新规,赋予自动驾驶路测合法化地位,为无人驾驶车辆上路提速。根据新规,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在购买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赔偿保函后,因进行自动驾驶相关科研、定型试验,可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行驶。

  如今,无人驾驶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4个月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道路上实测无人驾驶车辆,让无人驾驶成为热议话题,也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支持创新,无人驾驶上路应合法化;也有一些人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尚不成熟,不能盲目上路。可以说,北京市出台的自动驾驶测试新规打破了这种争议局面,为自动驾驶合法上路开了一个好头。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无人驾驶也不能只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要知道,无人驾驶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实验室里虽然可以模拟多种路况,但不上路你就永远不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只有走出实验室,接受实况道路的测试,无人驾驶技术才会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安全,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更进一步来说,我们还要认识到,面对科技创新,立法和监管也必须同步跟进,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才有实践发展的空间,接受市民和消费者的检验。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美国加州是全球率先放开无人驾驶道路测试的地方,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当地申请了路测牌照,成为全世界无人驾驶路测的“圣地”。新加坡对于无人驾驶的态度也比较开放,2014年便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用于管理无人驾驶汽车。这都说明对待新生事物和科技创新,监管者在政策制定上也要跟上脚步,才不会扼杀创新激情,阻碍技术进步。

  当然,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态度,也对监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大上的无人驾驶技术,到日常生活中的共享单车等新生事物,它们所呈现的问题可能不同,但背后的监管理念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如何呵护新技术、新事物,理解创新创业者的新需求,而这要求政府采取既有温度又有底线的监管方式,对新技术、新事物该引导的引导,该规范的规范。宁愿自己多想一些办法、多一些麻烦,也要保护创新的“源头活水”,给新事物的发展壮大留足空间,这才是监管的更高境界。

  此次北京市发布的自动驾驶测试新规,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无人驾驶上路可能带来的问题,打破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立法空白,有利于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走向成熟,使其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这一新规体现的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形成了科技创新与社会治理良性互动的局面。

  有关各方面的法律事务问题,明泰律师能够结合实际为当事人提供务实、周全、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方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