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测试仪器
在比色分析中,有色物质溶液颜色的深度决定于入射光的强度、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及液层的厚度。当一束单色光照射溶液时,入射光强度愈强,溶液浓度愈大,液层厚度愈厚,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定律,即Lambert-Bear 定律。这就是分光光度法用于物质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经典的光路系统和精良的制造工艺,使仪器的测试精度及稳定性较传统产品有很大的提高;广泛适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医学、生物、农业、环保、教学等行业和领域。该仪器也是食品厂办QS认证中的必备检验设备。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nm,紫外光为200~400nm,红外光为760~500000nm。可见光因波长不同呈现不同颜色,这些波长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不同颜色的光称单色光。太阳或钨丝等发出的白光是复合光,是各种单色光的混合光。利用棱镜可将白光分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各种单色光,即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这就是光谱。
有色物质溶液可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的能量而呈现不同颜色,而某些无色物质能特征性地选择紫外光或红外光的能量。物质吸收由光源发出的某些波长的光可形成吸收光谱,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吸收光谱,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物质的这种吸收特征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1 721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1.1 在接通电源之前,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0”刻度线,否则应旋转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调节到位。
1.2 打开比色皿室的箱盖和电源开关, 使光电管在无光照射的情况下预热 15min 以上。
1.3 旋转波长调节器,选择测定所需的单色光波长。 选择适当的灵敏度,一般先将灵敏度旋钮调至中间位置,用零点调节器调节电表指针至 T 值为 10%处。 若不能调到,应适当增加灵敏度。
1.4 放入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使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比色皿室箱盖,使光电管受光,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电表在 T 值为 100%处。
1.5 打开比色皿室箱盖(关闭光门),调节零点调节器使指针在 T 值为 0%处,然后盖上箱盖(打开光门),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指针在 T 值为 100%处。如此反复调节,直到关闭光门时和打开光门时指针分别在 T 值为 0%和 100%处为止。
1.6 将待测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箱盖,由此时指针的位置读得待测溶液的 T 值或 A 值。
1.7 测量完毕后,关闭开关,取下电源插头,取出比色皿洗净擦干、放好。 盖好比色皿暗箱,盖好仪器。
2 721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2.1 使用比色皿,只能拿毛玻璃的两面,并且必须用擦镜纸擦干透光面,以保护透光面不受损坏或产生斑痕。 在用比色皿装液前必须用所装溶液冲洗 3 次,以免改变溶液的浓度。 比色皿在放入比色架时,应尽量使它们的前后位置一致,以减少测量误差。
2.2 需要大幅度改变波长时,在调整 T 值为 0%和 100%之后,应稍等片刻(因钨丝灯在急剧改变亮度后,需要一段热平衡时间),待指针稳定后再调整 T 值为 0%和 100%。
2.3 当被测溶液浓度太大时,可在空白溶液处加一块中性滤光片(所谓中性是指它们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率基本相同),其 A 值有 0.5、1 和 1.5 三种。 所谓 A 值为 1 是标称值,实际在 1 左右,须经使用的仪器在实际使用的波长下测定其实际数值, 例如∶测得吸光片的实际数值为 0.95,在空白溶液处加此吸光片后,被测溶液在电表上的读数为 0.74,则该溶液的实际值为∶0.74+0.95=1.69。
2.4 根据溶液的含量大小选择不同光程长度的比色皿,使电表读数 A 值在 0.1~1 之间,这样可以得到较高的准确度。
2.5 为确保仪器工作稳定,在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的地方,应加一个稳定电源。 同时仪器应保持接地良好。
2.6 在仪器的底部有两只干燥剂筒, 应经常检查。 发现干燥剂失效时,应立即更换或烘干后再用。 比色皿暗箱内的硅胶也应定期取出烘干后再放回原处。
2.7 为了避免仪器积灰和沾污,在停止工作时,应用罩子罩住仪器。仪器在工作几个月或经搬动后,要检查波长的准确性,以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3 721 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方法波长读数校正的方法很多,例如
(1)可用波长精度很高的干涉滤光片。
(2)已知吸收峰(λ 最大)波长的有色物质的溶液等做标准来校正。 前一种方法需要特殊的设备,其精确度较高;后一种方法简易可行,精确度较差,但对 721 型分光光度计来说,这种方法已能够满足要求。
配制一已知 λ 最大的物质的适当浓度的溶液,用待校正的仪器在该物质的 λ 最大±20nm 范围内,用不同的波长测定其 A 值。 可从小于该有色溶液的 λ 最大约 20nm 处开始,每隔 2nm 测定一次,至波长大于该溶液 λ 最大的约 20nm 为止。 例如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校正, 其 λ 最大为 525nm。 故在 505 至 545nm 之间,每隔 2nm 测定一次吸光度。将测定结果作吸收曲线,所得曲线有一吸收峰(若未所得曲线未呈现吸收峰,则表示此仪器波长读数偏差大于 20nm,应扩大测定的波长范围),设此吸收峰的波长为 λ′最大,将它与已知的 λ 最大比较,其差即为波长校正值,以 λ 校表示∶λ 校=λ 最大-λ′最大。
若波长校正值 λ 校很大,则需要重新调整励光灯泡,或检修单色器的光学系统。 若波长校正值小于 10nm,则可在使用该仪器时,用校正值来校正波长。 当 λ 校为正值时,表示该仪器的波长读数较真实的波长偏高。 因此在使用该仪器时,若测定某一溶液时所需选定的波长为 λ 测,那么应调至的波长读数(λ 读)则为∶
λ 读=λ 测-λ 校
例如用高锰酸钾溶液(其 λ 最大为 525nm)校正一仪器,测得其吸收峰 λ′最大为 530nm,则∶λ 校=λ 最大-λ′最大=525nm-530nm=-5nm
用该仪器测定邻菲罗啉铁时,应选用的波长为 510nm,其波长读数标尺应旋至 λ 读:λ 读=λ 测-λ 校=510nm-(-5nm)=515nm
即波长读数应调至 515nm,而此时真实的波长为 510nm,即邻菲罗啉铁的 λ 最大。
4 小结
721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便,能耗低,稳定性好,便于调校,准确度比较高,使用范围比较宽,所以仍将在分析化验领域内发挥重要的作用。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