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定义为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无线电波发射或转发的一种通信方式,能够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手持终端以及航天器和地面站之间的通信。相较于传统地面通信,卫星通信能够以较低的开销实现较广的无缝覆盖,同时地理环境不对其产生约束。卫星通信在岛屿、沙漠等低业务地区,船舶、飞机等地面网络难以覆盖区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具有跨度大、距离远、机动性强、通信方式灵活等优点。
卫星通信使用到的频段涵盖L,S,C,X,Ku,Ka等,而最常用的频段是C和Ku频段,而Ka频段是后起之秀。目前地球赤道上空有限的地球同步卫星轨位几乎已被各国占满,C和Ku频段内的频率资源被大量使用,而Ka频段的频率工作范围要大数倍,在现代军事和民用通信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L频段
1-2GHz频段称为L频段,该频段主要用于卫星定位、卫星通信以及地面移动通信。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多工作于800-900MHz、以及1800-1900MHz频段。频段被众多地面和航空等业务所使用。
· S频段
2-4GHz频段称为S频段,该频段主要用于气象雷达、船用雷达、以及卫星通信。S频段的可用带宽较窄,地面终端天线的指向性较差,因此,S频段卫星通信的轨位和带宽资源有限。根据ITU先占先用的协调惯例,新入行者几无可能使用相关频率资源。
· C频段
4-8GHz频段称为C频段,该频段最早分配给雷达业务,而非卫星通信。商用通信卫星是从C频段起步的。早在1960年代,就有Intelsat卫星采用C频段全球波束和半球波束,提供国际电话和电视转播等越洋通信业务。当时的Intelsat A标准地球站的天线口径为15-30.5m。
常规C频段也被地面微波中继业务所使用,卫星地球站选址不当时,易受地面微波干扰。随着地面通信业务的发展,原用于卫星通信的C频段频率资源有逐渐被地面通信业务侵占的趋势。
· X频段
8-12GHz频段称为X频段,X频段主要用于雷达、地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空间通信。雷达多工作于7.0-11.2GHz频段。
卫星通信多使用7.9-8.4/7.25-7.75GHz频段,简称为8/7GHz频段。该频段通常被政府和军方占用。有些国家将10.15-11.7GHz频段用于地面通信。
· Ku频段
12-18GHz频段称为Ku频段,Ku频段主要用于卫星通信,NASA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也用该频段与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作空间通信。
Ku频段通信卫星多使用区域波束,EIRP在55dBW上下。也有高吞吐量通信卫星(HTS)使用Ku频段复合点波束,其EIRP可达60dBW。
Ku频段卫星通信的双向小站通常使用1.8-3m天线,便携式终端的天线可为1m上下,电视广播的单收天线可小到0.5m。
与C频段相比,Ku频段的天线增益较高,可使用较小口径的地面天线;但因其波长较短,易受降雨衰耗影响。
· Ka频段
18-27GHz频段称为K频段,将26.5-40GHz频段称为Ka(Kabove)频段。因为相关频段最容易受降雨衰耗影响,且因频率过高而不容易使用,在早期被划分用于雷达业务和实验通信。
早期Ka频段通信卫星多使用区域波束和可移动点波束,EIRP为50-60dBW。HTS卫星多使用多色频率复用的密集点波束,其EIRP可达60dBW或更高。HTS卫星的用户终端可使用0.75m天线,其收/发速率可达50/5Mbps。
Ka频段的波长接近于雨滴直径,降雨衰耗最为严重,南方多雨地区很难避免短时间的通信中断。
卫星通信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商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卫星通信业务和通信模式的创新发展,使当前成为卫星通信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充分利用卫星轨道和频率资源,开辟新的工作频段,各种数字业务综合传输,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系成为当前卫星通信发展的主要趋势。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