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_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

工控新闻

11人已加入

描述

  “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政府的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

  工信部曾表示,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中国制造2025

  这是我国提出的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三步走”计划。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强调,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中国工业的4.0战略

  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缺少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另外,我国还缺少一些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表明,我们需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去转化、去努力、去奋斗。

  根据这个思路,工信部在战略论证的基础上用时一年多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我国计划用3个十年左右的时间,按照三步走战略完成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其中,“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被业界称为中国工业4.0战略。它与德国工业4.0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时间上看,规划的时间段相近,德国实现工业4.0还需要8~10年的时间,和“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此前提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类似,强调将智能化的设备、产品通过有线无线的通讯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我国提出的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而不同之处在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同。目前,德国总体处在从3.0到4.0发展的阶段,而我国工业企业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才能向4.0发展。苗圩强调,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瞄准高端把握机遇

  “中国制造2025”强调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需瞄准高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全面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战场,是制造强国战略取胜的利器。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必须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需把握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按照“中国制造2025”时间表,我国需根据实际稳扎稳打分步推进。我国用了65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成功步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尽管我国已经具备了产业根基和条件,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及高端产品能力比较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既要抢抓这一轮发展的机遇,趁势而上,发挥后发优势。同时,也要从国情出发,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分步实施。制造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推进,不能一蹴而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