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在物联网拥抱万物互联的时代,制造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因此中国相继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战略规划。而工业物联网正是实现“中国智造”的基础。强调万物互联,是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具体应用。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和世界产业格局重构的重要推动力。伴随着“万物互联”将信息转化为行动,物联网产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物联网在工业的应用,是物联网最重要的领域。
工业,一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放眼全球,德国工业4.0如火如荼,美国正式启动“再工业化”,中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战略规划,“中国智造”成为未来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工业物联网正是实现“中国智造”的基础。同时,在工业物联网领域,也存在这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等,亟待解决。
在此形势下,政府如何支持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选择哪些突破点?赛迪顾问通过对产业深入的研究,为政府、企业、投资者等剖析现状,明确未来方向,提供发展建议。
工业物联网是一种:数字时代先进生产模式,通过将感知技术、通信技术、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运用到生产、配料、仓储等所有阶段,实现生产及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同时,通过云服务平台,面向工业客户,融合云计算、大数据能力,助力传统工业企业转型。
2016年我国工业物联网规模达到1896亿元,在整体物联网产业中的占比约为18%。预计在政策推动以及应用需求带动下,到2020年,工业物联网在整体物联网产业中的占比将达到25%,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图 1 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规模及增长
在2016年细分应用领域中,占据物联网市场的19.8%,位居所有行业第一位。展望未来,工业物联网也是物联网应用推广最主要的动力。
图 2 2016年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结构
第一是基础支持力量薄弱,共性技术开发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现阶段,我国在传感器关键技术、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物联网共性技术方面滞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无法为我国的工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是人才不足制约发展,资金支持需要提升。工业物联网具有应用案例与场景多样化、数据多结构化的特点,需要企业员工利用大数据融合实时与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共同进行预测性和规范性分析,现有工业企业所拥有的人才并不具备相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国内大学正在努力培养数据科学人才,但是数量毕竟有限,无法满足未来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此外,我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研发、企业培育、产品推广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第三是产业尚处起步阶段,安全问题有待解决。随着工业物联网的推广,数以亿计的设备将产生海量的数据,与此同时,数据暴露的可能性也将持续增大,将威胁工业系统的生产和应用过程。数据所有权和安全性问题仍是设备制造商和用户讨论的焦点,也是未来工业物联网推广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是企业发展面临不均,中小企业较难复制。对一些中小型工业企业来说,传统的系统集成、定制开发的理念无法应用到中小型企业中,工业物联网建设成本过高,使得大企业的成功模式无法在小企业复制,导致我国工业物联网应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对此,可通过设备租用、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公用云平台等商业模式创新赋能中小型企业,解决工业物联网应用不均衡的问题。
技术趋势:由云端数据处理向边缘倾斜。工业物联网是一个多元化整合、不同元素之间相互探索的平台,能够将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控制器、数控机床等生产设备连接起来。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连入工业物联网的智能设备将日趋多元化,网络互连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能够输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此外,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倾向于在数据源头处理数据的边缘计算不需要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更加适合数据的实时和智能化处理,因此更加安全、快捷、易于管理,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模式趋势:由产业个体向生态系统转型。工业物联网是集合了硬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提供商、解决方案搭建商的产业生态系统。随着产业的发展,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公司将由单一的产业个体向价值链的参与者转变,公司将建立并发展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在此生态系统中,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竞争环境灵活响应,利用互相连接的产品和客户,通过合作,使整个价值链的所有参与者都从中受益。
应用趋势:由设备资产向产品客户转移。工业物联网不仅能够实现设备的互联,还能够通过优化产品类型、维护客户关系为企业服务。然而,目前工业企业所获得的产品和客户的信息量远少于资产和设备的信息量,因此未来工业企业为了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提升现有客户关系,企业需要大量产品和客户的相关信息支持。在效率提升和业务成长的双重诉求驱动下,未来企业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关注度将由设备和资产转向产品和客户。
聚焦共性问题,突破核心环节。建议政府把握国际物联网的发展方向,研发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不断引进或者借鉴国际上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并根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技术进行再创新。要重视关键技术的研发,例如传感器识别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感知节点及终端服务、RFID技术、业务支撑及智能处理技术等,通过对共性技术的研究从而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的相关的技术,以不断提高我国物联网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加大投入力度,重视金融支撑。建议政府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在相关的政策上和法律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在政策方面要明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出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措施,进一步健全物联网发展相关的政策支持,建立物联网企业技术中心和交流平台,提供资金扶持和研发成本。在资金支持方面,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工业物联领域创业创新,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与工业物联企业进行对接和合作,搭建产业新型融资平台,不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加强安全保障,完善标准体系。建议政府制定“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管理条例”,依靠地方信息安全保障局,从源头、过程、硬件、软件等各个环节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除了防范信息数据的造假、篡改、毁坏、流失、泄密,还应搞好分散、保密、多元多级的数据备份、应急预案、软件防黑,以及重要部门、关键环节的信息安全飞行督察和信息安全员的直辖派驻。加快建设技术标准试验验证环境,完善标准化信息服务。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制定,制定工业物联网标识与解析、网络与信息安全、参考模型与评估测试等基础共性标准。推动行业应用标准研制,持续推进工业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重视人才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发展物联网技术,必须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支持工业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业物联网行业要广泛引进和吸收优秀人才,才能提高物联网的竞争力和发展。物联网相关企业要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训;政府部门要不断提高扶持力度,积极倡导各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一些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校、机构与国际上的先进物联网专业领域多交流、沟通,不断为物联网的技术提供保障。
根据对全国主要工业物联网企业进行分析和评分,赛迪顾问最终形成“2017中国工业物联网投资价值五十强”。榜单如下:
表 22017中国工业物联网投资价值五十强—设备制造商
表 32017中国工业物联网投资价值五十强—平台提供商
表 42017中国工业物联网投资价值五十强—系统集成商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